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濤,陳雪禮
(1.九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江西 九江 332000;2.九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江西 九江 332000)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類起病急的胰腺炎癥疾病,其嚴重程度可從自限性輕度胰腺損傷進展到多器官衰竭[1]。有研究[2]證實,10%~20%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可發(fā)展為急性重癥胰腺炎(severe AP,SAP),而SAP患者通常預后較差。因此,及時預測AP患者的疾病嚴重程度可指導臨床路徑并改善患者預后。器官衰竭和感染性胰腺壞死是此類患者最常見的死因,且最新的國際共識也將上述并發(fā)癥作為評估AP嚴重程度的決定因素。目前,臨床指標如APACHEⅡ、BISAP、CRP、D-二聚體及PCT預測AP嚴重程度的價值已得到證實[3-4]。但目前缺少可用于準確評估的血液學指標。系統(tǒng)性炎癥反應是AP發(fā)展的重要過程[5],評價系統(tǒng)炎癥的指標或可用于評估AP嚴重程度,目前發(fā)現(xiàn)的NLR和LMR已被廣泛用于炎癥性疾病及腫瘤患者的預后評估,而關于NMP炎癥評價報道較少?;诖耍狙芯恐荚谔骄垦装Y指標NLR、LMR及NMP在急性胰腺炎嚴重程度評估中的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2年5月至2019年2月于本院收治的且明確診斷為AP患者113例作為研究對象。AP診斷符合:均符合2013年中國AP診療指南[6]制定標準,持續(xù)腹痛;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升高≥3倍;腹部超聲或CT發(fā)現(xiàn)AP的影像學征象。MAP為無器官功能衰竭且無局部或全身并發(fā)癥;MASP為存在器官衰竭但48 h內恢復和/或合并局部或全身性并發(fā)癥;SAP為存在>48 h的持續(xù)性器官衰竭。據此,將AP患者分為MAP組(n=38)、MSAP組(n=37)及SAP組(n=38)。排除復發(fā)性胰腺炎、合并惡性腫瘤及合并肝病患者。
1.2 方法 記錄患者入院時首次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NLR)、淋巴細胞/單核細胞(LMR)、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NMP);生化指標記錄首次C-反應蛋白(CRP)、白蛋白(ALB)及淀粉酶(AMY)。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21.0進行數(shù)據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采用“±s”表示,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使用中位數(shù)(四分位間距)表示,多組間均數(shù)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指標間相關性采用Spearman相關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3組臨床資料比較 3組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3組WBC、PLT、ALB、CRP、AMY、NLR、LMR、NMP及住院期間死亡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3組臨床資料比較Table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among thethreegroups
2.2 NLR、LMR、NMP及三者聯(lián)合預測中重度AP的ROC曲線ROC曲線結果顯示,NLR、LMR及NMP預測中重度AP發(fā)生的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86、0.82和0.87,單項指標中NMP診斷性能最佳;三者聯(lián)合檢測的曲線下面積為0.92,具有較高的預測價值,見圖1。
圖1 NLR、LMR、NMP及三者聯(lián)合預測中重度AP的ROC曲線Figure1 ROCcurvesfor NLR,LMR,NMP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threeindexesto predict moderateto severe AP
AP是一種炎癥性疾病,由于器官衰竭和感染性胰腺壞死導致,死亡率較高,預后較差[7]。因此,及時評估患者發(fā)生SAP的可能性對于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8]。目前應用于臨床評估AP嚴重程度的指標有APACHE-II評分系統(tǒng),但該系統(tǒng)涉及內容較多,評價較為復雜,不利于基層醫(yī)院開展實施,且存在一定的主觀性[9]。因此,探究新的指標用于評估AP的疾病嚴重程度已成為該領域研究重點,而客觀穩(wěn)定、檢測較為簡單且費用較低的血液學指標更適用于各層醫(yī)院。目前,新型炎癥指標NLR和LMR已在腫瘤和炎癥性疾病的診斷預后評價中備受關注,如術前高NLR水平胰腺癌患者1年后生存率較低,且高NLR是影響胰腺癌術后死亡風險的獨立危險因素[10]。此外,有研究[11]發(fā)現(xiàn),LMR高水平胰腺癌患者預后較好,COX回歸顯示,LMR是胰腺癌獨立預后因子,可作為接受化療患者的預后評價指標。對于AP,周天昀等[12]研究發(fā)現(xiàn),NLR存在SAP組>MSAP組>MAP組的趨勢,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此外,該研究還發(fā)現(xiàn)NLR預測中重度AP時曲線下面積為0.88,與本研究結果相近,證實NLR在預測AP嚴重程度時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目前,關于LMR評價AP嚴重程度的研究報道甚少,本研究發(fā)現(xiàn)LMR存在SAP組<MSAP組<MAP組的趨勢,評價中重度AP發(fā)生時曲線下面積為0.82。此外,新型指標NMP對于評價AP嚴重程度也具有較好的性能,本研究在漢族人群中的結果與劉江等[9]在維吾爾族患者中的研究報道類似。AP中存在廣泛炎癥并通過激活細胞因子、蛋白水解酶及氧化自由基等分泌促進組織損傷。其中NEU、LYM和MON是3類主要的白細胞,NEU在SAP局部組織損傷和系統(tǒng)性并發(fā)癥中具有關鍵作用,不成熟NEU百分比甚至可用于SAP不良結局的早期預測因子[13]。此外,近期研究還揭示LYM的減少程度與AP疾病嚴重程度相關且具有預后預測價值[14]。Takeyama等[15]發(fā)現(xiàn)由于外周淋巴細胞凋亡引起的細胞免疫受損與AP感染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相關。而MON可產生多種細胞因子和炎癥介質,進而促進炎癥細胞招募至胰腺和遠端臟器中[16]。鑒于NEU、LYM和MON在炎癥反應中的機理,理論上結合此3項指標特征的衍生指標,如NLR、LMR和NMP較單一指標更加準確。而本研究結果也顯示上述3項炎癥指標在AP嚴重程度評價中的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本研究初步發(fā)現(xiàn)新型炎癥指標NLR、LMR和NMP在不同嚴重程度AP患者中存在差異,且對于中重度AP的發(fā)生具有較好的預測價值。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如標本量較少及單一中心研究等。未來將擴大樣本量并延伸至多中心加以研究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