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榮芳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 圖書館,陜西 西安 710100)
隨著社會信息技術的持續(xù)進步,開放獲取的發(fā)展在不斷加速,開放獲取運動在科研領域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開放獲取的出現是學術研究與學術交流的本質需要,能夠免費地、不受限制地、隨時隨地獲取同行的研究成果,一直是科研人員的夢想[1]。圖書館作為社會信息資源集散中心,是科研人員汲取學術養(yǎng)分的主要來源地。開放獲取資源建設在圖書館領域興起的初衷在于解決圖書館有限的經費和期刊價格不斷上漲之間的矛盾,隨著開放獲取資源的快速增長,圖書館能否在開放獲取運動中做好自身開放獲取資源的建設工作,成為圖書館提升信息服務能力的制約因素之一[2]。
筆者以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CNKI)所收錄的文獻為研究數據來源,選取CNKI數據庫中的高級檢索方式進行檢索,限定檢索主題詞為“圖書館”并包含“開放獲取資源”,限定文獻分類為“圖書情報與數字圖書館”,檢索時間截至2020年5月20日。經篩選剔除后,共檢索到相關文獻398篇,筆者利用文獻計量分析法和共詞分析法,借助Excel、Ucinet、Net Draw等數據分析軟件對收集到的相關數據進行可視化分析,將分析所得的數據結果從文獻增長規(guī)律、期刊分布、文獻作者分布及主題內容等多個維度揭示當前國內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領域的研究熱點和重點。
文獻數量是衡量研究對象發(fā)展現狀的重要標識,通過研究某一學科或知識領域的文獻在一定時期的數量變化及增長態(tài)勢,能夠揭示該科學領域研究的某些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3]。如圖1所示。
從圖1的統計結果中可以看出,國內學者對圖書館領域開放獲取資源建設的研究始于2005年,究其根本,2005年6月在北京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由中國科學院和國際科學院組織主辦的“科學信息開放獲取戰(zhàn)略與政策國際研討會”的召開為我國的開放存取研究拉開了序幕。而推動圖情領域學者對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的研究則與《圖書情報工作動態(tài)》設置開放獲取專欄、《數字圖書館論壇》設置機構庫專欄專門報道開放獲取的短訊或論文有著密切聯系[4]。就整體發(fā)展趨勢來看,國內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研究領域在相關文獻年發(fā)文量上呈現3個不同的發(fā)展階段,2005年~2006年,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的研究處于初步探索階段,2年間共發(fā)表相關文章9篇;2007年~2013年是國內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研究的快速增長期,7年間年發(fā)文量依次為16,21,34,41,29,29,37;在2014年之后,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研究年文獻發(fā)表總量雖呈現小幅度的波動,但整體處于平穩(wěn)發(fā)展狀態(tài),這也說明我國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領域的研究進入平穩(wěn)發(fā)展階段。根據近十余年來我國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研究所呈現出來的軌跡和特征,以及各時期相關研究內容的分析與把握,我們可以進一步預測,我國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研究是一個不斷完善、持續(xù)發(fā)展、增值及有機成長的研究體系,關于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的研究仍有充分的研究空間值得挖掘。
圖1 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相關文獻數量年代分布
對文獻來源期刊進行統計分析是為了更有效的掌握該研究領域文獻的空間分布特點,明確該研究領域的核心期刊,為該領域的其他研究者的相關資料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提供有效的參考源。
通過統計發(fā)現,所收集的398篇文獻刊載于144種期刊。按照布拉德福定律的區(qū)域分析法,根據載文量的多少,將刊載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研究文獻的期刊劃分為核心區(qū)、相關區(qū)和外圍區(qū)3個區(qū),每個區(qū)的論文總數基本相等,即為133篇左右[5]。將檢索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后,表1所列出的《科學情報開發(fā)與經濟》《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圖書館學研究》和《圖書情報工作》等12種期刊累計載文量為158篇,占文獻總量的39.70%。所以,可以初步確定這12種期刊為研究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的核心期刊。其中,《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載文量最多,刊載相關文獻24篇,占論文總量的6.03%。所列的12種期刊中圖書情報類期刊居于多數,從側面反映了圖書情報領域對該論題的研究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同時,通過統計結果我們也不難發(fā)現,發(fā)文期刊總體分布比較分散,其他領域的期刊對于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領域的論文刊載數量較少,說明此領域研究仍處于發(fā)展階段。
表1 文獻來源期刊分布
