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麗媛
(大連市第五人民醫(yī)院,遼寧 大連 116000)
乳腺癌是常見的女性腫瘤之一,是一種異質性疾病乳腺癌,與先天遺傳因素、精神因素、身體因素、吸煙以及酗酒等因素有關,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嚴重的損害,若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隨著病情的加重,會危及患者的生命,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1]。在國內,受生活和飲食方面的不規(guī)律以及環(huán)境和空氣污染等的影響,再加上受到來自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導致吸煙酗酒的人群增多,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女性患有乳腺癌,因此女性健康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本研究選取我院治療的86例乳腺癌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旨在分析個案管理模式的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大連市第五人民醫(yī)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治療的86例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3例。其中觀察組患者年齡35~60歲,平均(48.31±3.82)歲,絕經與無絕經比例為19:24。對照組患者年齡34~58歲,平均(48.19±3.74)歲,絕經與無絕經比例為20:23。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疾病診斷標準。②親屬皆同意配合該研究。③癌細胞均未發(fā)生轉移。排除標準:①無法溝通者。②造血功能異常者。③存在精神疾病者。④中途退出者。⑤孕婦或正處哺乳期者。
1.3 方法 對照組開展常規(guī)護理。依照醫(yī)院乳腺癌的治療要求進行健康教育,密切關注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記錄患者每日心率、血壓、血糖以及呼吸情況的變化,進行引流管的護理,若引流液的顏色或者流量發(fā)生變化,要及時的向主治醫(yī)師反饋,同時定期對患者的傷口進行包扎消毒,避免感染[2]。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個案管理模式,建立個案管理小組對實施專業(yè)護理,具體為:①入院護理。根據患者的接受程度,一對一進行乳腺癌知識的普及,讓患者了解乳腺癌術后的注意事項,對患者提出關于乳腺癌的問題進行細心的解答,同時將患者的各項信息記錄在電子檔案中。②生活護理。叮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保證身體狀態(tài)的良好,預防感冒等疾病出現(xiàn),同時保證所處環(huán)境內的清潔衛(wèi)生。同時定期對門診處進行消毒通風,減少疾病感染情況的發(fā)生。③心理護理。由于乳腺癌的治療過程非常痛苦,再加上疾病對患者造成身體上不適,容易引發(fā)抑郁、焦慮、不安等情緒,應注重人文關懷,給予患者適時的安撫,了解患者的心理訴求,并引導其親人朋友為其提供情感支撐。④飲食護理。為患者設計科學的飲食計劃,引導其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保證每日飲水量,平衡每日營養(yǎng)攝入,食物以易消化、清淡為主,補充優(yōu)質蛋白質以及維生素,禁食生冷、辛辣類食物,多吃新鮮的瓜果蔬菜。術后康復訓練指導。協(xié)助患者開展術后功能鍛煉,包括關節(jié)運動、爬墻運動等有氧運動等,適當?shù)臑榛颊哒{整鍛煉的力度,不宜過度勞累,若在運動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要及時的停止運動,檢查無特殊情況后,休息幾天再進行康復訓練。⑤定期隨訪。結合患者的自身意愿與實際狀況,選擇合理的隨訪方式,隨訪過程中解答患者生活中的問題,對其用藥以及調理方面進行指導,并提醒患者來院復診。
1.4 觀察指標 ①根據兩組患者的預后因子(Ki-67、ER以及Her-2水平)、生活質量(社會功能、情緒功能、身體質量以及生理功能)、功能鍛煉情況、護理滿意度、心理狀態(tài)[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以及抑郁自評量表(SDS)]以及不良反應(食欲缺乏、腋淋巴漏以及切口感染)情況進行對比。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25.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并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并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預后因子表達比較 兩組的預后因子中觀察組(Ki-67陰性28例,ER陰性27例,Her-2陰性28例)均要優(yōu)于對照組(Ki-67陰性18例,ER陰性17例,Her-2陰性17例)(P<0.05)。
2.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兩組的生活質量各指標評分在治療前無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生活質量各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指標對比(分,)
表1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指標對比(分,)
注:a與觀察組對比,P>0.05;b與觀察組對比,P<0.05。
2.3 兩組鍛煉堅持率比較 兩組的功能鍛煉情況中觀察組有41例堅持鍛煉的患者,2例不堅持鍛煉的患者,鍛煉堅持率95.35%;對照組有29例堅持鍛煉的患者,14例不堅持鍛煉的患者,鍛煉堅持率62.44%(P<0.05)。
2.4 兩組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 在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中,觀察組不滿意1例,一般滿意15例,非常滿意26例,滿意度97.67%;對照組不滿意7例,一般滿意17例,非常滿意19例,滿意度83.72%(P<0.05)。
2.5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出現(xiàn)2例食欲缺乏患者,1例切口感染患者,總發(fā)生率為6.98%;對照組組出現(xiàn)5例食欲缺乏患者,3例腋淋巴漏患者,6例切口感染患者,總發(fā)生率為32.56%(P<0.05)。
乳腺癌通常是指發(fā)生在患者乳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一種異質性疾病[3]。目前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與先天遺傳因素、人工流產次數(shù)多、精神因素、長期口服避孕藥、缺乏運動、母乳喂養(yǎng)率低以及吸煙酗酒等多種因素有關,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4]。近年來國內越來越多的女性患有乳腺癌,因此女性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5]。根據研究數(shù)據顯示,Ki-67、ER以及Her-2等對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分子類型的判定,以及對后續(xù)的治療和預后有良好的作用,有利于乳腺癌的臨床治療[6]。乳腺癌的早期發(fā)現(xiàn)與診斷是提高療效的關鍵,目前臨床上對于乳腺癌的主要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內分泌治療、生物靶向治療、放療、化療以及中藥輔助治療等,具體治療方式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但無論哪一種治療都需要與優(yōu)質的護理相互配合,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8-9]。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受生活壓力、工作壓力、不規(guī)律飲食以及環(huán)境和空氣污染等因素的影響,吸煙酗酒人數(shù)劇增,導致乳腺癌的患病數(shù)量較往年有顯著提高,為改善該病的臨床治療效果,研究有效的治療措施對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10-11]。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各預后因子數(shù)值、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功能鍛煉情況、護理滿意度、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優(yōu)對照組(P<0.05)。結果說明,實施個案管理模式的護理效果更為理想。
綜上所述,個案管理模式對乳腺癌患者的護理效果突出,能夠調節(jié)預后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增加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