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良忠
摘 ?要:音樂在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位置,能夠有效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情趣和藝術修養(yǎng),而這必須要建立在科學、高效的音樂課堂教學的基礎之上。所以,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從建立融洽師生關系、巧妙設置教學問題、注重音樂欣賞教學、注重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教學評價機制五個層面出發(fā),分析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科學開展、高效實施的基本方法和具體路徑。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科學開展;高效實施
【中圖分類號】G613.5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5-0075-02
【Abstract】 Music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basic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t can mould students'sentiment effectively and cultivate their aesthetic consciousness,interest and artistic accomplishment,this must be built on the basis of 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music classroom teaching. Therefore,this article will combine the teaching practice experience,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harmoniou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killfully set up the teaching question,pays attention to the music appreciation teaching,pays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e teaching link,the optimization teaching appraisal mechanism five stratification planes embark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methods and concrete paths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music classroom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usic;Classroom Teaching;Scientific development;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現(xiàn)如今,雖然新課程改革提出了要重視音樂教學的要求,但學生、家長以及教師都對音樂的重視程度不夠,致使音樂教學中還存在著觀念滯后、方法單一、模式封閉等問題和不足,直接造成音樂教學效率低、質量差,進而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產生了負面的影響。針對這種情況,廣大的小學音樂教師應當真正擺脫陳舊觀念的束縛,從當前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推進教學方法和策略的革新,讓音樂教學可以按照既定的目標和任務,科學的開展、高效的進行。
1.建立融洽師生關系,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中最為基本的關系,二者關系的和諧融洽與否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氛圍和效果。所以說,小學音樂教師應當徹底轉變“以師為本”、“師道尊嚴”等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觀念,堅持并落實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全新理念,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關心和愛護,主動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以真誠的態(tài)度、親切的話語和平等的身份來和學生進行溝通互動,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去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和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出自由、寬松且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促使學生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和良好的情緒,更具學習的興致、動力和熱情。
例如,在教授《杜鵑圓舞曲》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通常會占據(jù)課堂大量的時間,給予學生們自主學習的空間很少,甚至部分教師在課堂上總會以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教學,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會影響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甚至會使師生關系十分疏遠。所以,筆者積極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如,在課堂上,筆者會主動與學生們交流,通過對話的方法了解學生們的性格特點,在對話過程中,筆者會用親切的話語與學生們交流,讓學生們感受到筆者的關愛,逐漸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另外,筆者還會設置學生們自主學習空間,給予學生們參與課堂的機會,讓學生們利用這段時間參與課堂活動,發(fā)揮學生們的主體地位。這樣,筆者通過建立融洽師生關系,營造了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
2.巧妙設置教學問題,引領學生深度學習
問題是對基礎理論知識的凝練和概括,問題的巧妙設置和提出能夠有效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展開主動地思考、學習和探究,提高學生的學習實效和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小學音樂教師需要轉變灌輸式的方法和策略,嘗試對音樂教材課本展開全面且深入地研讀,以提煉出其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內容,據(jù)此來實現(xiàn)啟發(fā)性、探究性問題的巧妙設置,并選擇恰當?shù)慕虒W時機來向學生進行提問,以營造充滿懸念的課堂情境,有效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和求知欲望,促使學生展開獨立思考,實現(xiàn)深度地學習和探究。
例如,在教授《小放?!窌r,本節(jié)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們了解歌曲旋律構成中的節(jié)奏要素,感受節(jié)奏的表現(xiàn)特點,課程開始后,筆者先播放本首歌曲,讓學生們感受不同形式的節(jié)奏旋律,激發(fā)學生們對民歌的喜愛之情。隨后,筆者圍繞歌曲提出了一些問題,通過問題激活學生們的思考欲望,問題如下:這首樂曲使用什么樂器演奏的?這首樂曲描繪了怎樣的畫面?提出問題后,學生們立即圍繞歌曲展開思考,并再次對歌曲的節(jié)奏進行分析,從歌曲中分析問題,一段時間后,學生們得出答案,這時,筆者再讓學生們展示自己的答案,說一說自己對歌曲有怎樣的感受。這樣,筆者通過巧妙設置教學問題,引領學生深度學習,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3.注重音樂欣賞教學,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欣賞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基礎,能夠讓學生欣賞不同時空、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的音樂作品,啟發(fā)學生多角度的審美,同時也是學生運用音樂知識、形成良好審美意識和能力的關鍵所在。所以,小學音樂教師應給予欣賞教學充分的關注和重視。
