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玉
關鍵詞:要眇宜修 《聲聲慢》 參差錯落 幽微細膩
“要眇宜修”原出于《楚辭·九歌》中的《湘君》:“美要眇兮宜修”,后用于概括詞的審美特質,張惠言在《詞選·序》中說:詞可“道賢人君子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詞之為體,要眇宜修。能言詩之不能言,而不能盡言詩之所能言。詩之境闊,詞之言長?!辈⒂纱颂岢隽恕熬辰纭闭f。
在前人的基礎上,葉嘉瑩對“要眇宜修”進行了概括和升華:形式上,是指詞音韻節(jié)奏的“參差錯落”;內容上,主要表現(xiàn)為作者寫作時不經(jīng)意流露的“內心所潛蘊的一種幽深隱微的本質”,是一種細膩的、纖細幽微的情感。兩者結合構成了詞的復沓回環(huán),意蘊悠長,使詞具有了有別于詩的動人美感。
李清照被譽為“婉約詞之宗”,與歷代“男子作閨音”的“代言體”表達相思閨怨不同,她以女性的獨特視角和筆觸敏銳細膩地感知人生、抒寫女性感情,表達得含蓄婉轉,言有盡而意無窮。在其南渡后期作品《聲聲慢》中,詞人充分運用疊詞和音韻的規(guī)律婉轉低回地表達自己后半生所經(jīng)歷的各種人生痛苦。其幽微細膩的復雜愁情與參差錯落的節(jié)奏相結合,使得全詩意蘊悠長,復沓回環(huán),深具“要眇宜修”之美感。
一.參差錯落的語言節(jié)奏
《聲聲慢》的語言節(jié)奏首先體現(xiàn)在其疊字的運用,疊字的運用之妙歷代為人所稱道:羅大經(jīng)在《鶴林玉露》評其說“起頭連疊十四字,以一婦人,乃能創(chuàng)出奇如此”。后世亦有仿其作:元朝著名曲人喬吉在《天凈沙》中寫了“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風風韻韻,嬌嬌嫩嫩,停停當當人人”?!钡珕碳姆聦戯@得比較淺白,讓人難以體會其中的美感。
而李清照是將其情感與疊字結合起來,“尋覓”本是一個找的動詞,但動詞重疊,就延長了這個動作的過程:持續(xù)的在尋找些什么。詞人在持續(xù)的尋找著些什么,那說明所尋之物對她很重要,而自己在尋找的過程中內心是茫然無措的:到底在哪呢?該去哪里找尋呢?接下來“冷冷清清”,形容詞重疊起強調作用,非常之冷清。“尋尋覓覓”的結果是“冷冷清清”,什么都沒有??梢?,這個尋覓的結果讓詞人心神大傷,覺得“凄凄慘慘戚戚”了?!捌唷K、戚”都是悲情程度很濃的詞,三詞連疊,可見詞人心中的悲傷之大,無以復加。這種語言上的參差錯落與情感的逐層深進結合在一起,使得詩歌一唱三嘆,意蘊悠長。
其次韻腳方面也別出心裁:“覓,戚,息,急,識,積,摘,黑,滴,”押的都是開口小的單元音韻母i的入聲韻。i發(fā)音時開口小,氣流通道狹窄,受到的阻礙大,氣流少且通過速度快,發(fā)聲尖細。這種欲吐難快、短促尖細的聲音適合表達抑郁悲戚的情感。入聲的特點是“短促急收”,聲音一發(fā)即收,不拖延,無尾音。每句詞中間有入聲字,吟誦時會出現(xiàn)聲音的隔斷現(xiàn)象,給人一種凝結不暢的特點。全詞押韻母i的入聲韻,使整首詞在誦讀時會頻繁出現(xiàn)突然性的急斷,讀起來給人一種循環(huán)往復的跌宕復踏之感。這種朗讀節(jié)奏上的跌宕復踏與若隱若現(xiàn)的細膩幽微的情感結合在一起構成了詩歌的欲說還休,復沓回環(huán)的特點。
二.幽微細膩的復雜愁情
在情感表達方面,詞人開頭便是“尋尋覓覓”,不是“尋覓”而是“尋尋覓覓”,目的性不強,持續(xù)性的尋找,好像要找點兒什么,尋覓什么呢?而詞人又失去了什么呢?沒有原因,呈現(xiàn)出來的只是詞人尋覓的持續(xù)性動作;詞人仿佛也沒有交代尋覓的結果,只是感到“冷冷清清”,但其實又是交代了結果:正是因為什么都沒有尋覓到,空無一人,空無一物,什么都沒有了,國家飄蕩,愛人已逝,家園不在?!耙捯挕笔窃僮屑氄艺?,仔細找的結果是“冷冷清清”。昔日的親朋好友,山河家園如今都不在了,再也尋覓不回來了,想到這里,不由得“凄凄慘慘戚戚”了。戚戚:憂懼憂傷的樣子,不是“凄慘”,不是“凄凄慘慘”,而是凄凄慘慘戚戚。力度之大!情感之沉!這三對疊詞之間貌似沒有邏輯連接,但貫穿始終的是詞人幽微細膩的復雜愁情,將詞人從茫然恍惚,到無所皈依的失落、到痛徹心扉的孤獨表現(xiàn)得深微婉致。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將息”有調理生息之意。冷寒不定的深秋季節(jié),很難去調養(yǎng)生息,保養(yǎng)身體。