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鴻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化推進,語文學科教學中教師越來越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不僅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認識到提高學生文學鑒賞能力對發(fā)展學生能力的重要作用,采取多樣化途徑實現(xiàn)這一目標。文章分析了初中語文教學中文學作品鑒賞發(fā)展的現(xiàn)狀,論述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文學鑒賞能力的意義,重點分析初中語文教學提高學生文學鑒賞能力的途徑。
關鍵詞:初中語文;文字鑒賞能力;提高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8-007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8.038
就初中語文教學分析,文學鑒賞屬于技能性的訓練內容,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強化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的力度,這主要是根據(jù)語文學科的素質教育與學科素養(yǎng)決定的。近年來我國教育理念不斷更新,對學生文學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屬于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一部分,學生文學鑒賞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推動學生人文素質的發(fā)展,有利于幫助學生健全性格以及塑造靈魂,促進學生形成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提高其審美情趣[1]。此外,學生文學鑒賞能力提高的同時自身思路會更加開闊,寫作能力會得到相應的提高,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當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文學鑒賞能力后,就可以自主地通過閱讀把握作品的情感變化,了解作者的生活態(tài)度。因此,廣大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文學作品鑒賞發(fā)展現(xiàn)狀
(一)教學主體定位模糊
雖然全國范圍內已經推廣并實踐了素質教育,但是根據(jù)實際的教學現(xiàn)狀可知,當前階段國內大多數(shù)地區(qū)中學生仍然面臨嚴峻的升學競爭。部分地區(qū)教師在課堂上為了完成教育目標,在教學中不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影響,很難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同時,教師在教學中過于強調課本權威,不重視學生自主體驗與自我感知,這并不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個性。
(二)師生互動效果不理想
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鑒賞文學作品時,要突出學生活動主體的角色及定位,主動與學生互動交流,強化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然而從實際的教學中可知,仍然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并不重視文學作品鑒賞教學,師生之間在課堂上沒有形成有效的互動,教師采取了機械式教學的與練習。雖然從表面上看,學生是理清了文學作品結構,但就某種程度來說破壞了文學作品的朦朧美。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文學鑒賞能力的意義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我國大部分教師深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比較常用的方法是三段式,從某種程度分析,雖然學生寫作成績提高了,卻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與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甚至還會使學生在學習中感覺枯燥無味,降低其學習熱情。教師培養(yǎng)學生文學鑒賞能力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閱讀與語文之美,從而主動領會各種各樣的寫作技巧,強化學生對寫作材料的搜集,促進其提高寫作能力。
(二)發(fā)散學生思維,提高其語文學習能力
在鑒賞文學作品時需要學生深入分析作品的語言描寫、創(chuàng)作風格、人物思想、主題思想以及場景描寫等多個方面,強化學生對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2]。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逐步得到發(fā)散,學生的獨立分析、自主思考與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與語文素養(yǎng),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陶冶學生情操,拓寬學生視野
就初中文學作品鑒賞這部分教學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將文學作品從一個整體分為幾個部分,之后從結構、主題思想以及情節(jié)發(fā)展等方面給學生逐一解讀文本內容,并沒有深入研讀文本,使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時無法獲得意境感知、情感感知等內在美的感受。教師培養(yǎng)學生文學鑒賞能力有利于學生在自主閱讀中仔細品味文學作品中包含的文化內涵與情感,使其在學習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熏陶,讓其體會閱讀的樂趣,使其主動閱讀,拓寬其視野。
(四)完善學生寫作涵養(yǎng),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語文學科教學中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教學重點,教師引導學生鑒賞文學作品時應深入分析文本中的景物、人物特點以及其他藝術形象的描寫,使學生在學習中逐步積累相應的鑒賞知識與技巧,提高學生獨立分析、獨立思考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學習中強化表達能力,逐步完善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提高其語文綜合能力。
