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飯團
職場風浪大,行走江湖,總會遭遇各種措手不及的狀況:職場上司霸凌、被迫“自愿”降薪、花式加班卻不計加班費……其實,“打工人”除了需要《勞動法》傍身,《民法典》的學習也必不可少,因為有些情況《勞動法》可能無法解決,需要《民法典》來加持。打工人們,快來跟著我們一起學習《民法典》吧!
我小姨在餐館幫廚,上個月她外出給餐館買菜時,被一輛送外賣的電動車撞倒了,通過監(jiān)控,警察判定外賣員負全責。我小姨被撞骨折,花了兩萬多做手術(shù),并且接下來三四個月都不能工作,按照她現(xiàn)在每個月3000元的工資計算,這次事故損失共計三萬多元。外賣員是個剛進城的農(nóng)村人,拿不出這些賠償,我小姨也是在工作時受傷的,我們是否能向餐館老板尋求賠償?(上海,小美)
你小姨可以向飯館老板尋求賠償,這是由于《民法典》對于因勞務受到損害的賠償問題做出了補充說明。
《民法典》第1192條規(guī)定:提供勞務期間,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提供勞務一方損害的,提供勞務一方有權(quán)請求第三人承擔侵權(quán)責任,也有權(quán)請求接受勞務一方給予補償。接受勞務一方補償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也就是說,你小姨在工作中受到了意外傷害,如果能找到肇事者,并且肇事者有能力賠償,那么當然是肇事者為你小姨提供誤工、看病等賠償;如果沒有找到肇事者,或者像案件中這樣,肇事者外賣員無力賠償?shù)模敲淳鸵罁?jù)公平原則,找你小姨的雇主尋求賠償。
我在2020年1月到達了法定退休年齡,正式從單位退休。在2019年我的20天年假全部用來加班了,公司當時承諾,等到2020年12月,會隨著單位的年終決算按照加班費發(fā)給我,但2020年終并沒有發(fā)給我這筆錢。我想申請勞動仲裁,能否要回這筆錢?(河南,老張)
你能否拿到該筆錢,其實決定權(quán)掌握在公司手里,因為這里牽扯到了一個時效問題。
你在2020年1月與公司終止勞動關系,現(xiàn)在申請勞動仲裁已經(jīng)超過了1年的仲裁申請期間。《民法典》第193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也就是說,法院不會主動去審查你這件案子是否“超時”了。
如果你的公司提出時效抗辯,勞動仲裁委就要對是否超過仲裁申請期間進行審查,有可能會駁回你的仲裁請求。相反,如果你的公司在仲裁階段未提出時效抗辯,仲裁委無疑會支持你有關年休假工資的仲裁請求。
一旦勞動仲裁委作出了支付年休假工資的裁決,你的公司再因為不服裁決向法院起訴,以“超過仲裁時效期”為由進行抗辯,法院也不會支持公司的抗辯意見。所以,就看你的公司如何應對了。
我與三個朋友一起開了一家精品民宿,當初合伙協(xié)議和合伙章程就各自的出資數(shù)額、利潤分配和虧損分擔、合伙事務的執(zhí)行等作了規(guī)定。民宿開張起,我就全權(quán)擔起了酒店經(jīng)理的工作,從人事管理到日常營銷都是我在做,加班加點幾乎天天住在民宿里。其他幾個合伙人就只出了錢,年底分紅的時候,我認為自己既是投資人又是勞動者,應享有普通勞動者的權(quán)利,要求民宿按照經(jīng)理的級別付我年薪,但這一要求遭到其他合伙人的一致反對。我干了這么多,為什么不能領工資?(四川,熊貓?zhí)茫?/b>
你的確不能領工資,因為合伙關系和勞動關系之間是存在一定差別的。
勞動關系當然有權(quán)獲得勞動報酬,但問題是,你和你的合伙人不是“雇傭關系”,而是“合伙關系”。 合伙人之間共同經(jīng)營、共同勞動、共擔風險、共負盈虧,合伙人因執(zhí)行合伙事務而提供的勞動屬于自雇勞動,不產(chǎn)生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關系?!睹穹ǖ洹返?71條明確規(guī)定:合伙人不得因執(zhí)行合伙事務而請求支付報酬,但是合伙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因此,雖然你在民宿的經(jīng)營中付出了比其他合伙人多得多的勞動,但依舊不能按照普通勞動者的要求領取年薪。如果想要規(guī)避這種情況,就要提前在合伙合同中規(guī)定好參與經(jīng)營可以領取勞動報酬的條款。
我原來是公司的部門經(jīng)理,公司突然將我調(diào)離銷售崗位去干人事工作,并且把我的工資每月減少了3000元,我當時覺得很憤怒,但沒表現(xiàn)出來。半年后我實在無法忍受這種工作調(diào)動,于是提出了辭職。我認為公司之前的單方變更勞動合同行為是無效的,要求補足半年的工資差額共計18000元,但被公司拒絕了。我就此申請勞動仲裁,會獲得支持嗎?(北京,富達)
你很難取得勞動仲裁的支持,因為你在被降薪調(diào)崗的時候,沒有明確表達出反對的意見,被視為“默認”同意。
《民法典》第140條規(guī)定:行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規(guī)定、當事人約定或者符合當事人之間的交易習慣時,才可以視為意思表示。
當你的公司對你做出單方面的調(diào)崗、降薪行為時,你接受了,并且在1個月內(nèi)沒有提出異議,就已被視為“勞資雙方達成一致”,用人單位就可以以“默示即視為同意”的條款來處理這樣的情況。你現(xiàn)在過了半年才開始對公司的行為提出異議,即使只是請求補足6個月的工資差額,也難以獲得勞動仲裁委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