在此處,詞人的情緒好像從“凄凄慘慘戚戚”中回落了回來,像是跟朋友聊天一樣:聊聊天氣,聊聊保養(yǎng)。“三杯兩盞淡酒”既然是調理身體,怎么能喝酒呢?由此可見,詞人最難將息的不是身體,而是心情。那詞人可是要借酒消愁?借酒消愁可能濃酒效果更好。歷來借酒消愁之人不少,古人常說:“今朝有酒今朝醉”,一定要喝醉才行。李清照也是善飲之人,曾在詞中也多次寫酒,甚至“濃睡不消殘酒”,喝酒喝到睡了一夜還殘留酒意。而在這里只是淡酒,還只是“三杯兩盞”,濃度之淡,酒量之小,可見詞人并不是顯而易見的濃苦愁情,必須要借烈酒來麻痹自己,呈現(xiàn)的是詞人斷續(xù)地、有意無意地呷啜著。這種酒之淡和喝酒之斷續(xù)與詞人惆悵若失的落寞心情是一致的。失落了什么,到底想要尋覓些什么,詞人也茫然恍惚,情感的飄渺,朦朧決定了酒的特點,以及喝酒的量。
可是這兩三杯的淡酒怎能抵御這傍晚之時吹來的緊急冷風。不僅御寒無效,反而外侵的寒意,將詞人的眼目由室內轉到了室外:“雁過也,正傷心”,詞人正處于孤獨落寞的傷心境況時,看到了天空中南飛的大雁,這雁卻是我的舊相識。徐培均評此說“古人不僅常以鴻雁代指傳遞信息之使者,亦且作為故鄉(xiāng)之象征。故知清照此處亦寫思鄉(xiāng)之情?!贝送庖蚶钋逭赵凇兑患裘贰酚醚銇韨鬟_書信以寄相思,故也有人認為此雁有寄托對已逝夫君的懷念相思之意。但無論是懷鄉(xiāng)亦或是懷人,雁是舊時相識,而人呢?年華消逝,早已物是人非。傳達了詞人復雜而又微妙的內心感受,尋覓中茫然飄渺的思緒到了這里,似乎有了落腳點,有了對年華消逝、物是人非之感傷。
接著詞人看到了滿地堆積的黃花,她本是惜花愛花之人,常常通過對花的描繪來展現(xiàn)其內心的情感世界:“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自信灑脫,“應是綠肥紅瘦,”的相思消瘦。而到了這里,花是“堆積滿地,只剩憔悴了”,這樣的花又有誰會去欣賞采摘呢?詞人是否以花自喻,有年華易逝,青春不在,人老珠黃之感,可以留給讀者自行感受和聯(lián)想。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一“守”字可見詞人在窗前坐的時間之久,在黃昏傍晚,獨自挨到天黑,日子是多么的孤寂空白。同樣是黃昏,再無“溪亭日暮”的歡愉和灑脫、再無“把酒黃昏”的寄情相思之人。只有寂寞,只有無聊空白,該做些什么呢?該想些什么呢?或許有萬千情緒涌在心頭,又像是什么都沒明了,生活的空白,情感上的不知何存,只??葑ぬ旌?。在這寂寞的黃昏中,詞人的思緒又飄渺復雜了許多。
正是因為枯做在窗前思緒飄渺,讓詞人注意到了黃昏細雨中的梧桐。在我國文學作品中,梧桐常常代表著冷清、悲傷、凄涼,比如李煜的“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細雨霏霏也本是南方常見的天氣現(xiàn)象,但詞人卻用自己細膩的心靈來感知外界自然天氣的變化,捕捉到了黃昏秋雨中梧桐的自然神韻。打在梧桐葉上淅淅瀝瀝的秋雨像是詞人復雜微妙情感的外化,點點滴滴,但又無處可抓,襯托了詞人孤寂凄清的內心,使得意境更加幽遠,也更加深沉。
詞的最后,詞人不似先前的委婉含蓄:“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一個“愁”字包含詞人太多的情感: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物是人非、韶華流逝…作者用反語結束全篇,使得全詩原本回蕩飄渺的愁情一下子變得明析沉重。有多少的憂傷,多少的惆悵,多少的凄涼,亦或是悲鳴、怨恨、無奈,萬千的哀思愁緒走到這里才直抒胸臆,卻又嘎然而止。詞人的情感表達可謂深曲婉轉,含蓄蘊藉,使得整首詞意味深遠,令人回味無窮。
《聲聲慢》寫于詞人南渡后,國破家亡的人生經(jīng)歷與現(xiàn)在孤獨寄居的生活使得李清照愁苦茫然,然而她卻未將這種愁苦茫然濃墨重彩地描繪出來,而是用細膩的心靈來感受自然:急風、南雁、黃花、梧桐、細雨和黃昏,每一幅圖景都浸染了她的個人心緒,顯得凄涼落寞。其愁情本應在這凄涼落寞的圖景中表現(xiàn)得清清楚楚,而她又充分運用音韻的特點,在疊詞和韻腳方面別出心裁,使得整首詞在節(jié)奏上呈現(xiàn)一種復沓、回環(huán)往復的效果,其情感表達于這回環(huán)復沓的節(jié)奏中,一唱三嘆,又變得掩掩抑抑委委曲曲。就如孫紹振在《解讀經(jīng)典》中所說:“無處可尋、無處不在、無可奈何的憂愁”,幽微細膩,最具“要眇宜修”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