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英紅
赤峰學院附屬醫(yī)院,內(nèi)蒙古 赤峰 024000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臨床中糖尿病比較常見的一種急性并發(fā)癥[1],血酮在升高至一定水平時患者會出現(xiàn)昏迷、意識障礙、呼吸異常、胃腸道反應,嚴重者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2],在正規(guī)治療的同時給予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對患者的康復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為探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護理干預效果,本文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治療的200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進行匯總和分析,現(xiàn)分析如下。
1.1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治療的200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隨機分成干預組和對照組各100例,其中干預組男53例,女47例,年齡39~76歲,平均年齡為(48.5±4.8)歲,病程在1.5~17年,平均病程(8.5±1.8)年,空腹血糖17.4~32.1 mmol/L,平均空腹血糖(21.5±3.1)mmol/L;對照組男54例,女46例,年齡41~76歲,平均年齡為(48.8±4.5)歲,病程在1.6~16年,平均病程(8.4±1.7)年,空腹血糖16.3~31.9mmol/L,平均空腹血糖(21.4±3.1)mmol/L。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即進行吸氧、控制血糖、糾正酸中毒和電解質(zhì)紊亂,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用藥護理、并發(fā)癥護理和常規(guī)健康指導,干預組給予護理干預,即:①心理護理干預。護理人員要多與患者溝通,及時了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掌握不良心理反應導致的原因,并給予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讓患者感覺到護理工作給他帶來的心理溫暖,認真傾聽患者的心聲,能夠有效的緩解心理壓力,引導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與醫(yī)護人員一道共同面對疾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②健康教育指導。在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護理人員應告訴患者酮癥酸中毒的病理機制,治療方案和用藥效果等,讓患者明白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配合的事項,以及控制血糖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③飲食護理干預。在聯(lián)合藥物控制血糖的同時,嚴格控制含糖量食物、脂肪及蛋白質(zhì)的攝入[3],并多與患者家屬溝通與講解,共同幫助患者控制飲食。④用藥護理干預。在疾病發(fā)作期護理人員要及時迅速建立多條靜脈通路,確保輸液暢通,另外要及時督促患者口服藥物的按時按量服用,減少漏服、不遵醫(yī)囑服藥的現(xiàn)象。⑤并發(fā)癥護理干預。因此在加強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同時,還應注意對下肢、足部、口腔等護理,降低其他并發(fā)癥的風險。
2.1兩組患者酮癥酸中毒糾正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兩組患者酮癥酸中毒糾正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干預組酮癥酸中毒糾正時間及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后對疾病基本知識認知度、護理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比較:干預組在對疾病基本知識認知度、護理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方面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后對疾病基本知識認知度、護理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比較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在臨床上常見的病因有泌尿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皮膚等感染,以冬春季節(jié)最為多發(fā),患者在臨床上出現(xiàn)的急性感染也可被稱之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合并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與急性感染之間互為因果,惡性循環(huán),提升了該病診治的難度,治療不當。臨床上常見的現(xiàn)象包括藥量不足、中斷胰島素等藥物治療、抗藥性產(chǎn)生等,另外還有飲食失控、胃腸道疾病以及其他應激刺激等[4]。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在臨床上的危險性和風險性極高,嚴重威脅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為了促進患者臨床治療的順利展開,為了提升預后效果,給予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具有重要價值。
本組資料結(jié)果顯示:干預組酮癥酸中毒糾正時間及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比較:干預組在對疾病基本知識認知度、護理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方面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提高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護理效果,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