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清
英語作為實用性學科,在當下的社會交流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要認真做好英語的教學工作,從而發(fā)揮它的積極效用,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英語教師要立足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不斷加強初中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
一、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
首先進行機械操練。機械操練從范句開始,讀熟或聽熟后,便可給學生提示詞(也可用實物提示)開始操練。 操練要逐步加速,先提示很熟的詞或詞組,逐漸添加不夠熟或已被某些學生遺忘的詞,使句型操練和詞匯復習、詞組用法練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其次,進行問答造句等復雜的語言訓練,最后再結合實際訓練。教師要精心設計,內容要由淺人深,先短后長,從直觀到抽象,從單項到綜合,循序漸進,可選 擇講故事、看圖說話、角色表演、主題匯報等。這樣,學生對所學內容就不是僅僅停留在機械操練上,而是能夠在新的場合中重新組織,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各自的思想和感情,以達到觸景生情、脫穎而出、靈活運用語言的目的。
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閱讀能力是英語自學能力的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可促進學生聽、說、寫能力的提高。如果學生在學完課文后再讀幾篇與課文內容相近的文章,課文中的詞匯、短語和結構的多次呈現(xiàn),比孤立背誦或復習單詞更有利于學生靈活掌握。
1.改進教學方法。要訓練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必須改革課文教學方法。一是從起始年級起就在課文教學中著重抓詞組、句子的學習,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課文內容而不是語法形式的分析,變課文分段教學為綜合教學。具體做法是:從整體人手,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和運用語言,把有關的語音詞匯等基礎知識都揉進課文教學中,并為理解消化、鞏固和運用課文材料服務,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這樣,學生就能較容易地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篇章結構和語言特點,抓住主要脈絡,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開展導讀訓練。為了有效地教給學生閱讀技巧,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教師要有計劃地指導學生在課外多讀些英語讀物。讀物要精心選擇,注意由淺人深。除安排課外閱讀外,如果課前2分鐘通過投影向學生提供一篇篇幅不是很長的短文,限時1分鐘左右讓學生閱讀,然后通過做有關練習來檢查理解情況,這樣堅持每天一讀,日積月累,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和閱讀技巧就會逐步形成,綜合閱讀能力將會明顯提高。
三、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1.培養(yǎng)學生英語寫作的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工作的開始,也是各種教育工作推進的關鍵。因此,教師必須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寫作的興趣,抓好寫作教學的起始階段,使其減少對寫作的恐懼感。教師可以活用信息技術,利用內容豐富、生動的教學課件,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時,教師可以準備北京、華盛頓、倫敦、巴黎等城市的圖片,讓學生進行識別,刺激學習興趣的生成激發(fā)說與寫的欲望,然后再進入正式的寫作教學。面對學生對寫作的排斥心理,教師可以在教學初期適度降低英語寫作的標準。例如,一般的寫作要求都會對字數(shù)作出規(guī)定,教師可以先不規(guī)定寫作字數(shù),而是提出“盡其所能”的要求,讓學生不要為了字數(shù)而寫作,而要保證英語寫作的質量。即使學生只能簡單地組成三四個完整的句子,但只要內容具有一定的邏輯性,能表達完整的意思,就是符合要求的??傊處熓紫纫寣W生建立一定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之后再繼續(xù)引導、循序漸進,逐步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當學生建立起一定的寫作興趣后,如何長期地保持其寫作的積極性與動機,是教師下一階段需要關注的問題。教師應多管齊下,采用一定的方式讓學生嘗到英語寫作的“甜頭”。例如,教師可以將優(yōu)秀的學生作文張貼在教室后面的“公示欄”;可以在課堂上公開表揚優(yōu)秀的和進步大的學生;可以在課堂授課之前傳閱優(yōu)秀的學生作文,在課堂上將其作為范文進行講評??傊?,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與鼓勵,增加其成就感與榮譽感,樹立學習榜樣,激勵其他學生,營造積極寫作的課堂氛圍,持續(xù)激發(fā)其寫作興趣,從而使其保持高度的寫作熱情。
2. 夯實學生英語寫作的基本功。詞匯是英語寫作的基礎,詞匯量是保障寫作能力發(fā)揮、寫作結果呈現(xiàn)的關鍵。學生只有積累了足夠的詞匯量,才能組詞成句,連句成段,最后形成篇章。因此,教師要先從詞匯入手,接著強調詞組與句型的組織與完善,夯實學生英語寫作的基本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按照先易后難、由淺入深的基本原則。例如,在教學了新詞匯available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學習該詞匯的常見用法be available to,be available of,be available for等,接著利用available不同的用法,組成不同的句型。教師還可以從不同的語境出發(fā),通過對語境的描述,引導學生使用多種句型來表達某個語境,再逐步形成一個小的語段。在創(chuàng)設語境時,教師要注意符合初中生的年齡特征,結合實際生活體驗,使他們能有話可說,這樣才能在語境中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能力與寫作能力。
3.開展多種訓練方式。聽說造句。根據(jù)課堂上老師所歸納出的課文中重點短語、句型,然后進行課文復述;還可根據(jù)這些短語、句型設計一些漢語句子,進行口頭或筆頭翻譯等;同時還可以在學習幾天之后,增加一些難度稍大而結構一樣的句子,以達到鞏固、運用的效果。
擴句訓練。根據(jù)先易后難的原則,以簡單句子作為對我們擴句訓練的起點,將日常生活中常出現(xiàn)的句子作為訓練擴句的最初材料,即容易上手,也能逐步提高我們表達的能力。一句多譯。這種方式是鍛煉我們書面靈活表達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通過這種練習使文章富有文采。
總之,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下的語言能力---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是一個互相聯(lián)系、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整體過程。在教學中,要立足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層面,隨著學生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提高,英語核心素養(yǎng)能力也隨之相應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也會不斷得到發(fā)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