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樺,石 靜
(1.海軍青島特勤療養(yǎng)中心質管科, 青島 266000;2.山東青島海關科技處,青島 266000)
居民健康是衡量社會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標準之一,不同年齡群體的身體素質不同,因此影響不同年齡群體健康狀況的因素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1-2]。受到年齡增長的因素影響,老年群體的身體機能和自我恢復功能均逐漸下降,這不僅對老年群體的生活質量產生巨大影響,同時也增加其子女及家庭的經(jīng)濟負擔,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已逐漸成為我國在發(fā)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3-5]。社會參與是豐富老年群體精神文化,提高老年人身體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相關研究也證實,社會參與對改善老年群體的健康狀況具有積極的影響[6]。社會信任不僅具有經(jīng)濟促進功能,同時也具有社會促進功能,有研究發(fā)現(xiàn),社會信任也可以對身體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7]。然而,針對社會參與和社會信任對老年群體健康狀況產生影響的分析較少。基于此,本研究于2019年1—12月采用PPS法隨機抽樣選取某省31個市(區(qū)、縣)內的3 150例老年人作為研究對象,利用多元有序logit回歸模型分析社會參與和社會信任對老年群體健康狀況的影響,期望能為提升我國老年群體的健康水平提供指導。
1.1 一般資料于2019年1—12月采用PPS法隨機抽樣選取某省31個市(區(qū)、縣)內的3150位老年人作為研究對象,所有老年人的年齡均≥60歲。其中男性1 715人,女性1 435人,年齡范圍為60~93歲,平均年齡(76.22±6.63)歲。
1.2 方法采用logit多元回歸分析的方式分析社會參與和社會信任對老年群體健康狀況的影響,具體的變量及其操作如下。
1.2.1 因變量 將老年群體按照軀體功能健康、心理功能健康、總體健康的健康狀況作為研究的因變量,將過去1個月的健康程度(1:很不健康,2:比較不健康,3:一般健康,4:比較健康,5:很健康)的變量描述進行賦分,受試者的得分越高,說明其健康狀況越好。
1.2.2 自變量 將社會參與和社會信任作為研究的自變量,社會參與根據(jù)2015年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問卷[4]對有關受試者在空閑時間所從事的活動進行調查,根據(jù)活動類型分為三種類型:休閑活動參與度、文化活動參與度和聚會活動參與度。社會信任分為政府信任、普通信任兩種,政府信任主要是指受試者對政府提供服務的滿意程度,選取醫(yī)療服務、生活保障兩個測量指標。兩種社會信任的評分越高,說明社會信任程度越高,自變量說明及描述見表1。
表1 自變量說明及描述
1.2.3 控制變量 分別將老年人群的性別、年齡、獨居、文化程度和睡眠狀況作為控制變量納入logit模型當中。其中,文化程度(1:文盲,2:小學,3:初中,4:高中或中專,5:大專及以上)與睡眠狀況(1:非常不好,2:比較不好,3:一般,4:比較好,5:非常好)得分越高,表明老年人的文化程度越高、睡眠質量越好。
1.3 統(tǒng)計學分析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老年群體社會參與和社會信任中的相關類型主要因子,軀體功能健康、心理功能健康和總體健康屬于多分類變量,因此采用多元有序logit回歸模型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老年群體的基本資料本次調查中,老年群體中男性1 715人,女性1 435人,年齡段在70~80歲的人居多,共有2 036人,占比64.63%;居住情況以非獨居情況居多,共有1 766人,占比56.06%;從老年人的軀體功能健康來看,有1 295位老年人表示很少參加日常活動,占比41.11%;有994位老年人表示很健康,占比31.56%;從老年人的心理功能健康來看,有1 441位老年人表示比較健康,占比45.75%;從老年人的總體健康來看,有1 226位老年人表示比較健康,占比38.92%;有986位老年人表示一般健康,占比31.30%。通過對樣本的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老年群體的整體健康狀況相對良好,其中總體健康的均數(shù)相對較低,僅有3.03,說明老年群體的整體健康水平有待提升。
2.2.1 社會參與和社會信任對老年群體軀體功能健康的影響 通過分析社會參與和社會信任對老年群體軀體功能健康的影響,結果發(fā)現(xiàn)休閑活動參與度、性別、年齡、獨居和文化程度均會對老年群體的軀體功能健康產生顯著影響(P<0.001),但休閑活動參與回歸系數(shù)為負數(shù),說明頻繁過多的參與會對老年群體的軀體功能健康產生負影響,調查結果見表2。
表2 社會參與和社會信任對老年群體軀體功能健康影響的多元有序logit回歸模型
2.2.2 社會參與和社會信任對老年群體心理功能健康的影響 通過分析社會參與和社會信任對老年群體心理功能健康的影響,發(fā)現(xiàn)休閑活動參與度、文化活動參與度、普通信任下的低水平信任、政府信任下的為老年患者提供醫(yī)療保障、性別、獨居和文化程度均會對老年群體的心理功能健康產生影響(P<0.01),其中,休閑活動參與度、性別、獨居和文化程度是老年群體心理功能健康的重要影響因素(P<0.001),見表3。
表3 社會參與和社會信任對老年群體心理功能健康影響的多元有序logit回歸模型