三、初中語文教學提高學生文學鑒賞能力的途徑
(一)制訂符合初中生的閱讀計劃
不同年齡段學生的閱讀能力與閱讀水平不同,教師要想做出與初中生能力水平相符合的計劃,必須分階段制訂相關的閱讀計劃,這些計劃可以是學生獨立制訂,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制訂[3]。總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恰當?shù)刂更c學生,在指點過程中以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心智模式為基礎,以學生結構特點與年齡特點為基礎為學生制訂針對性的閱讀計劃,比如七年級的閱讀主要以趣味性與童話為主,教師要以選擇適合學生理解的短篇課外讀物或文集為主,使學生在學習中積累各種體裁文章的知識;八年級主要閱讀科學類、說明文、經典散文類文章,引導學生主動構建實用性較強的文章格式與讀寫知識體系,使學生在學習中自主地將積累的知識應用于寫作,提高學生處理信息以及輸出信息的能力;九年級主要是以提高學生對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以及世界文化多元視角的認同為主,促進學生在學習中了解并掌握深厚的文化內涵,豐富學生的人生感悟,加強其閱讀體驗。
(二)增強課堂上師生互動
好的課堂互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初中階段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可高效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活動,使其合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理解文學作品的內涵與主旨。教師要以此為基礎強化師生間的互動交流,逐步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與自我學習能力。教師在文學作品鑒賞中要深入挖掘語文教材的優(yōu)秀篇章,使學生在鑒賞文學作品中不斷提高自身審美體驗、認知體驗以及情感體驗。比如在學習《木蘭詩》這篇文章時,教師可提出互動問題:“文章中哪些句子表現(xiàn)出木蘭替父從軍前的內心情感?”結合這篇文章中具有啟發(fā)及互動的句子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學生在鑒賞文學作品中可以融合作品中的情境與情感,從而明確環(huán)境烘托下表達的人物的情感,起到提高學生鑒賞能力的作用。
(三)引導學生主動與他人交流
文學鑒賞是一種主觀性的體驗活動,不同的人生活閱歷、知識積累以及思想情感等方面均有一定差異,因此不同的人在鑒賞同一個作品時角度也會不一樣,鑒賞的結果具有較大差異[4]。每個個體都有一定的差距,在鑒賞文學作品時也會存在一定偏差甚至是不到位的問題。學生要想獲得更加豐富的鑒賞感受,必須全面提高鑒賞能力,要主動與教師、同學、家長交流。部分學生剛開始閱讀一篇文章時可能會感到索然無味、平淡無奇,但是讀了其他人的閱讀評價后再去鑒賞作品,則容易發(fā)現(xiàn)文章中的妙處與深意,體會文章中被自己忽略的精彩部分。可見,教師要主動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大量閱讀優(yōu)秀的鑒賞文章,學生要主動與他人交流自己在閱讀中的心得,從而達到觸類旁通之效。當然,在鑒賞別人的鑒賞文章或與別人交流時,不要盲目照搬別人的想法,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四)加強課外閱讀訓練
要想達到培養(yǎng)學生文學鑒賞能力的目標,必須要有足夠的知識積累與閱讀經驗。新課程標準已經規(guī)定了初中生的必讀書目,且在考查中也有所體現(xiàn),這就給學生課外閱讀提供了諸多保障。除了這些必讀書目之外,還要讓學生閱讀規(guī)定之外的文學作品[5]。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學生實際情況為基礎,給學生推薦適合初中生閱讀的文學作品,使其在閱讀中得到熏陶。使學生在課外閱讀環(huán)節(jié)不斷拓寬自身的視野,提高鑒賞能力。教師要注意在讓學生鑒賞文學作品前,要深入講解文學作品的知識,使學生掌握這些基本的文學知識;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多閱讀課外書籍,從中積累更多的課外知識,逐步提高學生的文學知識儲備量及語言感受力;鼓勵學生主動閱讀文章,增強學生的語感與文章感受力。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積累才能達到質的飛躍。此外,教師要主動給學生介紹更多文學作品的題材,增強其對各種題材的了解,逐步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只有各種需要積累的知識量達到一定程度,學生才能在鑒賞文學作品時融合文章體裁、作者信息以及文章背景等信息。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鑒賞能力屬于重要的內容,提高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對其日后學習其他學科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使其能形成較強的感受力與較高的領悟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與寫作水平,無論是對學生學習還是成長均具有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由此可見,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文學鑒賞能力,促進學生文學鑒賞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陳君.初中語文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J].文學教育(中),2014(4):110.
[2]楊敏華.初中語文教學提高學生文學鑒賞能力的途徑探究[J].新作文:教研, 2019(6):193.
[3]戚寶雅.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4(16):64.
[4]李慶豐.對初中語文教學中文學作品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分析[J].讀寫算(教研版),2014(24):287.
[5]高小穎.初中語文教學中文學作品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教育,2015(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