黎貴焊
(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湖北 咸寧 437400)
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在增加人們收入的同時,也增加了生活和工作壓力,很多人都是長期久坐,或者長期勞動情況,所以出現(xiàn)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的情況十分普遍。其中頸肩腰腿痛是患者表現(xiàn)出的主要問題,尤其是在中老年中很容易發(fā)生。很多患者因為長期護理不到位、不科學等,導致疼痛加劇,帶來其他病變,發(fā)生關(guān)節(jié)炎癥等,特別是陰雨天氣下,疼痛感明顯,降低了生活質(zhì)量[1-2]。當前對于這類病癥的治療以西醫(yī)、中醫(yī)和物理康復治療為主,本次主要分析物理康復治療的應用。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頸肩腰腿痛患者80例,分為一般組和試驗組各40例,其中一般組中男15例,女25例,年齡31~77歲,平均(61.06±5.17)歲;試驗組中男17例,女23例,年齡31~76歲,平均(60.45±6.35)歲。所有患者都同意進行此研究,簽署相關(guān)責任書。對比患者的一般資料,P>0.05。
1.2 方法。一般組:提供常規(guī)護理,輸液治療,消炎抗菌,牽引治療等。試驗組:提供物理康復治療措施。通過詳細詢問病史,認真查體,注意疼痛性質(zhì)的辨別,盡可能明確診斷,再綜合運用物理因子聯(lián)合療法(如熏蒸、艾灸、微波治療、中頻脈沖電治療等)、運動療法(牽伸、肌力鍛煉、功能鍛煉、肌力訓練等)和審慎的藥物療法,既幫助減輕疼痛,又為患者徹底解除疾患,讓諸多患者受益。①微波治療:將電極板放置在疼痛部位,釋放70~80 Hz的電流,進行持續(xù)刺激,每次10 min,持續(xù)3個周為一個療程。②中藥熏蒸:使用配置好的藥劑(處方:柴胡、防風、紅花、川芎、木瓜、葛根、花椒、虎杖、生南星),放置到熏蒸儀器中加熱,對疼痛部位進行熏蒸,每次30 min,1次/天,連續(xù)2個周為一個療程。③按摩治療:利用按摩推拿的方式,選擇疼痛部位,可以有效緩解。采用解痙止痛、活血化瘀和松解粘連,理筋整復的手法。④針灸:選擇頸痛穴、肩痛穴、腰痛穴、臀痛穴、膝痛穴以及踝痛穴,進行針灸治療。⑤拔罐:按照疼痛部位、范圍、穴位等,進行多罐療法。⑥生活干預:指導患者適當運動,加強體育鍛煉,提升體質(zhì),比如可以進行踢毽子、散步、仰臥抱膝等方式,促使疼痛部位血液循環(huán)加快,可以改善血供情況,減輕局部疼痛問題,起到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的治療效果、疼痛評分、Barthel指數(shù)情況。療效評價標準:治愈-疼痛感消失,功能恢復正常,可以正常生活;顯效-疼痛感大幅減輕,功能基本恢復,但是天氣變化和過度勞累時依然會出現(xiàn)酸痛情況;有效-疼痛感有所緩解,可以從事輕微活動,頸、肩、腰、腿部位的疼痛感還是比較強烈;無效-疼痛情況無變化,日?;顒邮芟掭^嚴重。
2.1 兩組療效對比。一般組總有效率80.0%,而試驗組總有效率97.5%??梢钥闯?,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一般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對比[n (%)]
2.2 兩組疼痛評分以及Barthel指數(shù)情況對比。治療前,兩組的疼痛評分、Barthel指數(shù)對比,P>0.05,治療后,兩組的各項指標值均降低,其中試驗組的疼痛評分低于一般組,且Barthel指數(shù)高于一般組,差異均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疼痛評分、Barthel指數(shù)對比(±s)
表2 兩組疼痛評分、Barthel指數(shù)對比(±s)
組別 例數(shù) 疼痛評分 Barthel指數(shù)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 40 7.9±0.48 3.06±1.14 1.59±0.77 6.16±1.14一般組 40 8.0±0.53 5.51±1.05 1.57±0.81 3.39±1.25
頸肩腰腿痛一般是由于慢性勞損、無菌性炎癥等引起的疼痛情況,可能出現(xiàn)腫脹甚至功能受損問題。這類疾病在當前社會十分常見,尤其是當前的就業(yè)人員,白領(lǐng)、藍領(lǐng)等,出現(xiàn)這類疾病的情況很普遍。主要是由于他們長期在辦公室久坐,不怎么活動,身體鍛煉不及時,再加上坐姿不太科學等,導致出現(xiàn)這類病癥[3]。這類病患以中老年為主,由于日常護理不及時,治療效果不徹底,很容易造成病變,在陰雨天氣條件下,患者疼痛感明顯加重,十分影響正常生活。
