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瓊
【摘? ? 要】時代的變化日新月異,對于人才的培養(yǎng)也有了越來越多的要求。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日漸顯露出其中的不足,為了能夠培養(yǎng)出更適應新時代發(fā)展需求的人才,教育的改革勢在必行。因此,探討有效的教學策略逐漸成為了廣大教師重視的課題。
【關鍵詞】初中語文? 多元化模式構建? 策略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132
在初中這個教學階段,語文是十分重要的學科,它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因此只有讓學生學好語文,才能讓他們其他學科的學習更上一層樓,讓他們離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未來社會主義建設者更進一步。而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多采取的是單向灌輸式的教育模式,即教師牢牢地把控著課堂,占據(jù)著絕對的主導地位,通過一味地講授生硬地將有關課堂內(nèi)容灌輸進學生的腦海中,嚴重地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本應當具有的主體地位,也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教學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基于此,要想真正教好語文,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有所提高,教師就應當改革當下的語文教學模式,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或者手段,去刺激和提高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本文就如下幾點教學策略進行了探討,僅供參考。
一、運用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沉浸于學習中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課堂上,單一的講授式教學模式十分容易令人感到乏味枯燥,很難讓學生提起學習的興趣,更別說如何沉浸于教師所講述的內(nèi)容之中,沉浸于語文知識的學習中。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教師可以適當?shù)剡\用情境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參與到課堂中來,沉浸到學習中去。
舉個例子,當教師在教授到《我的母親》一文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先播放有關于母親的動畫小短片引發(fā)學生的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直觀而生動地將有關于母親的情境展露于學生面前;接著教師可以進行相關引導,設置幾個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如,“在你眼中,你的母親是什么樣的?”“你的母親有為你做過哪些事情?”“你覺得,你的母親是否愛你?有多愛?”等等,讓情境設置直觀、又更為貼近生活化,更大程度上地去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也調(diào)動出他們關于母親的各種情緒,讓他們能夠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更好地去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到作者寫在字里行間的思緒及情感,讓他們真正深入地沉浸到語文學習中來。
當然,在運用情境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更多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同時結合教學內(nèi)容,把握好課堂發(fā)展方向,畢竟教學的最終目的都是為學生更好地學習發(fā)展而服務。
二、運用分層教學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學的最終目的、希望達成的效果,都是要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而這從另一角度來說,也凸顯了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的重要性。由這一角度出發(fā),教師要想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效,應當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在學習上所存在的差異性,積極運用分層教學法,因材施教,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譬如,當教師在教授“詩詞曲五首”一課時,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問題進行引導,問題應當有難有易,難一些的問題讓語文水平稍好的學生來回答,簡單的問題讓語文水平稍微沒那么好的學生來回答,這樣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問題引導中都得到相應的啟發(fā),從而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提高課堂的活躍度。同時,也可以設計一些需要小組討論的問題,將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適當?shù)亟M合,每個小組中都應當有語文水平高一些的學生和語文水平稍微次一些的學生,促進他們之間互相交流學習,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有所進步,更大程度上地去引導學生意識到自己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讓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將分層教學法融入進課堂中,有利于促進學生的進步,但這同樣要求教師要真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把握他們的實際情況,適時進行相應引導,才能最終讓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教學評價多元化,全面調(diào)動學生學習主動性
評價作為師生之間交流的一種及時、有效的方式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對于學生有著重要的激勵和導向作用,且合理運用評價能夠有效、積極地促進學生的多方面發(fā)展。因此,將教學評價多元化,能夠更好地去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對學生進行多方面地引導,讓他們真正成為被社會所需要的優(yōu)秀人才。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中,教學評價的方式往往比較單一,而且通常情況下都只出現(xiàn)在課后作業(yè)和考試當中,這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并不能有效地衡量學生真正的學習情況,因而,只有建立起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才能更好地引導并激勵學生。例如,在修改學生所寫的作文時,可以先由教師引導學生對范文進行修改作為示例,接著由教師分配以小組為單位,批改班上其他同學的作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的反思、激勵,從而懂得如何認真評價,聽取意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所表現(xiàn)出來的認知、交流、評價、探索等多方面的能力,進行多維度、多元化地評價,更充分地引導學生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讓他們能夠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師要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真正改進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讓教學得到有效發(fā)展。而在實際教學中采取何種教學策略,則需要廣大教師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去積極思考和探索
參考文獻
[1]徐小明.在初中語文課堂中運用情境教學法的思考[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6,31(006):35-36.
[2]高喜平.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正確運用分層教學法[J].散文百家·國學教育,2015,000(0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