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普紅
【人物簡介】
彭澤剛,男,中共黨員,在職研究生學歷,正高級教師?,F(xiàn)為昭通市昭陽區(qū)首屆名校長,昭通市人民政府督學、昭通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昭通市詩詞協(xié)會會員、昭通市首屆名校長、昭通市名師、昭通市學校內涵發(fā)展項目本地專家、昭通市首屆名校(園)長學術工作室主持人,云南省名校長工作坊坊主、“云南省未來教育家成長計劃”培養(yǎng)對象、云南省首屆文化名校長、云南省第一屆中小學教育評估專家,中國教育學會會員、中國“鄉(xiāng)村教育家成長助推計劃”培養(yǎng)對象、教育部首批全國中小學校長培訓專家。2006年2月任鳳凰中學校長至今。
鳳凰中學位于昭通市昭陽區(qū)城鄉(xiāng)接合部美麗的鳳凰山下,學校建筑雄偉,校園綠樹成蔭。這里鳥語花香,鳳嶺飛霞,恩波蜃樓,雨公云鬟,由于地勢居高臨下,因此,鳳凰中學又享有昭陽“布達拉宮”之美譽。經(jīng)過多年建設與發(fā)展,鳳凰中學已經(jīng)由一所農(nóng)村薄弱學校轉變?yōu)橐凰鶅?yōu)質示范性初級中學,由幾乎無人問津的學校轉變成教育同行們紛紛前來觀摩的學校,成為學生的樂園、學習的殿堂,成為昭通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幟。彭澤剛,這位從大山里走出來的校長,用自己的經(jīng)歷,印證了“天道酬勤”這一亙古不變的真理。
一、優(yōu)化環(huán)境,做幸福人生“夢工廠”的奠基者
1. 情系鄉(xiāng)村,百折不撓
彭澤剛任盤河中學校長后,由于盤河中學地處特大滑坡體下游,學校后面的山滑坡體和泥石流嚴重威脅著學校師生和財產(chǎn)安全,加之學校地理位置偏僻,遠離鄉(xiāng)政府所在地,嚴重制約了學校發(fā)展。為此,彭澤剛經(jīng)過不斷努力,全力爭取學校遷址新建。憑著對改變家鄉(xiāng)教育落后面貌的熱情,通過彭澤剛的積極爭取,1998年,盤河中學整體遷址新建項目被政府立項。在困難重重的情況下,在學校經(jīng)費極為匱乏的情況下,他積極奔走呼吁,盤河中學搬遷項目得到了鄉(xiāng)、區(qū)、市、省級有關領導的支持。1999年,盤河中學遷址新建工程終于在鄉(xiāng)政府所在地大花村新址破土動工。2000年,學校教學樓竣工。為順利迎接“普九”驗收,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他帶領全校師生投工投勞,將盤河中學整體從7.5公里外的三寨村搬遷到大花村新校區(qū)。從此,學校位于盤河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的政府所在地,解決了由于學校地理位置偏僻留不住教師的問題,極大地推動了學校的發(fā)展。
2. 臨危受命,勇挑重擔
由于工作的杰出表現(xiàn),彭澤剛于2004年11月被調到鳳凰鎮(zhèn)中心學校任副校長,分管教學工作。其間,鳳凰辦事處中心學校六年級的畢業(yè)統(tǒng)測總平均分甚至超過部分城區(qū)小學。
由于彭澤剛教學管理能力突出,2006年被調到鳳凰中學任校長。當時的鳳凰中學,只有42名教職員工,干群關系緊張,矛盾突出,教學質量較低,學校已經(jīng)到了崩潰的邊緣,被老百姓戲稱為“干休所”。當時,很多好心的朋友建議他不要去,一所爛學校,一鋪爛攤子,千萬去不得。有的領導建議他帶幾個行政人員一起去,被他婉言謝絕了。他堅信,只要真誠待人,沒有團結不了的團隊,沒有改變不了的班子,沒有辦不好的學校。
功夫不負有心人,到了2007年,學校管理逐步趨于人性化,教師們感到新任校長是一位心中有教師、心中有學校、心中有學生的人。他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學校師生的信任與尊重。
3. 抓住機會,鳳凰搬遷
打蛇打七寸,牽牛要牽牛鼻子。彭澤剛校長一直在苦苦思索和尋找制約學校發(fā)展的主要矛盾。通過一年的分析研究,彭澤剛認為,鳳凰中學當時的校舍等基礎設施難以滿足鳳凰人口迅速增長對初中教育的需要,初中教育成了鳳凰教育發(fā)展的“瓶頸”。要解決鳳凰初中發(fā)展瓶頸,就要擴大鳳凰中學的辦學規(guī)模。由于學校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面積狹小,無法擴建,因此,學校必須遷址新建。
憑著搬遷盤河中學的經(jīng)驗,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鳳凰中學遷址新建項目在2008年得以立項,2009年10月25日破土動工,到2011年1月,學校新校區(qū)主體工程基本完成。2011年1月22日,昭通已經(jīng)是寒冷的冬天,冰凌路滑,彭澤剛硬是帶領全校師生在極短時間內,冒著紛飛的大雪,將學校整體搬遷到新校區(qū)。他數(shù)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愛校如家,默默付出,從不計較得失?!拔业那啻憾极I給鳳凰中學了!”這是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玩笑話。
二、聚焦課堂,做課程建設的推動者
1. 迎難而上,堅定課改
