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堯
【摘 要】鈉與溶液反應實質課本上解釋是先與水電離的氫離子反應,我們通過實驗,證明鈉是與溶劑水本身反應。鈉和溶液的反應是人教版化學必修1第三章第一節(jié)中的重要實驗,這個實驗不僅在本章非常重要,在整個高中階段也非常重要,是每年高考試題的熱點。同時,鈉與溶液反應的實質對學生而言也是一個比較困擾的問題。因此,我們設計了以下實驗對其進行探究。
【關鍵詞】鈉與溶液;實驗;反應
一、問題的提出
在一些權威的教輔資料(如教材完全解讀)上明確說明:當鈉與酸、水溶液反應時,是在和溶液中的氫離子反應。故氫離子的濃度越高,其反應越劇烈。從所學的知識可知,氧化性:銅離子>氫離子。如果鈉與溶液反應的實質是在和溶液中的氫離子反應,那么鈉和硫酸銅溶液反應應優(yōu)先置換出銅單質。而書本上說明: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不能夠置換出單質銅,而是會優(yōu)先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生成的氫氧化鈉再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這兩種說法與所學知識存在矛盾。故此次實驗,我們要探究鈉與溶液反應的實質:是在和水本身反應還是在和水中的氫離子反應。
二、實驗儀器與藥品
實驗儀器:燒杯、玻璃棒、濾紙、表面皿、試管架、量筒、膠頭滴管、鑷子、小刀
藥品:鹽酸、氫氧化鈉、蒸餾水、鈉單質
三、實驗步驟
(一)鈉與酸堿溶液反應實質探究
1.鈉與不同濃度的鹽酸溶液反應:在四只燒杯中分別加入50ml的蒸餾水、0.01mol/L HCl、0.1mol/L HCl、1mol/L HCl,然后再將四塊大小相同的鈉一起投入水中,觀察其實驗現(xiàn)象;
2.鈉與不同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在四只燒杯中分別加入50ml的蒸餾水、0.01mol/L NaOH、0.1mol/L NaOH、1mol/L NaOH,然后再將四塊大小相同的鈉一起投入水中;
3.鈉與不同濃度的鹽酸、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在五只燒杯中分別加入0.1mol/L HCl、1mol/L HCl 、50ml的蒸餾水、0.1mol/L NaOH、1mol/L NaOH,然后再將四塊大小相同的鈉一起投入水中。
(二)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實質探究
鈉與不同濃度硫酸銅反應:在四只燒杯中分別加入50ml 0.01mol/L CuSO4、0.1mol/L CuSO4、1mol/L CuSO4,然后再將四塊大小相同的鈉一起投入水中。
四、實驗數(shù)據(jù)
(一)鈉與不同濃度鹽酸溶液反應速率快慢的比較
從教材完全解讀可以知道,鈉與水反應的實質是與氫離子的反應,氫離子的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反應越劇烈,所以隨鹽酸濃度的增加,其反應速率越快。但實驗結果卻出乎意料,從表1中可以看出,鈉與不同濃度的鹽酸反應的反應速率并無明顯的差別,幾乎一致。我們大膽的猜測鈉與溶液反應并不是鈉與溶液的氫離子反應,而是鈉直接與溶劑水反應。為了論證我們的猜想,我們將鈉分別置于不同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二)鈉與不同濃度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速率快慢的比較
由水離子積常數(shù)可知:氫氧化鈉溶液的溶度越大,水電離出來的氫離子濃度越小,鈉與其反應的速率應越慢。但從表2可以看出,鈉與不同濃度的氫氧化鈉反應速率基本一致。由此進一步論證了鈉不是與溶液中的氫離子反應,而是在與溶劑水本身反應。我們決定再將酸、水、堿放在一起進行比較,來更明顯準確的證明我的猜想。
