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之 宋 卓 趙鑫亮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附屬第三醫(yī)院,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0
慢性支氣管炎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該病主要為氣管、支氣管黏膜以及其他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的炎癥,主要發(fā)病群體為中老年人,且該病受到季節(jié)氣候影響較大,常發(fā)于春秋兩季,該病一般臨床表現為咳嗽、氣急等癥狀[1]。因為該病屬于呼吸道疾病再加之患者多為中老年患者,故患者因其自身免疫力就較為低下,在治療過程中需要盡可能的降低藥物對患者的刺激,但是又不能降低藥物對于免疫系統(tǒng)的影響[2-3]。復方芩蘭口服液是一種中醫(yī)藥制劑,其對人體的刺激極為的微小,同時還具備抗菌、抗病毒、抗炎以及鎮(zhèn)痛的功效。為了提升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效果,我院現將復方芩蘭口服液運用于慢性支氣管炎的急性發(fā)作的治療中,與傳統(tǒng)給藥方式進行對比觀察,以判定治療效果。
選擇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我院接收的200例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acute attack of chronic tracheitis,AAC)的患者進行研究,以隨機抽簽法將其分為試驗組和參照組,每組各100例。參照組中男57例,女43例;年齡37~79歲,平均(65.31±3.78)歲,病程14~27個月,平均(19.31±3.14)個月,其中有26例患者伴喘息癥狀,25例患者伴肺部濕啰音,20例患者伴痰鳴音。試驗組中男59例,女41例;年齡36~80歲,平均(65.71±5.57)歲,病程12~31個月,平均(20.31±4.29)個月,其中有30例患者伴喘息癥狀,21例患者伴肺部濕啰音,24例患者伴痰鳴音。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遵循自愿原則,經詳細了解后均簽署相關文件并參與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②患者符合《臨床診療指南:呼吸病學分冊》[4]中AAC的診斷標準,經入院診斷后確診為AAC;③患者無藥物過敏情況。
排除標準:①患者有重要器官嚴重受損情況或其他影響觀察判斷的疾病或生理特征;②患者患有精神類疾病,如精神意識障礙,交流不暢者;③患者為哺乳或妊娠期婦女。
1.2.1 參照組 采取傳統(tǒng)藥物進行治療,在患者入院后即對其采取對癥的祛痰、鎮(zhèn)咳、平喘、解痙藥物治療,完成后給予阿奇霉素片(江西匯仁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3871;規(guī)格:0.25 g/片×12)進行治療,2片/次,1次/d,持續(xù)5 d。密切關注患者用藥后的藥理作用以及不良反應,若出現不良反應立即停藥。同時每4小時對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體溫進行測量[5]。
1.2.2 試驗組 實施與參照組相同的對癥祛痰鎮(zhèn)咳、平喘解痙治療,完成后給予復方芩蘭口服液(黑龍江省珍寶島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6049;規(guī)格:10 ml×6支)進行治療,根據患者自身的情況每次服用1~2支,3次/d,持續(xù)5 d。密切關注患者用藥后的藥理作用以及不良反應,若出現不良反應立即停藥。同時每4小時對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體溫進行測量[6]。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參考《呼吸系統(tǒng)疾病診療技術》[7]將其分為治愈、顯效、有效、無效。其分別對應為治愈:經3 d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全部消失,體溫恢復正常,呼吸平穩(wěn);顯效:經3 d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體溫基本正常,呼吸較為平穩(wěn);有效:經3 d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呈現改善狀態(tài),體溫開始恢復,呼吸較為平穩(wěn),且再經2 d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體溫基本恢復正常,呼吸平穩(wěn);無效:經5 d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無緩解或呈現加重趨勢,體溫異常,呼吸尚未恢復或呈現加重趨勢??傆行?(治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消退時長,根據護理人員嚴密關注記錄患者的體征數據進行比較。由患者的責任護師每日記錄患者當日的咳痰、咳嗽、發(fā)熱、氣喘癥狀的持續(xù)情況。統(tǒng)計患者給藥到癥狀完全消退的時間。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在藥物治療過程中出現腹瀉、頭暈、嘔吐、皮疹等不良反應的情況。
將數據納入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中進行計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8.00%,高于參照組的82.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試驗組患者咳嗽消退、咳痰消退、發(fā)熱消退及氣喘消退時間均短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退時間比較(,d)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退時間比較(,d)