2011年以前,鳳凰中學是一所典型的農(nóng)村薄弱學校,多年來教學質量嚴重受制于不利的生源、薄弱的師資、薄弱的硬件。教學質量在昭陽區(qū)25所初中學校中處于中下水平,學校面臨被撤并的困境。在學校修建好后,如何打造一支學習的教師團隊呢?如何將學校辦成一所優(yōu)質的現(xiàn)代教育示范學校呢?如何趁勢而發(fā)、有效突圍?突破口在哪兒?抓手在哪里?是在困境中坐以待斃,還是從困境中奮起?彭澤剛苦苦思索著。他常說:“有了好的廟子,還要有會念經(jīng)的和尚?!痹邙P凰中學推進學校課堂教學模式改革過程中,他的執(zhí)著追求,他變革圖新的精神,他的付出和經(jīng)歷的艱辛都讓人動容。他知道,改革就意味著付出,改革就意味著對原有模式的否定。因此,改革意味著風險,改革需要擔當。課改就是意志的較量,課改需要奉獻,課改更需要魄力。彭澤剛正是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經(jīng)過深入反思與追問,提出了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決定。
當改革的第一聲春雷在鳳凰山下響起,課改就遭到了教師的強烈反對,教研組組長更是集體到校長辦公室表達反對意見。由于受傳統(tǒng)慣性思維的影響,學校領導班子的很多人也持否定意見。2010年5月,學校改革的方案也在職代會上被否決,課改行動被迫擱淺,所有的現(xiàn)實困境都考驗著他對課堂教學改革的意志。
怎么辦?就此退縮,還是繼續(xù)前行?作為校長,彭澤剛選擇了后者?!包S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他憑著這份堅韌不拔的毅力,一直在尋找推動課改的突破口和時機。
2010年7月,云南省教育廳啟動現(xiàn)代教育示范學校創(chuàng)建工程,鳳凰中學是昭陽區(qū)進入該項目的唯一一所農(nóng)村學校,彭澤剛利用這一難得的機遇,巧借東風,課改終于得以破冰前行。他后來感嘆:“機會往往光顧有準備的學校!”
2. 浴火重生,鳳凰涅槃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痹趯W校課改方面,彭澤剛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撤銷教研組,成立學科備課組,重視集體備課;學習山東杜郎口中學,構建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座位由插秧式改為合作小組圍坐式,建立合作學習小組,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實行學案導學;改革課堂教學評價,實行課堂教學跟蹤評價;成立課堂教學評價組。為了推進課改,學校成立了由校長、書記、教學副校長組成的“三人聽課組”,負責全校課堂教學評價。由評教師向評學生轉變,課堂教學評價引領了教師課堂教學的改進。自2010年以來,學校堅持三人同時隨堂推門聽課,平均每人每學期聽課多達180節(jié)。他帶領學校領導班子跟蹤課堂教學,將管理重心下沉到課堂,聚焦課堂;加強教師培訓,提出了“堅持走出去,請進來;校本培訓為主,訪學培訓為輔”的培訓策略。
為了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共同體,自2010年秋季學期起,學校每年派出1~2批教師到教育發(fā)達地區(qū)進行培訓學習。截至目前,已經(jīng)派出130余人到山東杜郎口中學、山東昌樂二中、上海建平中學、武漢二橋中學等名校訪學。目前,學校160名教職員全員參與了由浙江大學承擔的職業(yè)素養(yǎng)提升培訓,迅速提升了學校教師的團隊意識、團隊執(zhí)行力、創(chuàng)造力,極大地改善了教師的溝通能力,自我認識、自我接納的能力。課堂全面實行對外開放,給教師壓力,促進教師改進課堂教學方式。
3. 積極進取,敬業(yè)奉獻
工作以來,彭澤剛以校為家,每天到校最早,一直堅持在學校大門處迎接師生的到來,下午放學后,總是最后一個離開學校。此外,彭澤剛在其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主動化解教師之間的矛盾,善于傾聽教師的意見和建議。教師們都覺得,他是一個聽得進意見的好校長,心里特別踏實,與他在一起特別開心。
為了提升教師的業(yè)務與教育科研能力,他帶頭申報教育科研課題,督促教師開展課題研究,2010年申報的課題有5個獲獎,為此,區(qū)教育局授予鳳凰中學“教育科研先進集體”;2011年,在彭澤剛校長的引導下,學校教師又申報了6個課題,2012年6個課題都結題并獲獎。這些工作既增強了教師的科研能力,又提升了學校的影響力。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他關心愛護學生,經(jīng)常主動深入學生家庭進行家訪,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思想動態(tài),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深受學生及家長愛戴;曾多次深夜護送生病學生到醫(yī)院就診,護送突發(fā)問題的學生回家。彭澤剛常說,關心學生“是我們作為教師應盡的職責和義務”。
