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粵聰,黃友清
(茂名市人民醫(yī)院超聲診斷科 廣東 茂名 525000)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首位惡性腫瘤疾病,其突出特點為易早期發(fā)生轉移、惡性程度高。乳腺腫塊的性質直接影響著患者的預后,及早發(fā)現、診斷和治療是改善預后的關鍵[1]。目前,超聲檢查是臨床診斷乳腺腫塊性質的重要方式,但B超存在一定的誤診率,且對儀器設備的分辨率、影像醫(yī)師的技術水平有較高要求[2]。為明確B超診斷良惡性乳腺腫塊的的應用價值,本研究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的78例乳腺腫塊患者進行相關研究,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78例乳腺腫塊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為:(1)女性患者,年齡≥18歲;(2)臨床資料完整;(3)單側乳腺腫塊;(4)術后病理檢查或穿刺細胞學檢查確診為良性或惡性腫塊。排除以下情況:(1)臨床資料不完整;(2)孕產期女性;(3)合并其他嚴重疾病,影響正常資料統(tǒng)計者;(4)既往乳腺手術史者。78例患者的年齡為42~68歲,平均年齡為(56.2±6.5)歲,病程39天~2年,平均病程為(6.2±1.4)個月,腫塊位于左乳34例,位于右乳44例,病理檢查為良性乳腺腫塊的有55例,惡性乳腺腫塊的有23例。
使用東芝Aplio50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線陣探頭頻率7.5 MHz,中心頻率10 MHz,患者取仰臥位,充分暴露乳腺,從乳頭開始進行扇面掃查,觀察病灶位置、大小、形態(tài)、鈣化等情況,對健側乳房進行同樣的掃描,對兩側進行對比。對乳腺腫塊及其周圍的血流情況進行多普勒血流探查。在獲得聲像圖后,由兩名經驗豐富的醫(yī)師進行診斷,在出現爭議時引入第三名醫(yī)師進行評判,最后得到統(tǒng)一的結果,對乳腺腫塊的性質進行分析。以病理、細胞穿刺檢查結果作為金標準,計算B超對良性、惡性乳腺腫塊檢查的準確性,并對比良性、惡性乳腺腫塊的B超影像特征和血流特征。
(1)觀察并對比良惡性乳腺腫塊的超聲聲像圖特征,包括形態(tài)、邊界、內部回聲、是否鈣化、后方信號;(2)觀察并比較良惡性乳腺腫塊的血流特征,評估血流分級,分級標準如下:腫塊內無血流信號為0級;腫塊內有1~2個點狀、條狀血流信號為Ⅰ級;腫塊內有3~4個點狀、條狀血流信號,或1條血管為Ⅱ級;腫塊內有5個及以上的點狀、條狀血流信號,或有2條血管為Ⅲ級。
經病理及細胞穿刺檢驗,78例患者中共包括小葉原位癌13例、導管內癌10例、脂肪瘤28例、乳房纖維瘤27例。
B超診斷小葉原位癌的準確率為100.0%,診斷導管內癌的準確率為90.0%,診斷脂肪瘤的準確率為92.9%,診斷乳房纖維瘤的準確率為100.0%,整體診斷的準確率為96.2%,與確診結果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74,P>0.05),見表1。
表1 B超診斷的準確率[n(%)]
良性腫瘤在B超影像下表現為外形規(guī)則、邊界清晰、內部回聲均勻、內部無鈣化、后方無衰減、血流不豐富,惡性腫瘤在B超影像下表現為外形不規(guī)則、邊界不清晰、內部回聲不均勻、內部鈣化、后方衰減、血流豐富,兩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良惡性乳腺腫塊的B超表現[n(%)]
55例良性病變患者中,血流分級0級38例,Ⅰ級14例,Ⅱ級3例,Ⅲ級0例;23例惡性病變患者中,血流分級0級0例,Ⅰ級3例,Ⅱ級15例,Ⅲ級5例;可以看出,良性乳腺腫塊的血流分級以0~I級為主,而惡性乳腺腫塊的血流分級以Ⅱ~Ⅲ級為主,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良惡性乳腺腫塊的血流特點對比[n(%)]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習慣、生活節(jié)奏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乳腺癌的發(fā)病率呈現上升趨勢,發(fā)病人群也呈現年輕化特征[3]。及早發(fā)現和確診,并給予有效治療,是改善乳腺癌患者預后的關鍵。
在乳腺癌的臨床診斷中,B超具有無輻射、無創(chuàng)傷、無盲區(qū)、價格低、定位準等優(yōu)勢,易于被患者接受。在B超診斷中,檢查醫(yī)師可以清晰地看到乳腺內部的微結構排列,分辨乳腺腫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但B超診斷乳腺腫塊的準確率一直受到很多診斷醫(yī)師的質疑,尤其是B超診斷乳腺小葉原位癌的準確性存在較大爭議[4-5]。為明確B超診斷良惡性乳腺腫塊的應用價值,本研究對78例經病理、細胞穿刺診斷為良性、惡性乳腺腫塊的患者進行了B超檢查,從本次研究的結果來看,B超診斷小葉原位癌的準確率為100.0%,診斷導管內癌的準確率為90.0%,診斷脂肪瘤的準確率為92.9%,診斷乳房纖維瘤的準確率為100.0%,整體診斷的準確率為96.2%,與確診結果相比,差異不顯著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B超診斷乳腺良惡性腫塊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其次,從良惡性乳腺腫塊的B超表現來看,良性腫瘤在B超影像下表現為外形規(guī)則、邊界清晰、內部回聲均勻、內部無鈣化、后方無衰減和血流不豐富,而惡性腫塊則表現為外形不規(guī)則、邊界不清晰、內部回聲不均勻、內部鈣化、后方衰減、血流豐富,在B超影像下可以清晰分辨良性和惡性結節(jié),整體來說,B超診斷乳腺良惡性腫塊的成像質量較好。但在本次研究中,也出現了3例漏診,其原因在于腫塊較小、浸潤不明顯,儀器分辨率不足以發(fā)現微小浸潤。從良惡性乳腺腫塊的血流信號來看,55例良性病變患者中,血流分級0級38例,Ⅰ級14例,Ⅱ級3例,Ⅲ級0例;23例惡性病變患者中,血流分級0級0例,Ⅰ級3例,Ⅱ級15例,Ⅲ級5例,良性乳腺腫塊的血流分級以0~I級為主,而惡性乳腺腫塊的血流分級以Ⅱ~Ⅲ級為主,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原因可能為良性病變多由靜脈提供血供,血流量小,而惡性病變多由動脈提供血供,血流豐富,因而導致良惡性乳腺腫塊出現不同的血流表現,這也能為臨床診斷提供有效的參考[6-7]。
綜上所述,結合本次研究的結果,可以認為B超診斷良惡性乳腺腫塊準確率較高,成像清晰,值得推廣應用,但也有必要結合其他手段進行確診。但是筆者也認為,本研究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如納入病例樣本數較小,研究時間跨度小,患者具有地域性特點等,這有可能導致本研究并不能代表其他區(qū)域的研究結果,對此仍有必要繼續(xù)開展跨區(qū)域、更多樣本數量、更大時間跨度的研究,以進一步明確B超診斷良惡性乳腺腫塊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