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晶
我班有個學生杰杰。他剛到我班上時,上課無精打采,喜歡做小動作,并且對同學和老師都不友好,走路也一副很拽的樣子,對待學習和工作態(tài)度都比較消極,作業(yè)書寫潦草,人很聰明但就是不肯用在學習上,每天不是任課老師就是學生向我告狀。于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能認真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并能以學習為重,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各科作業(yè),爭取進步,爭取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好孩子。但他仍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后來口頭答應(yīng)了但實際行動卻沒有,還是毫無長進,秉承“認識錯誤,堅決不改”的態(tài)度。雖然一再對他心灰意冷,但身為班主任,還是打心底希望他可以發(fā)揮出他的潛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學生。
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我決定先和他談心。一進我辦公室,他還是把頭歪向一邊,很無所謂的樣子。我和他開玩笑說:“你在家里有照過鏡子看看自己的站立方式么,別人還以為是個歪脖子呢?!彼圻暌宦曅α顺鰜怼N覇査依镎l照看他的,他說奶奶。我問那爸爸媽媽呢,他說爸爸在外地工作,媽媽不知道?!皨寢尣恢??”我在心底打了個問號?!耙驗榘职謰寢岆x婚了,我跟爸爸,已經(jīng)很久沒見過媽媽了,不知道她在哪里?!蔽倚睦镆魂噽澣?,找到了他這樣性格的主要原因。他說自從爸爸媽媽離婚后他就變成現(xiàn)在這樣了。我問他奶奶對他好么,他說好,就是爸爸常年在外,很少回家。這次交談之后,我和他的距離拉近了。之后我說的一些話他能夠聽進去并且盡力去做了。
他是一個頭腦很靈活的男孩子,但是因為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有問題,所以成績一直徘徊不上。為了提高他的學習成績,我特意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較好、樂于助人、耐心細致的女同學跟他坐,目的是發(fā)揮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對這個女同學進行了一番談話:要做一個富有愛心的學生,對待同學要友好,在能力允許范圍內(nèi)要常常幫助同學。她滿口答應(yīng),并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幫助他,教育他。當然有時該女生也會產(chǎn)生一些厭煩情緒,說他不聽話,不好學,個人衛(wèi)生習慣不好……此時,我就跟她說:要有耐心,慢慢來。漸漸地,他的成績上來了,在這個時候,我會及時表揚他,并對全班說他的進步少不了同學的幫助。所以希望全班同學都能發(fā)揚這種互幫互助的精神,使每個人都可以取得很大進步。
案例分析:
一、以生為本,體現(xiàn)師愛
作為一個教師,都應(yīng)“以生為本”,關(guān)心和尊重每一位學生。教育是一門心靈的藝術(shù)。教育學生,首先要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座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梁。這樣老師才能更了解學生,學生才能對老師產(chǎn)生信任。教育的過程不只是一種技巧的施展,更是一種心靈的交融。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對于杰杰這樣特殊的學生我主動親近他,敞開心扉,以關(guān)愛之心來觸動他的心弦。“動之于情,曉之于理”:用師愛溫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說服他,從而促使他主動地認識并改正錯誤。
二、同學幫助,友情感化
同學的幫助對一個學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同學的力量有時勝過老師的力量。對待老師,學生總是會有所保留。而如果同學之間建立起了一座友誼的橋梁,那么他們就會無話不說。像杰杰這樣的學生,我為他安排了一個心思細膩,交流能力較好,學習上較主動的同桌,這樣可以讓他在別人身上時刻看到學習的激情,從而激發(fā)他自身對學習的興趣。而同桌的一些溫馨提醒或指出批評他也能夠很好地接受,并認識改正。通過這種友情的交流,可以使同桌雙方都得到歸屬感。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誘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一個特殊學生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這就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學生的行為,習慣,愛好及其叛逆的原因,從而確定行之有效的對策,因材施教,正確引導。杰杰的情況比較特殊,主要是因缺少父母關(guān)愛,自制力差,對老師的批評教育產(chǎn)生排斥心理。因此,我就以愛心為媒介,搭建師生心靈相通的橋梁。與他談心,與他交朋友,使其認識錯誤,樹立做個好學生的念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力量,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于助人的同學跟他坐,給予學習和思想上的幫助;自己面批面改他的作業(yè),讓他感到老師的關(guān)心、重視……用關(guān)愛喚起他的自信心、進取心,使之改正缺點,然后引導并激勵他努力學習,從而成為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