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艷,吳光斌,何碧煙
(集美大學海洋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福建 廈門 361021)
烏氏粘度計法是測定聚合物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一種常用的經(jīng)典方法。通過測定高分子稀溶液的黏度,分別用ηsp/ρ-ρ和lnηr/ρ-ρ作圖,得到黏度曲線,從截距獲得特性黏度[η],再根據(jù)Mark-Houwink經(jīng)驗公式計算可得高分子聚合物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蒲泄ぷ髡咴趯嶒炦^程中發(fā)現(xiàn),高分子聚合物極稀溶液黏度曲線會出現(xiàn)異常上彎并影響計算結果。對這種異常黏度行為,學者的解釋有兩種,一種是分子構象變化學說,另一種是吸附學說。分子構象變化學說認為,當高分子溶液的濃度稀釋到某個濃度點時,高分子的分子鏈會出現(xiàn)解纏結的現(xiàn)象,此時分子鏈之間互不影響,彼此獨立,再繼續(xù)稀釋則分子的空間增大,高分子鏈得到伸展,溶液的黏度曲線出現(xiàn)上彎[1-2];吸附學說認為,出現(xiàn)這種上彎現(xiàn)象的原因是在測量溶液黏度的過程中,粘度計毛細管管壁上會吸附很多高分子溶質(zhì)從而導致毛細管的有效測量半徑減小,導致黏度曲線出現(xiàn)上彎現(xiàn)象[3-4]。
Domenek等[5]發(fā)現(xiàn),膠原多肽水溶液黏度曲線在稀濃度區(qū)出現(xiàn)明顯的上彎,而同樣的濃度在醋酸-醋酸鈉緩沖液中上彎現(xiàn)象明顯減弱。Jiri 等[6]發(fā)現(xiàn),膠原多肽水溶液的黏度曲線在稀濃度時出現(xiàn)反?,F(xiàn)象,而加入 KSCN 后的黏度曲線又呈現(xiàn)線性關系。他們都用聚電解質(zhì)效應進行了解釋,認為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主要是因為聚電解質(zhì)的側(cè)鏈上有許多能夠電離的基團,在溶液中生成許多的抗衡離子。當溶液濃度很低時,抗衡離子會脫離高分子鏈所在的區(qū)域,擴散到其他的溶劑區(qū),這削弱了抗衡離子的屏蔽效應,從而導致分子鏈內(nèi)排斥力重新增大,聚離子會越來越伸展,因此聚電解質(zhì)溶液的比濃黏度會隨溶液的逐漸稀釋而逐漸增大。而加入了鹽,產(chǎn)生了屏蔽效應,使高分子鏈并沒有因為離子化而產(chǎn)生明顯的構象變化,這讓聚離子的黏度行為趨近于中性高分子。李宇龍[7]認為是鹽的屏蔽效應屏蔽了分子間的靜電作用力,使膠原溶液的黏度反常行為趨于正常的中性高分子。蔣文華等[8]在研究殼聚糖對外加鹽的敏感性時指出,加入不同的小分子電解質(zhì),小分子電解質(zhì)中的陽離子半徑越小,水合數(shù)越少,對殼聚糖分子鏈上的陽離子排斥作用越大,引起殼聚糖分子鏈在溶液中的伸展降低,其特性黏度降低。
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是環(huán)氧乙烷的聚合物,具有無毒、無刺激性、有水溶性、保濕性、潤滑性等優(yōu)良特性,在醫(yī)藥、化妝品、工業(yè)中廣泛應用,可作軟化劑、分散劑、潤滑劑、乳化劑等[9-11]。PEG具有線性分子鏈結構,分子鏈上的羥基、醚鍵上的氧原子與水分子締結成氫鍵。關于大分子質(zhì)量的PEG稀溶液的黏度受離子的影響的文獻研究鮮有報道,因此,本文選用分子質(zhì)量較大的PEG 20000,研究可溶性鹽對烏氏粘度計法測定PEG 20000稀溶液黏度的影響,為測定分子質(zhì)量較大的PEG相對分子質(zhì)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76-s恒溫水浴攪拌器,上海標本模具廠;烏氏粘度計,毛細管的規(guī)格為0.5 mm,浙江椒江市玻璃儀器廠;電熱恒溫干燥箱(DHG-9146A),上海精宏實驗設備公司;電子分析天平(FA1004),上海天平廠。
