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燕美
[摘? ?要]文章就如何通過初中英語課堂讀寫聯(lián)動教學提升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進行探究,以期能夠提升初中英語課堂讀寫教學的質量,達成讀寫教學目標,發(fā)展英語思維,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英語;讀寫聯(lián)動;閱讀
[中圖分類號]? ?G633.41?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058(2021)18-0046-02
“讀”與“寫”是語言運用過程中的兩個重要方面,是人們進行思考和交流的重要技能。讀寫聯(lián)動教學是以讓教學走向服務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為出發(fā)點,以培養(yǎng)學生研讀文本、重視情境、梳理主線、構建結構化知識為重點的素質教學方法。具體說,就是通過閱讀培養(yǎng)語感,通過語篇分析培養(yǎng)建構篇章的能力,通過寫作層次訓練培養(yǎng)寫作的能力,力爭做到以讀促寫、以寫促讀、樂讀好寫。在長期的英語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靈活應用讀寫教學聯(lián)動方法,能有效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發(fā)展其英語思維,促進其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一、讀寫聯(lián)動教學的意義與基礎
(一)意義
以往的初中英語教學重視學生對單詞的記憶、句型的背誦,英語寫作有時是被孤立的,教學時可能也會讀寫分離、孤立授課,較少把學生習作能力作為核心素養(yǎng)來培養(yǎng),有的學生缺乏系統(tǒng)的寫作能力鍛煉,沒有解決存在的根本問題——對文章主題、內容、篇章結構、段落結尾的總體思考和語言的支撐與內涵。閱讀與寫作聯(lián)動教學的最大價值就是將讀和寫緊密結合起來,在閱讀中深化寫作,在寫作中促進閱讀,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從更高的層次上對閱讀文章進行準確把握、深入理解,而且有利于讓每一篇好的文章成為學生臨摹寫作的范文,從而保證學生在大量閱讀中有充分的思考寫作訓練。此外,讀寫聯(lián)動教學提升了語言的整體性,縮短了語言知識和應用能力之間的距離。具體來講,就是通過閱讀,幫助學生加強對文章要義的理解和消化,增加寫作技巧的實踐,獲取寫作經驗,有效激發(fā)學生思考、感悟,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二)基礎
筆者通過長期英語教學和大量參考、閱讀相關資料后,總結出讀寫聯(lián)動教學的基礎主要有:人本聯(lián)動教學、建構聯(lián)動教學、多元聯(lián)動教學、運用思維導圖,等等。其中,人本聯(lián)動教學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強調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倡導快樂學習;建構聯(lián)動教學注重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倡導趣味學習;多元聯(lián)動教學尊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強調因材施教,倡導求同存異教學法;運用思維導圖在快速閱讀、提高記憶力以及開發(fā)大腦等方面作用顯著,學生正確使用思維導圖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所以,教師在充分考慮初中生接受能力的情況下,要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加強對讀寫聯(lián)動教學的應用,提高學生英語運用能力。
二、讀寫聯(lián)動教學的策略
(一)讀寫聯(lián)動教學要體現(xiàn)閱讀的主要作用
1.在閱讀中積累高頻詞匯
高頻詞匯的積累是提高學生英語運用水平的基礎,好比沒有一磚一瓦的積累,很難建成一座高樓大廈一樣,沒有對高頻詞匯的積累和消化,學生就不可能說出一句流利的英語,更不可能寫出一篇高質量的英語作文。詞匯就是寫作的材料,在英語課堂實踐中,教師要幫助學生進行詞匯的積累,引導學生運用高頻詞匯。例如,在教學人教版Unit 10 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時,因為文章主題與不同國家的不同文化習俗相關,筆者給學生列舉了在寫作中必須用到的高頻詞匯,如table manners、shake hands、drop by、greet等,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其不斷積累、反復運用,提高學生使用以上重點詞匯的能力。
2.在積累中搭建語法框架
學生只有搭建了語法框架,才能將獨立存在的單詞串接成一個個連貫的語句。例如,在教學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時,筆者為學生設置的語法學習目標為學會運用how來詢問做事方式。首先,筆者向學生展示了定語從句的句型結構;其次,筆者讓學生用by+doing的結構表達做事的方式,明白介詞by表示“通過……方法”以及動名詞的構成和運用。這樣,學生既可以了解文章介紹的相關知識,又可以運用所學的語法知識。
3.在知識架構中促進讀寫能力融合
