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珠
四月是大地回春、鮮花盛開的美好季節(jié)。白色的梨花、紅色的杜鵑花、粉紅的櫻花與海棠花、各種顏色的牡丹花……讓人目不暇接,正如詩人贊嘆“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隨著天氣轉(zhuǎn)暖,國內(nèi)疫情平穩(wěn),出來遛彎、鍛煉身體的人越來越多了。晚飯后漫步在公園或者社區(qū)廣場上,有散步的、打太極拳的、跳廣場舞的……人們都怡然自得,盡量放松身心。在各種休閑活動中,廣場舞的隊伍可謂壯觀,只見大爺大媽們隨著歡快的音樂節(jié)拍,舞動腰身、舒展四肢,體態(tài)輕盈、舞姿優(yōu)美。不止大爺大媽們,也有的中青年甚至兒童加入了跳廣場舞的隊伍。
與前些年“高音喇叭擾民”模式不同的是,如今的廣場舞有了“靜音”版本。就是跳舞者每人身上都帶著耳機和音樂接收器,既能聽到音樂、大家都跟著節(jié)拍使動作整齊劃一,又不會有噪音打擾到處于同一空間里的其他人。帶上耳機跳廣場舞,這個小細節(jié)的改變,體現(xiàn)了對其他人的關愛,使公共空間里不同人群和諧相處,共享美好的休閑時光。
早在2019年有媒體報道,重慶江北觀音橋的大媽們跳舞就一直帶著耳機,這樣做的初心是不打擾年輕的上班族和周邊的居民,意外收獲是跳舞更加專注,真是一舉兩得。后來南寧、上海的阿姨們帶著耳機跳“靜音”版的廣場舞相繼被報道。
中國已經(jīng)進入老齡化社會,不管是農(nóng)村還是城市,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不斷增多。老年人想給自己找個既消磨時間又鍛煉身體的事做,跳廣場舞便是較好的選擇。但是,廣場舞也給其他人群帶來困擾,比如廣場舞的音樂聲音太大,打擾到附近居民的休息。如何讓更多人都能舒服地在公共環(huán)境里共處,成為亟待解決的公共問題。
公共空間的質(zhì)量從一個側(cè)面折射出現(xiàn)代社會的公民素養(yǎng),良好的公共環(huán)境需要大家共同營造和維護?!案魅俗話唛T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相處之道,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冷漠,不利于社會的長遠發(fā)展,更不適合公共空間的維護。只有每一個人都能從方便其他人的角度出發(fā),最后才能形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良好社會風氣。
老子在《道德經(jīng)》里說:“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币馑际钦f做大事必須從小事開始,而天下的難事,必定從容易的做起。一個小小的耳機,讓廣場舞成為社區(qū)的靚麗風景,讓人們和諧相處。希望這樣的“靜音”版廣場舞遍布神州大地,最后達到費孝通先生希望的理想境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