組別 n 咳痰消退 咳嗽消退 發(fā)熱消退 氣喘消退試驗組 100 1.37±0.27 1.46±0.31 1.09±0.15 0.99±0.10參照組 100 1.55±0.29 1.75±0.27 1.31±0.19 1.11±0.15 t值 5.564 8.640 11.131 8.152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試驗組患者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3.00%,顯著低于參照組的1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比較[n(%)]
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極為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一般來說該病因為呼吸道感染以及受到外部病毒入侵、感冒等影響的,多發(fā)于免疫系統(tǒng)較弱的中老年人群,在春秋氣候急劇變化的季節(jié)屬于高發(fā)期[8]。根據現有的相關資料可以得出該病與患者所處的空氣環(huán)境是有著重要關系,免疫力較為薄弱的人群在空氣環(huán)境較差的環(huán)境極易發(fā)生該病,慢性支氣管因為該病自身的病理特征會呈現一種反復發(fā)作的情況,而且發(fā)病過程中的各類癥狀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運動[9]。
醫(yī)學界現將慢性支氣管炎大致分為兩類,根據其的臨床表現以咳嗽、咳痰為主的稱其為單純支氣管炎;臨床癥狀除咳嗽、咳痰以外還伴有哮喘的稱其為喘息支氣管炎[10]。同時患者會伴隨有其他臨床癥狀,如發(fā)熱、黃色濃痰、白稠濃痰、頻繁咳嗽等,而該病的患者還可能出現一系列的其他并發(fā)疾病,需要注意,如慢性支氣管炎并發(fā)肺氣腫則會出現氣喘、氣短癥狀,這是因為病毒入侵呼吸系統(tǒng)可能不單造成了慢性支氣管炎,很可能還會有其他病癥[11]。而慢性支氣管的相關臨床表現基本上都會和支氣管的管壁情況有所關系,如支氣管管壁黏膜充血、水腫、變大、分泌亢進、黏液分泌過多以及黏膜增生等,而過量的黏液產出則會引發(fā)患者的痰量增大,而這些痰量在支氣管以及支氣管內堆積,為細菌的繁殖提供了舒適的環(huán)境,最終造成呼吸道感染。急性發(fā)作的慢性支氣管炎在臨床治療中多采用抗生素、平喘、供氧、祛痰再配合抗炎藥物進行治療,但是這些治療本就帶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雖然效果良好,但是會造成患者的不良反應,而慢性支氣管炎的患者多為老年患者,這些患者因為其身體特征需要盡可能的避免對其使用刺激性藥物,以避免造成意外情況[12-13]。
本研究中,我院在基礎治療中將抗炎藥物替換為復方芩蘭口服液,發(fā)現治療效果良好,我院經過研究討論后認為老年患者的慢性支氣管炎多為革蘭陰性菌的感染引發(fā)的,再加之老年患者因為其生理特殊性,免疫力與防御功能的衰退,傳統(tǒng)的抗炎抗生素治療比較容易引發(fā)老年患者體內的菌群出現失衡,因此盡管使用抗炎抗生素治療效果極為良好,但是對于老年患者不太適宜[14-15]。而對于老年患者的慢性支氣管炎治療需要縮短治療過程,既要避免對免疫系統(tǒng)造成損傷,還需保證治療效果,故臨床對患者治療時,抗病毒藥物的應用存在一定的困難。復方芩蘭口服液是一種中醫(yī)藥制劑,其主要成分為金銀花、黃芩、連翹、板藍根等傳統(tǒng)的中藥。中醫(yī)學認為其藥材具有扶正祛邪,清熱解毒,辛涼解表的功效[16]?,F代醫(yī)學認為金銀花、黃芩等藥物具備抑制炎癥的作用,而連翹更則是傳統(tǒng)的清熱去火藥物,再加之復方芩蘭口服液是純中藥制劑對人體并無任何刺激,而板藍根藥物是傳統(tǒng)的解毒藥物,去熱止痛,而且現代醫(yī)學研究表明,板藍根在進入人體后可以促進患者的免疫功能恢復,有效地保證了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的正常,有效的降低了病菌在支氣管內的增殖情況,黃芩以及連翹均具備清熱解毒功效,能夠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提升其對于疾病的治療效果,降低不良反應[17-18]。
慢性支氣管炎的急性發(fā)作臨床治療研究在臨床已經持續(xù)了較長的時間,在早期臨床醫(yī)學多偏向于西醫(yī)藥,即鹽酸氨溴,據前幾年諸多臨床醫(yī)學文獻顯示,該藥品在慢性支氣管炎的急性發(fā)作治療中,效果理想,且較為安全,藥物副反應小,該藥物在當下也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但是傳統(tǒng)的西藥治療該病,存在反復發(fā)作的問題,這是疾病自身導致的,反復的治療使得患者對于該治療方式存在抵觸心理,而且長期的鹽酸氨溴治療也可能導致一些不良情況。故當下,臨床醫(yī)學的研究重點開始轉向使用中醫(yī)藥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多是實施中西醫(yī)進行結合治療,使用鹽酸氨溴為代表的西醫(yī)學進行快速的緩解癥狀,使用清肺化痰湯為代表的中醫(yī)藥來進行長期調養(yǎng)[19]。整體效果相較于單純的西醫(yī)藥治療效果理想,但是傳統(tǒng)的中醫(yī)藥需要較為復雜的各類處理,使得患者對于中藥治療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而且主要是見效較慢。本研究選擇的是復方芩蘭口服液,屬于中醫(yī)制劑口服液,其直接省略了傳統(tǒng)中藥較為麻煩的處理過程,使得患者更容易接受,而且本研究中的患者仍然有一些不良反應情況,受制于樣本的規(guī)模,本研究無法觀察到該不良反應屬于患者自身引發(fā),還是藥物所致。并且本研究中也并未與西醫(yī)藥進行聯(lián)合應用,就該藥是否能夠與西醫(yī)藥共用,仍需要進一步觀察。此外中醫(yī)制劑本身與傳統(tǒng)中藥的效能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能否完美的替代中醫(yī)藥也有待進一步觀察。
綜上所述,在慢性支氣管炎的急性發(fā)作中對患者給予復方芩蘭口服液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免疫力,快速的排出患者支氣管的痰液情況,降低病菌在支氣管內的活動情況,最終提升治療效果,縮短治療過程,降低治療對于患者免疫系統(tǒng)的刺激,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