2.2.3 社會參與和社會信任對老年群體總體健康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社會參與中的休閑活動參與度和聚會活動參與度均可以對老年人的總體健康產生影響(P<0.001),回歸系數(shù)為負數(shù),表明上述活動不能頻繁過多地參加,否則會對老年人的軀體功能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文化活動參與度并不會對老年人的總體健康產生影響(P>0.05),但文化程度也會對老年人的總體健康產生顯著影響(P<0.001);政府信任下的為老年患者提供醫(yī)療服務,對老年人的總體健康產生影響(P<0.01),說明政府為老年患者所提供的醫(yī)療服務可以有效改善老年群體的身體健康水平,此外,獨居也會對老年人的總體健康產生影響(P<0.01);休閑活動參與度、聚會活動參與度、為老年患者提供醫(yī)療服務和文化程度均會對老年人的總體健康產生影響(P<0.05),同時,性別和年齡也會對老年人的總體健康產生影響(P<0.05),其中,聚會活動參與度、年齡和文化程度對老年人總體健康的影響尤為顯著(P<0.001),調查結果見表4。
表4 社會參與和社會信任對老年群體總體健康影響的多元有序logit回歸模型
預計到2050年,我國的人口老齡化水平將達到30%以上[8]。相關報道在對湖北省的老年人健康狀況進行調查時,結果發(fā)現(xiàn)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平均自評得分在70分以上,而兩周患病率達到45.7%,慢性病患病率達到73.8%[9]。有研究指出,社會支持可以對老年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產生直接的影響,這也為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的早日解決提供新思路。張?zhí)耔さ热薣10]從社會學的角度分析影響老年人身體健康的因素,結果發(fā)現(xiàn)社會態(tài)度和社會經(jīng)濟地位均會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產生直接的影響。許多研究顯示社會參與對老年群體的健康狀況具有重要的影響。陸杰華等人[11]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社會參與與老年人的自評健康互相影響相互作用,自評健康良好的老年人往往社會參與度相對較高,而社會參與度較高的老年人自評健康水平往往較好。丁志宏[12]認為,社會參與可以明顯提高老年人的各類健康水平,且老年人所參加的社會活動數(shù)量越多,其健康水平越高。相較于社會參與,針對社會信任對老年人健康狀況的影響研究相對較少。有研究認為,社會信任對居民的身體健康和精神健康都會產生顯著的影響,尤其是一般信任對居民的身體和精神健康都會產生直接的促進作用,而初級信任則可以提高居民的身體健康水平。
3.1 本次研究中老年人的整體健康水平較樂觀分析社會參與和社會信任對老年群體軀體功能健康的影響,發(fā)現(xiàn)休閑活動參與度、性別、年齡、獨居和文化程度均會對老年群體的軀體功能健康產生顯著影響(P<0.001)。但休閑活動參與度回歸系數(shù)為負,說明過多地參與會對老年群體的軀體功能健康產生負影響;非獨居老年人的軀體功能健康水平相對較高;年齡對老年群體軀體功能健康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年齡越大,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從而對老年人的軀體功能健康產生影響。另外,研究發(fā)現(xiàn)休閑活動參與度和文化活動參與度會對老年群體的心理功能健康產生影響,且老年人的社會參與度越高,其心理功能健康水平越高;同時,性別對老年群體的心理功能健康也會產生影響,隨著老年群體年齡的不斷增長,其心理壓力變大,進而對老年人的心理功能健康產生影響。除此之外,獨居和文化程度也會對老年群體的心理功能健康產生顯著影響。
3.2 社會參與、社會信任、社會參與和社會信任共同作用均對老年群體總體健康產生影響在社會參與方面,發(fā)現(xiàn)休閑活動參與度和聚會活動參與度均會對老年人的總體健康產生影響;但由于回歸系數(shù)為負數(shù),表明過多的社會參與并不利于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此外,文化程度也是影響老年人總體健康的因素之一。在社會信任方面,政府信任下的為老年患者提供醫(yī)療服務可以對老年人的總體健康產生影響,提示政府為老年患者所提供的醫(yī)療服務可以有效改善老年群體的身體健康狀況;此外,獨居也會對老年人的總體健康產生影響,這可能與城市和農村政府為老年患者提供的醫(yī)療服務水平存在差距相關。在社會參與和社會信任共同作用方面,休閑活動參與度、聚會活動參與度、為老年患者提供醫(yī)療服務和文化程度均會對老年人的總體健康產生影響;同時,性別和年齡也會對老年人的總體健康產生影響;其中聚會活動參與度、年齡和文化程度對老年人的總體健康有顯著影響,提示提高老年人的社交能力,從而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狀況。
基于上述結論,研究認為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不僅僅與醫(yī)療、物質層面有關,還需要政府部門和社會加強對老年群體的關注和重視,通過提高老年群體社會參與度的方式來改善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一方面,應積極鼓勵老年人參與社會活動,提高老年群體的社會參與意識,同時結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為老年人創(chuàng)造更多的社會參與機會,構建符合老年人的社會活動圈子,營造良好的社會參與環(huán)境;另一方面,要加強對老年人的社會信任,通過為老年人提供更多醫(yī)療服務和養(yǎng)老保障服務的方式,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基礎的保障,加強對老年人精神層面的關心,從而有效提高老年群體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