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領域有學術影響力的作者群體的發(fā)文狀況是該領域發(fā)展現狀的縮影,通過對作者個體發(fā)文量的統計與分析,可以預測和揭示該領域研究人員的研究能力,對于該領域核心作者群的確定、發(fā)展前景的預測具有指導意義[6]。
根據美國學者洛特卡(A.J.Lotka)提出的洛特卡定律,通常研究人員與其所著論文數量之間的關系如下:發(fā)表2篇論文的作者數量約為發(fā)表1篇論文的作者數量的1/4;發(fā)表3篇論文的作者數量約為發(fā)表1篇論文作者數量的1/9;發(fā)表n篇論文的作者數量約為發(fā)表1篇論文作者數量的1/N2,而發(fā)表1篇論文作者的數量約占所有作者數量的60%[7]。通過統計分析,針對該研究領域共涉及有效作者359位,其中發(fā)表1篇文獻的有337人,占作者總人數的93.87%;發(fā)表2篇的有17人,占4.74%;發(fā)表3篇的有3人,占0.84%;發(fā)表4篇的有1人,占0.29%;發(fā)表14篇的有1人,占0.29%。目前國內研究作者群體中,發(fā)表1篇文獻的作者占比例已經高于60%,且發(fā)表2、3、4篇論文的作者占比遠低于對應比率,這表明學者在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領域的研究還不夠成熟。
表2 相關研究文獻作者分布
表3 作者發(fā)文量統計
表4 關鍵詞頻次
關鍵詞是對文獻內容高度提煉的詞匯。在一定時期內相關學術研究領域出現頻次較高的關鍵詞的集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該領域研究成果的總體內容特征、研究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學術研究的發(fā)展脈絡與發(fā)展方向等[9]。
經統計后,398篇相關文獻中包含了1 520個關鍵詞,通過合并近義關鍵詞和剔除無關關鍵詞后,在表中列出了頻次不低于10次的高頻關鍵詞,從表中可以看出,開放獲取、高校圖書館、圖書館、資源建設、開放獲取資源、信息資源、開放獲取資源建設等主題是近十余年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研究領域熱度較高的研究主題,這也能進一步說明研究者對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的主體、對象、內容等有著較為一致的認識。同時,通過表4的統計結果我們也不難發(fā)現,在1 520個關鍵詞中,只有表中列出的12個關鍵詞出現頻次在10次以上,其他關鍵詞出現的頻次過低,很多關鍵詞僅出現了1次。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領域研究的內容相對較為分散,且在圖書館這一研究主體下,“高校圖書館”是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研究領域的主陣地,由此可見,雖然國內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領域的研究主題較為豐富,但所研究的主體還不夠廣泛,還有很多方面值得深入挖掘。
為了更加直觀地了解不同關鍵詞之間的關系,筆者整理了高頻關鍵詞共現矩陣,并利用社會網絡分析軟件NetDraw對其進行可視化分析,繪制了高頻關鍵詞共現網絡圖,如圖2所示。
圖2 高頻關鍵詞共現網絡
關鍵詞共現網絡可以揭示不同關鍵詞之間的關系程度,關鍵詞之間的關系可以用節(jié)點間的連線來表示,節(jié)點間的連線多少和線條的粗細都可說明關鍵詞間的親疏程度,連線越多,代表該關鍵詞與其他關鍵詞共現次數越多,越是研究領域的核心和熱點研究內容[10]。由圖2可知,所有關鍵詞形成了一個互聯互通的共現網絡圖,表明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領域各研究主題聯系緊密。從圖2呈現的關鍵詞間關聯強度關系可以看出,開放獲取、圖書館、高校圖書館、OA期刊和開放獲取資源等關鍵詞是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研究領域的核心關鍵詞,這些關鍵詞詞間聯系相對緊密,是相關研究基本趨于穩(wěn)定和成熟的有力體現。但是圖中還有諸多關鍵詞處于網絡圖的邊緣,關鍵詞之間隨著時間推移產生聯系的可能性較大,處于網絡邊緣的關鍵詞也可能會逐漸成為學者研究的熱點內容,與此同時,處于網絡邊緣的這些關鍵詞也會逐漸成為該領域的核心關鍵詞。
筆者以國內圖書情報領域的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的相關研究論文為基礎,運用文獻計量分析法和共詞分析法較為詳細的探究了當前國內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領域的理論研究現狀。從文獻計量的結果看,國內關于圖書館領域開放獲取資源建設的文獻年發(fā)表量近年來增幅明顯,圖書館機構及相關從業(yè)者對該領域進行開放獲取資源建設的重要性和認知度持續(xù)增強,開放獲取運動開始較早的國家或對開放獲取運動較為支持的相關機構其開放獲取資源建設的發(fā)展更為完善。從核心期刊及其所收錄的研究成果來看,收錄相關研究成果較多的期刊在數據庫中多來源于“圖書情報與數字圖書館”類目,由此,可推測國內學者關于圖書館開放獲取資源建設研究主要集中于圖情領域,同時研究者以圖書館工作者、高校圖書情報專業(yè)學生居多。從主題內容分析的結果來看,當前該領域學者的研究熱點集中于開放獲取、圖書館、高校圖書館、OA期刊和開放獲取資源建設等領域,在圖書館這一研究主體下,高校圖書館的開放獲取資源建設狀況吸引了更多學者的關注。
同時,筆者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在對相關研究文獻的選取時,進行檢索的主題詞是根據筆者個人的主觀理解選取的,所得到的檢索結果可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對最終的研究結果可能造成一定的影響;②本文的發(fā)表在時間上具有滯后性,文中所給出的研究結果具有特定的時效性,只能在一定時期內對其他相關研究者具有參考價值;③本研究數據來源以中國全文期刊數據庫(CNKI)所收錄的文獻數據為主,雖然CNKI收錄了國內多數的相關研究文獻,但并未窮盡國內所有的相關研究成果,研究結果可能不夠全面,以期在后續(xù)的研究中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