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春鵬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高家山隧道工程主要工程量為隧道正線DK24+730~DK37+302(12572m);高家山馬岐溝斜井733m;小咸水溝雙線橫洞1360m;大溝雙線斜井440m的開挖支護施工。
對高家山隧道進口來說,其所處地質條件并不樂觀,為濕陷性黃土土質。濕陷性是必須予以克服的,為了解決這一問題,DK24+730~DK24+758段基地采用φ40水泥土擠密樁處理,樁間距@80cm,梅花型布置,樁長2~7m,以樁頂為原點,直徑1m以內(nèi)的區(qū)域土體利用三七灰土予以換填。DK24+758~DK24+762段將仰拱底部黃土全部采用三七灰土換填,平均換填深度1.5m。
(1)水泥土擠密樁施工。利用粉噴樁機突進工作,首先將水泥加入灰罐,通過壓力的強大功能將水泥送入送灰管,并噴向土層,形成混合體,這一混合體不僅還有土層,還含有加固料。
樁體水泥的摻入量要按照設計標準而定,在施工中要利用自動記錄儀對各類參數(shù)進行記錄,如樁號、日期、攪拌深度等,詳細精確地記錄是攪拌樁質量的有效保障。
場地整理完全結束后,依據(jù)樁長、噴漿(粉)量、復攪長度等獲取的參數(shù)開展施工。利用人工形式對樁應頭進行鑿除。擠密樁施工結束后,檢驗工作要隨即展開,只有各項參數(shù)滿足《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建筑規(guī)范(GB 50025—2004)》中的相關要求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
(2)三七灰土換填。對于換填區(qū)域內(nèi)比較軟的土層,需要利用機械形式及時清除,最后可以剩余30~50cm的土層,利用人力進行清除,以達到設計要求的標高。底部必須保持平整的狀態(tài),如果底部有比較大的起伏波動,那么可以設置緩坡。依據(jù)“先深入后淺出”的步驟展開換填施工,按設計要求配制三七灰土,分層填筑,機械平整、不斷碾壓直到標準尺度,換填結束后,需要進行試驗,擠密樁頂及換填的灰土墊層應分層夯實,壓實系數(shù)不小于0.97。
(3)進洞方法。隧道采用超前管棚預支護,三臺階七步法開挖進洞。當洞口挖掘到超前管棚這一位置時,C20混凝土導向墻要及時施工,以確保流程的順利開展。導向管預埋時必須要確保精準度,在強度達到一定標準后,管棚鉆機要準備進入工作狀態(tài),并開始對洞口超前管棚進行施工,如圖1所示。
圖1 管棚施工工藝
管棚施工正式結束后,再利用“三臺階七步法”對進洞進行挖掘,從圍巖變化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對仰拱進行配置,以造就封閉支撐系統(tǒng),仰拱澆筑緊跟開挖,及時施做二次襯砌,如圖2所示。
圖2 三臺階七步法施工工序
(4)洞門施工。進洞施工步入正軌郭沫若,要在合適的時機開展洞門施工。
在對明洞進行施工時,可以采取明挖法的形式展開,在挖掘機的協(xié)助下,分階段、分層次地進行挖掘,同時人工也要對挖掘機進行刷邊仰坡的輔助工作,在設計標準框架下,積極展開防護工作,通過各種措施,如掛鋼筋網(wǎng)片、濕噴混凝土等進行及時的加固。隧底挖掘結束后,對隧底進行詳細勘探,依照具體結果進行處理,繼而展開仰拱施工。
從監(jiān)測結果出發(fā),進行明洞襯砌施工。需要注意的是,外露部分必須進行防水處理,回填時要注意不能對防水層有所破壞,襯砌的強度達到規(guī)定標準后,要繼續(xù)對洞頂進行回填,種植綠化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驟。
明洞回填時,兩側對稱回填,兩側回填過程中高差不大于1m。
高家山隧道進出口和各斜井(橫洞)洞口在施做前,要先對邊仰坡進行開挖。具體步驟為:選擇洞口仰坡線5~10m的空曠地帶,在該地帶進行截水溝的施工,此施工是為了有效避免水對邊仰坡的侵蝕。在砌筑截水溝時,最佳材料為漿砌片。截水溝的完成標準為“不能出現(xiàn)積水的情況、不能出現(xiàn)滲水的情況”。只有最大限度消除水的威脅,坡面才有實現(xiàn)穩(wěn)固堅實。