(三)鈉與不同濃度鹽酸、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速率快慢的比較
由水離子積常數(shù)可知:酸、堿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差高達10^8,然而從表3中可以看出,其反應速率仍沒有明顯差別。通過上面的一系列實驗,可證明:鈉不是在與溶液中的氫離子反應,而是在與溶劑本身反應。
(四)鈉與硫酸銅反應的探究
從表4中可以看出,其實驗結果與教材上描述一致,鈉并沒有置換出單質銅,而是與溶劑水反應后生成的氫氧化鈉使得銅離子沉淀,生成氫氧化銅,鈉與水反應放出的熱使得硫酸銅分解生成黑色的氧化銅粉末。
鈉與1mol/L的硫酸銅反應比我們預料中的劇烈。我們猜測是因為銅離子濃度較高時,鈉與水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鈉使得銅離子迅速沉淀,溶液中迅速出現(xiàn)了大量氫氧化銅固體沉淀,由于固體導熱較慢,鈉與水反應放出的熱放不出去,液體表面溫度迅速升高,達到了氫氣的燃點,故在硫酸銅溶液濃度為1mol/L時出現(xiàn)鈉燃燒、爆炸的現(xiàn)象。
五、結束語
鈉與溶液反應的實質是在和溶劑水本身反應,而不是在和水電離出來的氫離子反應。無論溶質是酸、是堿還是硫酸銅,都不會影響鈉與水反應的速率。
由此能夠說明:教輔資料中的觀點:鈉與酸反應劇烈程度大于水、鈉與酸反應的實質是與酸中的氫離子反應有誤。
六、反思與評價
(一)天氣對實驗的影響
我們發(fā)現(xiàn)在雨天或是雨后,空氣過于潮濕,鈉與空氣中的水分有較為明顯的反應,即鈉表面有氣泡冒出,如圖1所示。因此在空氣濕度比較大時,不宜進行實驗。
(二)將鈉轉移到反應容器內遭遇的困境
如果用鑷子一個一個的夾取鈉,那么每個鈉進入燒杯內的反應時間不一致,就無法比較反應的快慢。所以我們采用玻璃棒趕鈉的方法,能夠一次將所有鈉同時趕到反應容器內。但在后面的實驗發(fā)現(xiàn)當天氣有點潮濕時,用玻璃棒趕鈉的方法不適用,因此我們想了用針頭固定鈉,再將其放入溶液中的辦法。
(三)個人問題
由于我是第一次接觸實驗室里的正規(guī)化學實驗,不同于家中的“隨手玩玩” 實驗室中操作要求規(guī)范嚴謹,所以在操作過程中犯了很多錯誤,比如切鈉時多次不能剝離鈉的氧化層、配制溶液時膠頭滴管使用方式不正確等等。
評價:
科學探索就是如此,在不斷的探索和嘗試中追尋真理??茖W容許犯錯,正是在不斷的犯錯過程中不斷地接近事物的本質。在嚴謹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中,我在不斷地犯錯,也在不斷地規(guī)范、不斷地進步。相比于考試時遭遇的理論上的實驗操作知識,就是死記硬背,考試時也能得分。然而實際操作不能是死記硬背,而要靈活多變,實踐時會遭遇種種困難,都需要扎實的基礎、發(fā)散的思維才能摸索出解決困難的方法。所以,或許在實驗規(guī)范要求、實驗效果上,我不能算是成功的,但是在學習實驗技能、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上,我絕對是獲益匪淺。正是這種持之以恒、敢于專研的能力,使得我在學習中不斷進步。(實驗指導老師:汪莉芬)
【參考文獻】
[1]陶都,毛芳芳,劉夢琴,劉文靜,任晶.實驗教學中化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探討——以“鈉與水反應”為例[J].山東化工,2020,49(09):200-201.
[2]王秀芬.高中化學實驗中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20(01):178.
[3]丁培桓.生活化視角下的高中化學實驗學習分析[J].學周刊,2019(06):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