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芹
聊城市中醫(yī)醫(yī)院康復科,山東 聊城 252000
前言:作為臨床常見的一種多發(fā)性骨科疾病,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fā)生可表現(xiàn)為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癥狀,如不能及時開展有效治療和科學干預,可能會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造成嚴重不良影響[1]?;诖?,本次研究收集了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85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相關診療資料,重點分析了康復護理的應用效果和臨床價值?,F(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將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針對性治療的85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納入研究課題,并按照隨機分組的方式將其分為兩組,即參照組42例和研究組43例。參照組女19例,男23例;年齡范圍32~61歲,平均年齡(44.72±5.18)歲;病程范圍1~6年,平均病程(2.58±0.37)年。研究組女18例,男25例;年齡范圍34~62歲,平均年齡(44.69±5.23)歲;病程范圍1~5年,平均病程(2.62±0.41)年。比較兩組的一般資料,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納入標準:①85例患者均滿足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標準;②患者在臨床中均采用外科手術治療;③患者及家屬知曉本次護理內(nèi)容,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患有其他腰椎疾病的患者;②精神疾病者;③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④認知障礙者。
1.2方法 外科手術治療期間,應采取常規(guī)護理對參照組患者進行干預,例如觀察患者的病情狀況、監(jiān)測各項生命體征、告知患者相關注意事項、引導患者進行康復鍛煉等。
在參照組干預的基礎上,應采取康復護理對研究組患者進行干預。具體措施包括:①認知干預:圍手術期中,醫(yī)護人員應對患者實施全面、有效的認知干預。合理應用視頻、圖文等方式,詳細向患者和家屬介紹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fā)生原因及手術治療方案,從而提高其認知程度。此外,醫(yī)護人員還應耐心告知患者康復鍛煉的重要性,促使其掌握正確的鍛煉方法,充分了解相關注意事項等,進而促進病情康復。②心理護理: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病程相對較長,癥狀比較明顯,再加上患者對手術治療缺乏足夠認知,容易使其在術前產(chǎn)生較大的心理壓力,誘發(fā)恐懼、緊張、害怕、擔憂等不良情緒,降低治療信心。醫(yī)護人員應主動與患者進行積極交流,明確告知其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不斷關心、關愛并照顧患者,穩(wěn)定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幫助其建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③康復指導:順利完成手術后,醫(yī)護人員應督促患者盡早開始康復鍛煉,首先選擇正確的坐姿、睡姿和立姿,并根據(jù)其康復情況實施下床訓練。練習期間,應避免提取重物,防止腰部用力。另外,在康復運動過程中,醫(yī)護人員還應教導患者掌握正確的鍛煉方法,例如飛燕式運動、腰背肌活動、頭頸部活動等。合理把握運動時間和運動量,嚴禁過度用力,進而加重患者病情。
1.3觀察指標 (1)出院半年后,分別統(tǒng)計并比較兩組的疾病復發(fā)率。(2)采用日本骨科協(xié)會評估治療分數(shù)(JOA),分別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腰椎功能改善情況。(3)借助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分別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疼痛程度。
2.1疾病復發(fā)率 研究組的半年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參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的疾病復發(fā)率(n,%)
2.2JOA及VAS評分 護理前,兩組的JOA及VAS評分比較相近,組間未見差異(P>0.05);護理后,研究組的JOA評分明顯高于參照組,VAS評分明顯低于參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的JOA及VAS評分分)
目前,臨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方式相對較多,例如保守治療、外科手術治療、激光治療等,且能夠取得確切的治療效果。經(jīng)黃現(xiàn)平等學者[2]研究指出,在臨床治療的同時給予患者康復護理干預,不僅能縮短康復時間,還能在生活品質提升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
在本組臨床實驗中,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的半年復發(fā)率、VAS評分均低于參照組,JOA評分高于參照組,統(tǒng)計學差異顯著,P<0.05。由此可知,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康復護理在臨床中的應用能夠使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獲得確切的干預效果。
綜上所述,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應用康復護理可取得顯著效果,既能有效改善其腰椎功能,又可以降低疾病復發(fā)率,值得持續(xù)推廣或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