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浙江金華 321000)
因性別不同帶來的審美差異性,能夠直接影響藝術家在版畫創(chuàng)作中的表現(xiàn)形式。“社會性別”衍生出“性別視角”,傳統(tǒng)的觀念認為男性視角屬于傳統(tǒng)視角,女性則作為男性的附屬品,審美觀念難以體現(xiàn),并不具備獨立的審美視角。20世紀后女性主義運動帶來了思想解放,女性逐漸從傳統(tǒng)男性視角中脫離出來,審美意識開始出現(xiàn),女性逐漸形成了審美的獨特眼光。本章節(jié)將分別闡述女性視角、男性視角、視角差異性等內容著重來分析。
女性視角是以女性自身為出發(fā)點,從女性的思維、心理、情感上進行分析,用女性的眼光來看待對象。由于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擔任的特殊角色,影響到女性自身的情感體驗與生活經(jīng)歷,促使她們更關注于日常生活中事物的細節(jié),這也造就了她們在親情、友情和愛情等情感表達上具有豐富的層次性和細膩感,這是生理性別決定的,也成為女性無法擺脫的一種固有行為特征,由此產(chǎn)生出女性獨特的視角。
性別的差異是人類對社會行為思考的一種方式,這種差異性決定了女性的社會地位,女性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觀念等各個領域上都處于不平等地位,全世界范圍內都在受壓迫、歧視,即女性主義思想家波伏娃所寫的“第二性”。東西方的封建社會中,男性都處于主導地位,傳統(tǒng)男性視角對女性影響深遠,女性的審美滲透著男性的看法,直到女性主義運動后,越來越多女性的思想得到解放,女性的地位得到提升,獨立的審美意識逐步表現(xiàn)出來。女性畫家開始不斷尋求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女性繪畫呈現(xiàn)出多形態(tài)、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
男性視角作為一般的傳統(tǒng)視角,是由父權社會的地位決定的,站在男性的立場,遵循男性的情感、認知和價值觀念去評判事物。父權制認為理性、精神、靈魂、公共、權利只屬于男性、感性、身體、私人、順從屬于女性。千百年來封建主義下的父權制道德標準,以三綱五常為基本思想,男性為主導社會和家庭的話語權,則以男性自身的審美為傳統(tǒng)道德的標準,常表現(xiàn)為陽剛之美,宏大氣魄之感。
女性作為客體,男性作為主體,客體處于被支配的地位,究其原因是父權社會中男性掌握著女性的命運,在傳統(tǒng)道德審美標準中,女性作為美的載體需要滿足男性的審美需求,女性沒有表達美的自由,即使表達也要以男性審美為標準去表現(xiàn)。但隨著女性獨立的審美意識出現(xiàn),男性的審美也受其影響開始產(chǎn)生變化。
在探究審美的過程中,男性和女性畫家是兩大重要的藝術群體,性別之間的差異會給作品帶來不同的視覺神秘感,這是因為女性對客觀對象的認識常從女性自身角度出發(fā),女性往往與美有著更加緊密的聯(lián)系,對于主體的美常表現(xiàn)為溫柔、善良、樸實、寧靜等,具有豐富的感情色彩;而男性對于審美對象的認知伴有上帝視角,作為審美的全部主體,審美視角常以社會生活為出發(fā)點。