從醫(yī)學角度分析,導致這類病癥出現(xiàn)的原因包括軟組織急性、慢性勞損,風寒濕,過敏,免疫以及其他因素等。在一般人眼中,出現(xiàn)這類病癥的多是中老年群體、體力勞動者。但實際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社會上的生活節(jié)奏加快,出現(xiàn)這個病癥的群體表現(xiàn)出年輕化和大眾化的趨勢,尤其是長期久坐辦公室、長期開車、玩手機、吹空調(diào)的群體,或多或少會出現(xiàn)一些相關(guān)疾病。這類病癥的出現(xiàn),給生活質(zhì)量帶來較大干擾。因為頸、肩、腰、腿等部位的疼痛感比較強烈,嚴重的會導致生活無法治理,所以需要及時治療[4-5]。因為這類病癥的病因比較隱蔽,癥狀也不太明顯,一般病情較輕的多休息以及加強鍛煉的話會自行緩解,所以很多人忽視對這個病癥的治療,直到疼痛難以忍受時才前往醫(yī)院就診,而這往往導致病情被延誤,錯過最佳治療時期。而在病情嚴重后,進行治療一般需要通過手術(shù)治療,藥物、中醫(yī)等治療方式效果不太明顯。
而本次研究提出物理康復療法的使用。通過詳細詢問病史,認真查體,對患者的疼痛情況進行評估,同時注意疼痛性質(zhì)的辨別,以此進行明確診斷,然后為患者提供物理康復療法。綜合運用物理因子聯(lián)合療法(如熏蒸、艾灸、微波治療、中頻脈沖電治療等)、運動療法(牽伸、肌力鍛煉、功能鍛煉、肌力訓練等)和藥物療法,既幫助減輕疼痛,又為患者徹底解除疾患,讓諸多患者受益。本次研究中分別使用了微波治療、中藥熏蒸治療、按摩治療、針灸、拔罐、生活干預等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和干預,取得良好效果。
微波治療的原理是熱效應和生物效應,是借助急性分析之間的磁阻對震蕩產(chǎn)生的阻尼作用,可以消耗微波產(chǎn)生熱量,將這些熱量釋放在患病部位,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病效果。其實這個方法類似于熱敷,但比熱敷的效果要好。本次研究就是將電極板放置在疼痛部位,釋放70~80 Hz的電流,進行持續(xù)刺激,這樣經(jīng)濟對患病部位進行微波照射,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中藥熏蒸是傳統(tǒng)的中醫(yī)外治療法,是借助中藥蒸煮之后出現(xiàn)的蒸汽進行治療的方式,目前來說該方法主要用于康復療養(yǎng)、健康保健、精神疾病等方面。該方法在過去是將中藥放置在器具中,加水煮沸,然后安排患者擺出合適的姿勢,將需要熏蒸的部位放置在器具之上進行熏蒸,并避免燙傷。到現(xiàn)在來說,有專門的中藥熏蒸機,即藥浴機,可以進行全自動蒸煮和熏蒸,溫度、水分都可自動控制。本次研究選擇的藥劑處方是柴胡、防風、紅花、川芎、木瓜、葛根、花椒、虎杖、生南星,放置到熏蒸儀器中加熱,對疼痛部位進行熏蒸。
按摩治療也是常用的中醫(yī)療法,是在臟腑、經(jīng)絡(luò)學的基礎(chǔ)上,使用特殊的手法在特定的部位進行按摩推拿,改善機體生理和病理狀況,從而實現(xiàn)治療目的。一般使用手或器械在特殊部位來回摩擦、揉捏、敲打。本次研究利用按摩推拿的方式,選擇疼痛部位,可以有效緩解。采用解痙止痛、活血化瘀和松解粘連,理筋整復的手法。
針灸也是中醫(yī)療法之一,主要是根據(jù)中醫(yī)理論中的穴位和經(jīng)脈理論進行疾病治療、身體護理的方法。選擇針具刺入合適的穴位,控制好角度和深度,運用捻轉(zhuǎn)與提插等針刺手法對穴位進行刺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針灸是一種內(nèi)病外治的方法,通過經(jīng)絡(luò)、腧穴的傳導作用,利用科學的操作手法,治療全身疾病。在進行針灸時,需要先對疾病進行診斷,確定病因,找準發(fā)病部位,進行辨證施治。然后選擇相應的穴位進行治療。針刺可以促進經(jīng)絡(luò)和氣血通暢,協(xié)調(diào)陰陽平衡,可以有效治療和預防疾病,促進體質(zhì)健康。本次研究選擇頸痛穴、肩痛穴、腰痛穴、臀痛穴、膝痛穴以及踝痛穴,進行針灸治療。
拔罐是以罐,利用燃火、抽氣等產(chǎn)生負壓,使其吸附在皮膚表面,促使局部淤血,進而發(fā)揮通經(jīng)活絡(luò)、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等功效,在我國有悠久的應用歷史。常用的有竹罐、玻璃罐和抽氣罐。本次研究按照疼痛部位、范圍、穴位等,進行多罐療法。
另外還增加了生活干預,對患者進行運動、飲食等方面的指導,促使患者適當運動,加強體育鍛煉,提升體質(zhì),可以改善血供情況,減輕局部疼痛問題,起到治療效果。
本次研究證結(jié)果表明,試驗組總有效率97.5%,高于一般組的,80.0%,差異顯著(P<0.05)。治療前,兩組的疼痛評分、Barthel指數(shù)對比,P>0.05,治療后,兩組的各項指標值均降低,其中試驗組的疼痛評分低于一般組,且Barthel指數(shù)高于一般組,差異均顯著(P<0.05)。
總之,對頸肩腰腿痛患者實施物理康復治療,可以促進疼痛感減輕,促進相關(guān)功能恢復,提升患者生活質(zhì)量,效果十分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