學生通過閱讀積累的詞匯和技巧是零散的,教師讓學生復述課文內容能有效將零散的知識串聯(lián)起來。一次高質量的課文復述,能讓學生重溫所學知識,有效搭建起從口語表達到書面表達的橋梁。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的文章后,筆者讓學生正確運用形容詞、副詞,對文章中的語言運用、語法架構等進行理解和消化,用重點掌握的詞匯和語法對課文內容進行復述,鞏固所學知識,達到讀寫聯(lián)動的效果。
(二)讀寫聯(lián)動教學要注重仿寫的經常性鍛煉
葉圣陶曾對仿寫有過精辟的論述,“藝術的事情大都始于仿寫,終于獨創(chuàng)”。學習的結果在于運用,仿寫是運用的一種有效手段,要創(chuàng)作一篇高質量的作文,僅僅憑借記憶一些好詞好句當然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模仿好作文的寫作結構。作文結構是統(tǒng)領全篇的基礎,只有作文的結構合理,讀者才能很容易地明白作者要通過這篇文章表達什么想法或者觀念。幫助學生分析文章結構,要求他們用相同的結構、詞句進行寫作,以此幫助他們參與實踐是教師的主要職責。
注重素材的選擇,是進行仿寫教學的必要條件。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選擇一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社會的范文,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梯度訓練。所選用的素材要生動有趣,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在選擇范文時,教師切記既不能選擇太一般的文章,也不能好高騖遠,選擇一些超出學生認知水平的文章。讀寫的過程是語言的輸入和輸出過程,學生只有進行高質量的輸入,才有可能進行高質量的輸出。
當然,根據(jù)范文仿寫不是對范文進行抄襲,而是對范文進行分析和借鑒后,學生通過構思完成自己的寫作任務。范文仿寫的形式可分為三種:一是內容仿寫,即模仿范文寫相應方面的內容;二是結構仿寫,這既包含對范文語言結構的模仿,又包含對范文組織結構的模仿;三是體裁仿寫,即對范文的文體,如對記敘文或議論文進行模仿。初中生總體英語語言能力偏弱,屬于初級英語學習者,接觸的閱讀材料以記敘文為主,因此對范文主要應側重于內容和語言結構的仿寫。
例如,初中英語教師在為學生布置作業(yè)時,可以通過微課平臺給學生展示一些高質量的文章,讓他們進行仿寫,如“A Sunday school ”“A kind woman”等。通過對結構類似文章的仿寫,然后在課前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交流和溝通寫作心得,分享自己是通過哪些詞或者句子得知某篇文章是什么結構的。在討論的過程中要評選出一篇仿寫得最好的文章,然后在班級里進行評選。通過這樣仿寫以及交流的過程,學生不僅能夠提高對文章的分析能力,而且能夠提高寫作水平。
(三)讀寫聯(lián)動教學要注重評價與反饋作用的發(fā)揮
評價與反饋,是課堂讀寫聯(lián)動教學的后續(xù)工作,目的是對學生仿寫的作文進行糾正。它是對閱讀的再強化和再引導。評價與反饋體現(xiàn)的是課堂教學再完善、再糾正的過程,學生可通過仿寫提升自身寫作能力,但是仿寫得好不好,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如何更快地提升讀寫能力,評價與反饋就會派上用場。在具體的課堂實踐中,教師可以分析學生仿寫文章的結構,出現(xiàn)了哪些問題或者在仿寫的時候有哪些模仿得不到位的地方,教師為他們做出評價與反饋,通過這一篇文章的優(yōu)劣來達到警示全體學生的效果。
例如,初中英語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完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之后,要求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結構的分析、重點詞匯和句型的把握,限定時間進行仿寫。然后教師隨機抽取3至5名學生的仿寫作文投放到大屏幕上面。在教師的引導下,鼓勵大家從同學仿寫的作文結構是否完整恰當、遣詞用句是否準確、語句是否通順等方面進行分析,在分組討論后,由教師對仿寫文章進行點評,表揚好的方面,反饋欠缺的方面。然后教師要求學生根據(jù)評價和反饋的內容,重新對文章進行仿寫,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理解水平,真正做到初中英語課堂的讀寫聯(lián)動教學。
對于初中階段學習英語的學生來說,“讀”和“寫”是非常重要的兩大部分,所以初中英語教師要立足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求,注重從培養(yǎng)語言能力、發(fā)展文化品格、提高學習能力、提升思維品質等核心素養(yǎng)入手,通過讀寫聯(lián)動教學,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積累更多的閱讀經驗,豐富文化底蘊,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綜合能力,實現(xiàn)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
[? ?參? ?考? ?文? ?獻? ?]
[1]? 屈孝蘭.基于讀寫結合的初中英語教學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2):210.
[2]? 羅欽榮.英語教學讀寫結合的有效策略[J].中學課程資源,2019(10):14-15.
[3]? 陳婷婷.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研究[J].校園英語,2018(30):106.
(責任編輯? ? 譚斯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