為切實強化洞口與邊仰坡的穩(wěn)固堅實,增強進洞的安全系數(shù),需要明確邊仰坡的輪廓線。清除輪廓線以內(nèi)的植被,同時依據(jù)“自下而上、循序漸進”“一邊挖掘、一邊防護”的原則推進工程。挖掘機作為主體進行開挖,人工后續(xù)工作要及時接續(xù)。施工過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要盡量將圍巖的振動保持在較低的幅度,以避免邊坡、仰坡出現(xiàn)坍塌,進而不利于隧道洞口的施工。
要嚴格按照設計標準進行放線,只有精準放出坡頂線,截水溝具體位置才能明朗。在放樣中,不僅要隨時注意高陡坎,而且要注意是否有危石出沒的情況。在對陡坎段進行放樣時,必須最大限度遠離陡坎,如果發(fā)現(xiàn)存在危石的隱患,則需要及時清除危石,再進行施工。
在對截水溝進行開挖時,機械設備是必須具備的,同時也不能缺少人工操作。在截水溝正式開挖之前,有必要預先鋪設一條便道。挖機要放在遠離陡坎且地勢比較平坦的地方,要密切觀察邊坡的情況,以防其出現(xiàn)坍塌的情況。傾倒泥土不應掉以輕心,而是要予以警示,同時還要組織人員進行警戒。在向陡坎之下的泥土需要進行及時清理,以防發(fā)生災害。如果是利用人工形式對泥土進行清除,需要做的是清除危石,其次再在陡坎中設置防護網(wǎng)。在開挖正式開始后,嚴格在陡坎之下傾倒泥土,同樣要予以警示,并派遣專門人員進行警戒。對明洞與仰拱進行開挖時,必須要嚴格按照設計需求展開,首先進行開挖,其次進行防護。依照“自上而下”的順序展開,具體用到的防護措施為22普通砂漿錨桿長3.5m間排距1.2m交錯布置,掛8@20×20cm鋼筋網(wǎng),噴C20混凝土厚度為10cm。
在施工中,放線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一定要確保放線的精準度。同時為了確保邊坡坡度能夠達到設計標準,開挖最好能一次到位,避免反復。在開挖的推薦中需要隨時進行檢查以降低誤差。防護工程必須要符合技術規(guī)范要求不論是噴錨支護,還是砌體質量都必須要符合規(guī)劃。
(1)施工順序。具體施工按照以下順序展開:①安裝仰拱鋼筋一模板支設;②混凝土澆筑;③仰拱填充一拱墻襯砌;④洞門與明洞防排水施工;⑤拱背回填;⑥植草防護。
(2)施工方法。利用組合鋼模對仰拱進行混凝土填充,對邊墻與拱部來說,外模為組合鋼模;內(nèi)模為襯砌模板臺車。仰拱的鋼筋要最先進行安裝,其次再進行混凝土灌注?;炷翉姸冗_到一定要求后,可以對模進行拆除。同時,施工縫進行鑿毛。先將襯砌臺車進行組裝,然后將其移動到指定位置,再將模板進行封閉,封閉一定要齊備,最后對邊墻、拱部開展混凝土施工。在拌和站開始混凝土生產(chǎn)工作,并通過罐車進行輸送,直到指定位置,然后進行開始泵送入模。在澆注時,同步進行的是振搗活動,振搗是通過插入式振動器展開的。這樣能夠有效確保密實性。明洞襯砌結束后,待混凝土的強度達到相關標準后,可以進入拱背回填階段,與此同時,排水施工也要同步展開,以避免安全隱患的出現(xiàn)。
明洞襯砌混凝土灌注工作結束以后,如果拱部混凝土的強度達到具體標準,隨即可以對拱架等進行剔除,需要用試驗的方式對拆模的具體時間進行確定;混凝土的強度達到具體標準后,同時防水以及排水措施配備完畢后,可以進入明洞回填的階段。在回填中,重點在于對稱性的關注。對現(xiàn)場模板臺車來說,其定位精準,尤其是斜面坡度方面,一定要確保平順。另外一面與洞內(nèi)拱墻混凝土不能留有縫隙,接縫一定要嚴密;保護層的厚度要符合有關要求,露筋情況是嚴格禁止的;不論結構,還是尺寸,必須要符合尺寸,以防變形情況的出現(xiàn),明洞施工結束后,回填施工、邊仰坡防護等工作必須緊隨其后。
綜上所述,在對隧道洞口以及明洞施工進行施工時,必須要根據(jù)隧道的實際情況展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要從以往的施工中汲取經(jīng)驗教訓,精準把握施工的重點與要點,唯有如此,才能使施工以較高的質量展開,才能真正達到工程的預期效果。本工程在進行洞口施工以及明洞施工時,所利用的技術合理性強、可行度高,具有較高的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