由于學校規(guī)模迅速擴大,教師任務繁重,學校一直沒有設置辦公室主任,學校的接待、迎檢,學校圖片、視頻等都由彭澤剛承擔。工作之余,自2006年以來,一直堅持撰寫學校的教育簡訊,編輯成冊,每年度匯編出版,此項工作從不間斷,為學校留下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他在工作中不計個人得失,任勞任怨,為全校師生樹立了榜樣。
他常常資助和關心貧困學生和教師,資助的學生有的順利升入高中,有的已經(jīng)考入大學。自2013年以來,他每年用一部分工資,設立“鳳凰搖籃”優(yōu)秀學生獎勵基金,對鳳凰中學涌現(xiàn)出的優(yōu)秀學生給予表彰獎勵,他的愛深深地激勵著學校的每一位師生。
4. 不斷超越,創(chuàng)造輝煌
彭澤剛校長一直堅守在教學第一線,先后擔任過初中化學、數(shù)學、地理、生物、歷史、道德與法治等學科的教師,他所教班級的學科成績一直保持學校年級第一名。
他在鳳凰中學的課改精神深深地打動了當代著名教育家馮恩洪教授。馮恩洪教授欣然為學校題詞“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辦人民滿意的學?!保⑾群?1次深入鳳凰中學指導。彭澤剛提出了“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育,促進學生差異化發(fā)展”的辦學思想,“快樂學習,差異發(fā)展,著眼未來”的辦學理念。結合課改實踐,他提煉出了“分層教育、分組合作學習、分類(特長)指導”的“三分教育”管理模型。
通過改革,學校形成了“助行課堂”教學流程與規(guī)范。學校推行的課改,將課堂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點燃了教師的激情,成為促進教師成長的舞臺。教師隊伍中研究生學歷的有6人;獲得國家級課賽一等獎的有2人,省級課賽獎勵的教師4人,市級優(yōu)秀獎勵的教師8人,昭陽區(qū)委、區(qū)政府獎勵的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80人,2011年至2014年獲得昭陽區(qū)委、區(qū)政府授予的年度教學質量優(yōu)秀獎勵的教師30人,昭陽區(qū)“教學新秀、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獲獎教師90人。
學校課改也培養(yǎng)了一批學術型、研究型的教師。學校教師組織編寫了《中考檔案·歷史》《火線100天》《名校課堂》《3年中考2年模擬》4套中考復習用書,在全國部分?。▍^(qū))使用。2019年,鳳凰中學“助行課程”系列校本教材《課程綱要》編輯出版;2020年8月,由彭澤剛任主編,歷時五年完成的《助行課程建設與實踐》一書,已由上??萍汲霭嫔绯霭?。
一分汗水,一分收獲。在28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彭澤剛由于業(yè)務能力強,教學成績突出,勤于學習、善于思考、樂于研究、精于管理,多次受到表彰獎勵。
2011—2013年,連續(xù)三年被評為昭陽區(qū)優(yōu)秀校長;2014年獲昭通市學校內涵發(fā)展項目2013—2014年度“優(yōu)秀指導專家”稱號;2013年12月,被聘為昭通市人民政府督學;2014年3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聘為云南省第二屆中小學(幼兒園)督導評估專家;2014年7月,被教育部評選為中小學校長國家級培訓專家?guī)焓着嘤枌<?2013年至今,參加云南省教育廳實施的“云南省未來教育家成長計劃”培訓;2015年6月,被云南省教育廳推評為中國西部“鄉(xiāng)村教育家成長助推計劃”培養(yǎng)對象;2015年8月,昭陽區(qū)委、區(qū)政府授予彭澤剛“昭陽區(qū)名校長”榮譽稱號;2016年9月,被昭通市教育局確定為昭通市首屆名校(園)長彭澤剛學術工作室首席專家;2017年12月,被評為云南省名校長工作坊坊主;2018年,被昭陽區(qū)委、區(qū)政府評為昭陽區(qū)2018年度名校長;2020年,彭澤剛再次被云南省教育督導委員會評選為云南省教育督導評估專家。
在教育實踐中,彭澤剛不斷凝練自己的教育思想,通過鳳凰中學的教育實踐,他的“助行教育”思想已經(jīng)形成,并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助行課程”理念,建構了“助行課程”體系。
三、砥礪前行,做“助行教育”的追夢人
彭澤剛投身教育,嘔心瀝血,始終不忘初心。他帶領學校全體師生,一路風雨,一路跋涉。歷經(jīng)坎坷,體驗了無盡的辛酸,他拾起了教育的責任與擔當;他踐行了“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學校精神。在推行改革過程中,他不畏辛勞、義無反顧,煥發(fā)了師生的生命熱情。正如香港真道書院邱日謙校長為鳳凰中學寫的題詞“以生命燃點生命”一樣。他通過課堂教學改革這個支點,撬動了學校的整體變革,全面推動了學校內涵發(fā)展。他常說:“我將懷揣夢想,不忘初心,扎根三尺講壇,繼續(xù)探尋適合學生教育之道,為學在昭陽而奮斗?!边@正是他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的魅力所在。
◇責任編輯 晏祥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