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紅
(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二一醫(yī)院健康醫(yī)學科 湖南 長沙 410005)
慢性尿毒癥為慢性腎臟病的終末期[1],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產(chǎn)生較大的威脅。腎移植是治療慢性尿毒癥的最有效方法[2],但是由于資源有限、價格昂貴等因素的影響,臨床應用存在局限性,因此多采用血液透析治療該病。常規(guī)血液透析為低通量,可將血液中的小分子毒素清除,中大分子毒素則難以清除[3],會導致透析相關(guān)并發(fā)癥發(fā)生,增加患者的痛苦。高通量血液透析則可彌補常規(guī)血液透析的不足,本文進一步對比分析兩種血液透析方法對慢性尿毒癥患者的應用效果。闡述如下。
選取2016 年7 月—2017 年6 月本院接收的慢性尿毒癥患者取50 例,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 例。納入標準:(1)符合《尿毒癥透析和腎移植治療指南》中相關(guān)診斷標準者;(2)自愿接受規(guī)律血液透析治療者;(3)臨床資料齊全且愿意接受隨訪者。排除標準:(1)存在嚴重血壓、血糖水平控制不理想者;(2)存在嚴重感染、出血傾向者;(3)存在心、肝、肺等臟器功能衰竭者;(4)合并惡性腫瘤者;(5)存在心理障礙、精神疾病者。
對照組中男性16 例,女性9 例;年齡44 ~60 歲,平均年齡(52.75±2.20)歲。原發(fā)病:慢性腎小球腎炎14 例,糖尿病腎病5 例,高血壓腎損害4 例,其他2 例。尿毒癥病程3 ~23 個月,平均(12.60±1.17)個月。體重45 ~83 kg,平均(64.20±1.76)kg。觀察組中男性15 例,女性10 例;年齡45 ~61 歲,平均年齡(52.79±2.23)歲。原發(fā)?。郝阅I小球腎炎15 例,糖尿病腎病4 例,高血壓腎損害3 例,其他3 例。尿毒癥病程4 ~24 個月,平均(12.64±1.22)個月。體重46 ~84 kg,平均(64.24±1.81)kg。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儀器:德國費森尤斯血液透析機4008S,透析液均選擇碳酸氫鹽。
對照組:常規(guī)血液透析。透析表面積為1.4 m2,超濾系數(shù)則為12 mL(mmHg·h),碳酸氫鹽的流速、血流量依次為500 mL/min、220 ~260 mL/min,4 h/次,1 周3 次。
觀察組:高通量血液透析。透析表面積、超濾系數(shù)分別設(shè)置為1.6 m2、68 mL(mmHg·h),透析液流速、血流量分別控制在500 mL/min、250 ~350 mL/min,透析脫水量為3 000 ~6 000 mL。透析時間1 次4 h,每周3 次。
兩組患者在透析開始后予以肝素抗凝30 min,治療時長均為3 個月。
(1)將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3 個月后清晨抽取的空腹靜脈血進行離心處理,速率、時間分別為3 000 r/min、15 min,取上層血清,運用PUZS 300A/X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生產(chǎn)廠家:北京普朗新技術(shù)有限公司)對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甲狀旁腺激素(PTH)、白蛋白(Alb)、血紅蛋白(Hb)。
(2)透析3 個月后的臨床療效評估標準:①臨床癥狀消失,腎功能指標改善率≥60%-顯效;②臨床癥狀明顯緩解,腎功能改善率為30%~60%-有效;③臨床癥狀無較大改變,腎功能改善不明顯-無效。顯效與有效的百分比相加即為治療總有效率。
(3)對兩組患者透析期間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情況進行觀察記錄。
運用SPSS 21.0 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 s)表示,應用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生化指標數(shù)據(j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組內(nèi)的生化指標數(shù)據(jù)均與治療前存在顯著差異,觀察組的BUN、SCr、PTH均比對照組低,而Alb、Hb 水平比對照組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的生化指標( ± s)
表1 對比兩組的生化指標( ± s)
注:同組內(nèi)治療前進行比較,*P <0.05。
SCr/(μmol·L-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25 22.44±3.66 10.28±1.36* 780.01±49.48 510.75±40.64*對照組 25 22.40±3.71 15.34±2.07* 779.85±49.64 627.59±45.30*t 0.038 10.215 0.011 9.599 P 0.970 0.001 0.991 0.001組別 例數(shù)BUN/(mmol·L-1)組別 例數(shù)PTH/(pg·mL-1)Alb/(g·L-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25 683.58±88.94 405.33±49.69* 24.66±4.15 40.84±6.58*對照組 25 683.51±88.87 601.42±65.91* 24.63±4.10 33.79±5.43*t 0.003 11.879 0.026 4.132 P 0.998 0.001 0.980 0.001組別 例數(shù)Hb/(g·L-1)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25 94.58±12.71 118.60±17.23*對照組 25 94.53±12.66 105.80±14.57*t 0.014 2.836 P 0.989 0.007
組間治療總有效率進行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的臨床療效[n(%)]
觀察組同對照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進行對比區(qū)別較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的治療安全性[n(%)]
慢性尿毒癥以腎臟功能衰竭為主要表現(xiàn)[4],尿毒癥毒素潴留在體內(nèi)會導致水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紊亂,促使內(nèi)分泌功能失調(diào)。慢性尿毒癥患者的主要治療方式為血液透析,能夠?qū)⒒颊唧w內(nèi)多余的毒素清除,有助于恢復水電解質(zhì)和酸堿平衡[5],促進腎臟功能的改善。
常規(guī)血液透析能夠有效清除患者體內(nèi)小分子毒素,但透析時間的延長,會使中大分子物質(zhì)堆積在患者體內(nèi),導致一系列并發(fā)癥發(fā)生。如何清除中大分子是臨床一直在研究的問題,高通量血液透析則可將上述問題解決。同常規(guī)血液透析相比,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水力學通透性、擴散性均更加理想[6],且高分子聚合物透析膜能夠?qū)⒋笾蟹肿游镔|(zhì)清除,促使透析效率提高,同時可以更好地保護患者殘存的腎功能[7],減少炎癥反應,改善機體的營養(yǎng)狀況,降低β2 微球蛋白的水平[8]。但是高通量血液透析對患者的血管通路條件存在較高的要求,故醫(yī)療人員需要在治療期間注意保護患者的內(nèi)瘺。
此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生化指標改善幅度大于對照組,而治療總有效率、安全性均更高,充分證明了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應用效果比常規(guī)血液透析更加顯著。分析原因在于,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毒素清除能力更強,能夠避免大中分子物質(zhì)堆積,在促使腎功能改善的同時,能有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與常規(guī)血液透析進行比較,高通量血液透析更值得推廣應用在慢性尿毒癥患者治療中,其效果及安全性均高于常規(guī)血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