(1)巧用欣賞方法,發(fā)展欣賞能力
方法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武器,只有讓學生學習、掌握了音樂欣賞的方法,才能夠將音樂基礎知識落到實處,形成音樂欣賞的能力。因此,小學音樂教師要樹立科學的觀念和意識,巧妙運用音樂欣賞方法,抓住音樂的要素特點來展示音樂形象,讓學生能夠展開主動性、個性化的音樂欣賞,并從中明晰音樂要素的特點、品味音樂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美。或者,教師可以運用對比欣賞法,對比各種音樂要素的變化,促使學生感知音樂的變換和基本內容,進而掌握音樂欣賞的方法和技巧,實現(xiàn)音樂欣賞的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森林與小鳥》時,在課程開始前,筆者先利用互聯(lián)網收集了一些相關的圖片,將這些圖片插入到課件中,上課后,筆者再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展示。對于該年齡段的學生而言,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音樂感知能力,能夠自主感受到自然界中的各種聲音,所以,當筆者利用信息技術播放自然界聲音時,學生們可以快速辨別出聲音的種類,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們的音樂能力,筆者在播放的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們展示了幾組圖片,通過圖片營造直觀的氛圍,讓學生們感受到置身于其中的魅力。這樣,筆者通過巧用欣賞方法,發(fā)展了學生的欣賞能力。
(2)引導學生感悟,體驗音樂特性
教師是學生的參與者和引導者,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有效的引導作用,避免學生偏離學習的航向,使其更好地體驗音樂本質和特性。所以,小學音樂教師應當落后思想觀念中轉變出來,明確自身的角色地位和基本職能,做好精心的課前準備工作,進而在實際欣賞教學過程中可以學生詳細地介紹音樂家的生平、經歷和創(chuàng)作背景,適度講解知識性和理論性的內容同,從而做好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參與者,將學生真正帶入到音樂所呈現(xiàn)的世界當中,促使學生可以體驗音樂的內涵與特性,正確理解、感悟音樂所要傳達出的情感,實現(xiàn)有效的音樂欣賞。
例如,在教授《溜冰圓舞曲》時,課程開始前,筆者先為學生們布置了一項預習任務,讓學生們收集一些與記憶相關的資料,讓學生們提前了解本節(jié)課程的學習內容。課程開始后,筆者再讓學生們說一說自己收集的資料,隨后,筆者引出本節(jié)課程的歌曲,讓學生們在欣賞的過程中注意各個段落的相同與不同。經過歌曲的完整播放后,筆者再為學生們介紹歌曲的背景故事,讓學生們了解歌曲代表的含義,進而深層次的感受歌曲的魅力。這樣,筆者通過引導學生感悟,體驗音樂特性,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欣賞習慣。
4.注重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養(yǎng)
(1)借助多樣樂器
音樂都以樂器為基本且重要的表現(xiàn)形式,且樂器是實施實踐教學的有效路徑,可以直接刺激學生感官,促使學生感知旋律和節(jié)奏,增強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素養(yǎng)。因此,小學音樂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樂器的使用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從而可以在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借助并使用強烈而且富有節(jié)奏感的樂器,讓學生認識這些樂器并了解他們的節(jié)奏特點和演奏方法,并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使用這些樂器來進音樂表現(xiàn)和音樂創(chuàng)造,使學生能夠投入到實踐中,感悟和體會音樂的節(jié)奏以及內在旋律,最終有效拓展學生的音樂鑒賞和創(chuàng)造能力,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
例如,在教授《法國號》時,本節(jié)課程涉及到了一件新的樂器,這是學生們在之前從未了解過的,課程開始后,筆者先為學生們播放《法國號》的歌曲演奏,感受三拍子的韻律。隨后,筆者引出歌曲中涉及到的樂器,并讓學生們嘗試對樂器進行演奏,在實際演奏過程中,筆者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們存在的問題,同時也能鍛煉學生們對樂器的演奏能力。這樣,筆者通過借助多樣樂器,提升了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2)開展實踐活動
實踐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實踐活動的開展則能夠激發(fā)起其內在活力,拓展學生參與的程度和范圍,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對此,小學音樂教師要轉變“重理論、輕實踐”的思想觀念,結合基礎理論知識以及學生的興趣、需要來開展實踐性音樂活動,包括游戲、競賽以及音樂會、合唱會等音樂演出等等,有效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和狀態(tài),促使學生從活動參與中進行音樂實踐練習,來熟悉、記憶并掌握音樂知識,并將知識與技能遷移、運用到生活實踐中,最終達到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音樂素養(yǎng)的目的。
5.優(yōu)化教學評價機制,促進學生有效發(fā)展
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教師對學生學習行為的直接反饋,公正客觀的教學評價可以幫助學生全面地認識自己,促進學生的有效發(fā)展和成長。所以說,小學音樂教師要提高對教學評價的重視程度,轉變過去單一的成績考核和評價模式,將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全面發(fā)展作為評價的出發(fā)點,并善于運用口頭評價、實踐評價、物質評價等多元方法來評價學生的音樂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使學生從評價中受到鼓舞和激勵,明確音樂學習的意義、樹立強大的學習自信,促進學生的有效發(fā)展,也能夠對音樂課堂教學效果實現(xiàn)鞏固和優(yōu)化。
例如,很多時候,教師都忽視了課堂評價的環(huán)節(jié),實際上,課堂評價對學生們的學習發(fā)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對此,筆者優(yōu)化了課堂評價機制,如,筆者會根據(jù)學生們的課上表現(xiàn)對學生們評價,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鼓舞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們更加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這樣,筆者通過優(yōu)化教學評價機制,促進了學生的有效發(fā)展。
總而言之,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是最為根本的任務和目標,同時也是推進新課程改革、發(fā)展素質教育的強大動力和重要支撐。所以說,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我們應當牢牢把握課程改革發(fā)展和變化的趨勢,直面?zhèn)鹘y(tǒng)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調整教學的結構和側重點,并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來展開深度地思考和探索,以實現(xiàn)建立融洽師生關系、巧妙設置教學問題、注重音樂欣賞教學、注重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教學評價機制等策略的實踐和運用,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體驗,激發(fā)學生的意識和潛能,最終讓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實現(xiàn)科學地開展和高效地實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藝澄.對小學音樂教學中節(jié)奏訓練方法的探討[J].北方音樂,2017.37(24):117+121.
[2]馮文娟.淺談如何做好小學音樂教學[J].北方音樂,2017.37(24):174.
[3]劉榮娜.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實施策略分析[J].北方音樂,2017.37(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