男性代表著陽剛、理性之美,女性則是陰柔、感性之美,性別差異決定其審美表現(xiàn)形式的不同。女性對于一件事物的態(tài)度容易被情感左右,由于生理構造、家庭角色、社會地位等影響,導致女性在視覺上有局限性,生活中常聽到“小女人眼界”“小家子思想”等詞匯,表達女性的眼界相對狹窄,造成她們在繪畫表達意識較弱,繪畫表現(xiàn)上呈現(xiàn)“女性化”色彩。
男性自古以來承擔著社會的重要責任,其思想意識、生理構造、勞動體力等決定男性主要從事對外活動,免于承擔家庭瑣碎,“女主內,男主外”是對這種社會現(xiàn)象的一個總概括。審美意識上男性以自身視角決定其形態(tài)發(fā)展,對于客觀對象及女性美都是按照特定的審美方式進行表現(xiàn),在繪畫形式中“男權”思想若隱若現(xiàn)。
藝術的特質是審美,它是人類審美情趣、審美觀念和審美理想的體現(xiàn),審美性是藝術區(qū)別于其他社會實踐活動以及意識形態(tài)活動的根本標志。隨著生產(chǎn)力的不斷發(fā)展,社會物質極大豐富后,人類不再僅僅追求事物的實用性,更注重事物的美感,審美意識開始出現(xiàn)。藝術家運用藝術語言,將構思成熟的藝術意象表現(xiàn)為專供審美和鑒賞的藝術形象,通過主觀性的行為創(chuàng)作出具有藝術審美的繪畫作品,其本質還是一種審美表現(xiàn)活動。審美對象是具有個體性的,個性存在于共性中,又反作用于個性,藝術審美是區(qū)別于藝術家作品的重要形式。隨著時代進步和思想解放,在人類的審美活動中男性不再作為審美的主體,女性與男性間的審美方式開始發(fā)生變化,但因生理和社會角色的特殊性,原有的審美方式還保留了一部分,即女性審美的情感細膩為主,男性審美則是豪放、勇敢、堅強、樂觀。
女性人體的審美形態(tài)通過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手法來表現(xiàn)。女性畫家潘玉良的女人體版畫形象非常寫實,同時又有變形夸張的意味存在,采用以線造型表現(xiàn)的手法,用筆俊逸灑脫,女性形象形神具備,把女性的神韻柔美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如作品《裸女》中一位女子低頭凝眉像是陷入了沉思,坐在椅子上故意遮擋住下面隱私部位,表達了女性的含蓄美。男性畫家阿爾布雷希特·丟勒的女人體版畫作品中線條優(yōu)美流暢,結構嚴謹并富有哲理性,明暗處理精巧計算,女人形體精準且飽滿動人,把女性的優(yōu)雅完美體現(xiàn)在畫面中。如版畫作品《逐出天堂》中,天使持劍正在追趕一對男女,他們面露驚恐,女性體態(tài)豐美,真實,充滿著高貴的氣息,畫面中場景的每一處細節(jié)精心處理,營造出富有戲劇性的畫面。
藝術中的情感是藝術家從客觀物象轉為主觀意識的心理表現(xiàn),是一種無功利的且人類普遍具有的情感,它通過藝術形象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情感因素在任何藝術作品中都不可或缺,藝術情感為藝術實踐和藝術語言提供更多美學的窗口。
男性是理性思維,女性則是感性思維,思維方式的差異給藝術作品帶來不同的情感,人的情感是豐富且復雜的,會隨著外部環(huán)境變化而改變,特殊的生活經(jīng)歷和對生活的感受都會使人內心深處產(chǎn)生出某種情感訴求,藝術家通過另一種形式在繪畫作品中傾訴出來。女性承擔為人類社會生息繁衍下一代的責任,因此在女性藝術家的作品中總是透露著母性的細膩情感,凱綏·珂勒惠支的女人體版畫作品中,以親情題材為主,常表現(xiàn)母親對孩子的關心,贊美了偉大的母愛,給人崇高之感,母性形象刻畫的入木三分,充滿現(xiàn)實性意味。