PEG 20000購于廣東西隴科學股份有限公司;氯化鈉、碳酸氫鈉、硫酸鈉、磷酸鈉、硫酸鉀、硫酸鎂、硫酸鋁均購于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以上試劑均為分析純。
1.2.1 純?nèi)軇┝鞒鰰r間的測定
1.2.2 PEG 20000稀溶液濃度的優(yōu)化
配制不同質(zhì)量濃度的PEG 20000溶液(0~0.018 g/mL),在溫度為(30±0.5) ℃下,用粘度計測定其流出時間和純水流出時間。
1.2.3 不同價態(tài)的離子對PEG 20000的比濃黏度的影響
1.2.4 NaCl對PEG 20000黏度行為的影響
分別配制NaCl濃度(0,0.05,0.5,1,2 mol/L)為溶劑的0.01 g/mL PEG 20000溶液,在溫度為30 ℃(±0.5 ℃)下,用粘度計測定溶劑和溶液流出時間。
1.2.5 數(shù)據(jù)分析
一定的溫度下,對于固定的粘度計和溶劑,t0為溶劑流出時間,t為溶液流出的時間,溶液的相對黏度為:ηr=η/η0=t/t0;增比黏度為:ηsp=(η-η0)/η0=ηr-1。以ηsp/ρ-ρ和lnηr/ρ-ρ作圖,擬合得兩條直線,外推交于y軸可得特性黏度值[η]。
配制不同濃度的PEG 20000溶液,用1.2.2方法測出其流出時間和純水流出時間,并計算其特性黏度和比濃黏度,結果如圖2所示。由圖2a可知,當PEG 20000的質(zhì)量濃度小于0.002 g/mL時,ηsp/ρ和lnηr/ρ增加得特別快,ηsp/ρ-ρ和lnηr/ρ-ρ很難擬合成直線,PEG 20000的ηr都小于1.2,最大值為1.08。根據(jù)Huggins方程和Kraemer方程可知,ηr的范圍為1.2~2.0,ηsp/ρ-ρ和lnηr/ρ-ρ才可為線性關系[14]。由圖2b可知,PEG 20000的質(zhì)量濃度在0.002~0.01 g/mL時,ηr的范圍在1.10~1.45,其ηsp/ρ-ρ和lnηr/ρ-ρ可以擬合成直線,ηsp/ρ-ρ和lnηr/ρ-ρ外推至y軸分別為41.87,41.68。圖2c中PEG 20000的質(zhì)量濃度在0.01~0.018 g/mL時,ηr的范圍在1.45~1.84,但擬合直線的結果并不理想,且ηsp/ρ-ρ和lnηr/ρ-ρ外推至y軸的數(shù)值相差較大??赡苁且驗殡S著PEG 20000濃度的提高,溶液體系由稀溶液向亞濃溶液狀態(tài)轉(zhuǎn)變,達到臨界交疊濃度[15]。故選擇PEG 20000的質(zhì)量濃度在0.002~0.01 g/mL范圍內(nèi)進行實驗。
2.4.1 不同濃度的NaCl對PEG 20000的特性黏度[η]的影響
圖5為不同濃度NaCl下PEG 20000的黏度曲線,可以看出,NaCl濃度為0~2 mol/L時,PEG 20000在極稀溶液區(qū)的黏度曲線的上彎現(xiàn)象出現(xiàn)很大的變化,隨著NaCl濃度的增大,曲線上彎的趨勢明顯降低,當加入NaCl 濃度超過1 mol/L時,黏度曲線在極稀溶液的濃度范圍內(nèi)先是升高然后降低。
