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云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在那源遠流長、浩如煙海的古體詩中,獨具一格的詠老詩,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詩的字里行間有的以博大胸臆,激情抒發(fā)暮年壯志;有的以富有哲理的思維,正確認識物盛轉(zhuǎn)衰,人生易老的自然規(guī)律;有的描寫晚霞似錦,各得其樂的夕陽情趣……讀了這些詩啟迪心扉,發(fā)人聯(lián)想,催人奮進。
老當益壯,雄心永在
這是眾多詠老詩中所表現(xiàn)的主旋律,字里行間對老年人的雄心壯志做了生動而又形象的描述。三國時代的曹操傳世名篇《龜雖壽》詩寫道:“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唐代劉禹錫的《酬樂天詠老見示》詩:“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北宋韓琦的《九日水閣》詩:“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黃花晚節(jié)香”;梅堯臣《東溪》詩:“野鳧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清代顧炎武的《又酬傅處士次韻》詩:“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當代大詩人臧克家的《老黃?!吩姡骸袄吓R嘟馍毓赓F,不待揚鞭自奮蹄?!边@些都是擲地有聲的佳句,表現(xiàn)了老當益壯,雄心不泯的奮進精神。
人生易老,規(guī)律難違
這是眾多詠老詩中所反映出的正確認識。如唐代杜甫就曾在《曲江》一詩中吟道:“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卑拙右自凇对绱骸吩娭幸鞯溃骸把┥⒁蚝蜌猓_得暖光。春銷不得處,唯有鬢邊霜。”詩人認識到人衰老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zhuǎn)移的自然規(guī)律,誰也無法改變。所以他才樂觀地吟誦道:“不愁陌上春光盡,亦任庭前日影斜。面黑眼昏頭雪白,老應無可更增加?!备唧笇@個自然規(guī)律認識得更為明確,他在一首《感懷》詩中說:“濁河從北下,清洛向東流。清濁皆如此,人何不白頭?!薄暗孟﹃枱o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敝熳郧宓脑娋鋺蔀槔险咧?,唱著它去欣賞人生晚霞,會有晚霞與朝陽一樣美麗之感。
各得其樂,各展其長
這是眾多詠老詩中所表現(xiàn)的人生情趣。杜甫在《戲為六絕句》詩中寫道:“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筆意縱橫”;滕白的《題文川村居》詩:“皤腹老翁眉似雪,海棠花下戲兒孫”;陸游的《村翁》詩:“處處叩門尋醉叟,時時臨水看游魚”;洞庭老人的詩:“八十滄浪一老翁,蘆花江上水連空。世間多少乘除事,良夜月明收釣筒”;清代錢嵩期的《贈友園居》詩:“說劍碎琴年少氣,種松愛菊歲寒心”等。這些老人或吟詩作賦,筆耕不輟;或樹下戲?qū)O,享天倫之樂;或江邊垂釣,頤養(yǎng)性情;或栽松植菊,陶冶情操;或出城射獵,斗智健身;或臨水觀魚,賞心悅目……真是老而不衰,各得其樂,他們活得多么曠達、自在、逍遙,如果我們老年人都能達到如此境界,不就皆大歡喜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