如作品《女人和死去的孩子》中一位母親靜靜地抱住死去的孩子,細節(jié)刻畫上巧妙逼真,色彩烘托出凝重的氣氛,表達母親失去孩子悲痛的心情,深情地刻畫出平凡母親對于孩子的愛,這種情感在畫面中得到淋漓盡致地呈現(xiàn)。男性畫家愛德華·蒙克因親人的相繼離世,其版畫作品中帶著悲傷壓抑的情感和強烈的主觀性,絕望、恐懼、掙扎和貧瘠的愛這些構成了他女人體版畫作品中全部的情感,如作品《麥當娜》中,變形的女性形象,扭曲雜亂的背景,體現(xiàn)著女性內心的糾結與痛苦,畫面中像惡魔一樣的小天使注視著前方,與上方的圣母形象形成強烈的對比,情感的用色更加烘托畫面痛苦焦躁的心情;作品《支配之下》中一名裸女躺在草地上,遠處有一名男性低頭正要從門外進來,他們互相對視,女性作為被戲謔的對象,她驚恐慌亂地蜷縮著身體,而男性蹲下身體癡迷地向女性眺望,將人物的心理描繪得恰如其分,將裸身的女性與身著衣物的男性通過畫面中的黑白節(jié)奏關系形成對比,場景未做過多修飾,突出人物關系。
作品的繪畫語言以色彩、構圖、線條、空間為主,通過藝術家主觀加工改造后,形成了畫面中藝術語言的基本形式。色彩的應用會給畫面帶來重要影響,色彩能夠突出畫面的視覺效果,或明亮、或昏暗、或熱烈、或淡雅,都帶給人最直觀的感受。構圖是影響畫面成敗的重要因素,藝術家對素材歸納后進行取舍,并巧妙構思遠近距離的布局,作品有層次感才能抓住人的眼球。線條的粗細變化影響造型的處理,線條是豐富畫面的重要形式,是具有表現(xiàn)力的藝術語言,是對于畫面的審美表達??臻g能夠讓畫面產(chǎn)生立體感,藝術家對二維平面進行空間處理,使畫面產(chǎn)生出縱深感。
藝術形象常以個別具體的感性形式出現(xiàn),是藝術家在選擇題材、構思主題后,通過繪畫語言這種表達形式,呈現(xiàn)出具有審美意義的繪畫作品。女性看待女人體時,審美視角更具獨特性,展現(xiàn)的形式以寫實為主,更具女性化色彩。女性畫家卡薩特的女人體版畫以浴室題材為主,造型準確,線條流暢,用色清雅,畫面布局精致巧妙,如作品《浴室》中一位女子面對梳妝鏡微微低頭頷首,鏡子中另外一個自己,裸露著上半身,整體畫面干凈明亮,以紅黃色調為主,顏色大塊平涂,通過色彩對比中產(chǎn)生空間關系,給人寧靜典雅的感覺,畫面具有裝飾性。男性對女人體版畫的審美呈現(xiàn)為豐韻飽滿,曼妙性感,屬于傳統(tǒng)視角,表達女性美的方式與女性視角有差異性,男性畫家德加的女人體版畫題材以舞女的日常生活為主,把女人嫵媚、嬌羞的曼妙身段描繪得恰到好處,人物形象根據(jù)主題而變化,將色彩融于畫面中,他的作品常常描繪著一個又一個故事情節(jié),如作品《火邊》中幾位女性在黑暗里烤火,人物位置安排巧妙,女人的形體被刻畫地豐韻柔美,在黑暗中若隱若現(xiàn),人體、火光以及黑暗處的火爐交相輝映,畫面技法嫻熟,氛圍凝重。
女性視角和男性視角在版畫中都是藝術表達的媒介和方式,女性藝術的不斷發(fā)展推動了版畫形式的多元化,是版畫藝術的一次升華。女性人體自身具有獨特的審美屬性,而且隨著對于女性美的定義不斷地發(fā)生變化,現(xiàn)代女性畫家開始像男性畫家一樣擁有自己獨立的審美意識和角度,在女性人體版畫藝術中表達著自己對于女性人體美的藝術思考。本文通過探索兩性視角下對于女人體版畫的藝術語言和表現(xiàn)形式,為女性人體在版畫中藝術的發(fā)展提供借鑒,提升當代版畫的藝術審美價值,推動藝術的人文主義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