從結構上說,PEG 20000的水溶液中親水性的橋氧原子被水分子拉出來處于鏈的外側(cè),親油性的-CH2-CH2-處在里面,曲折型的長鏈可能進一步卷曲不同形狀,故可以看成每個PEG分子由許多親水基在外、親油基朝內(nèi)的小分子定向排列而成的反常膠束。加入無機鹽時,無機鹽可以進入膠束的親水基外殼中,溶解在橋氧原子組成的極性溶劑中,聚合物線團發(fā)生變化[18],且PEG 20000水合物可以纏繞成近似球形的離子型水合物,因此,溶液的黏度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降低,也有可能因為外加鹽的加入產(chǎn)生了屏蔽作用而降低了極稀溶液區(qū)溶液的黏度反常行為。
對圖5各曲線中濃度范圍為0.002~0.01 mol/L PEG 20000作ηsp/ρ-ρ圖,然后擬合直線外推至y軸,得其特性黏度[η]分別為41.86,38.87,37.37,36.24,32.88(對應的NaCl濃度為0,0.05,0.5,1,2 mol/L),擬合直線外推結果得出[η]變化的趨勢與一點法計算出來的[η]變化趨勢是一致的(相對應的特性黏度[η]具體數(shù)據(jù)為:39.89,38.56,37.46,35.78,31.30),數(shù)值也較為接近。兩種方法得出的結果都是:隨著NaCl溶液濃度的增大,特性黏度[η]的值減少。
2.4.2 不同濃度的NaCl為溶劑時PEG 20000的ηsp/ρ、lnηr/ρ與濃度的關系曲線
固定溫度為(30±0.5)℃,測出NaCl濃度(0,0.05,0.5,1,2 mol/L)為溶劑時,不同濃度PEG 20000和溶劑的流出時間t、t0,計算ηsp/ρ和lnηr/ρ并作圖分析,結果如圖6和表1所示。
表1 不同NaCl濃度下PEG 20000的ηsp/ρ-ρ和ln ηr/ρ-ρ曲線的相關參數(shù)
由圖6和表1可知,加入低濃度NaCl后,PEG 20000的ηsp/ρ-ρ和lnηr/ρ-ρ線性關系比純水為溶劑的好。NaCl濃度在0.05~1 mol/L 范圍內(nèi),直線的相關系數(shù)R2在0.9以上,而NaCl濃度增加到2 mol/L后,R2下降了,反而不如純水為溶劑的線性好。ηsp/ρ-ρ和lnηr/ρ-ρ延長到y(tǒng)軸的截距的平均值隨著NaCl濃度升高而下降,即NaCl濃度增大,特性黏度下降。在NaCl濃度為0.05 mol/L時,ηsp/ρ-ρ和lnηr/ρ-ρ擬合直線的延長線在y軸幾乎相交于一點,且線性最好。
在用黏度法測定高分子的ηsp/ρ和[η]時,對不同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樣品要選用其合適的濃度范圍,使相對黏度ηr值盡量大于1.2,但不要到達臨界交疊濃度甚至亞濃黏度狀態(tài),這樣的選擇有利于ηsp/ρ-ρ和lnηr/ρ-ρ擬合直線的線性關系。
加入不同價態(tài)的陰陽離子對PEG 20000的黏度行為影響不同,從高分子結構和離子的屏蔽效應角度分析,合理解釋了離子影響?zhàn)ざ刃袨榈脑?。從實驗結果可知,當加入的NaCl濃度為0.05 mol/L時,PEG 20000的ηsp/ρ-ρ和lnηr/ρ-ρ擬合直線的延長線在y軸幾乎相交于一點,線性最好。因此,加入低濃度的NaCl可以改善PEG 20000在極稀溶液區(qū)黏度曲線上彎的現(xiàn)象,且對其特性黏度的影響較小。加入低濃度的離子可以改善高分子黏度曲線在稀溶液中的異常現(xiàn)象,為黏度法測定高分子聚合物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存在的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