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對我非常好,可是,有些事也會讓我覺得她對我不好。
我想對我奶奶說的第一件事是:奶奶,我知道你喜歡打牌,可是,我希望你打牌的時候也能認真地聽我說話,不要我一句話說半天了,你都不回答我,還問我說的是什么。
第二件事就是,在我們倆每天早上起床、中午吃飯和晚上睡覺之前的這三個電話中,你好像每一次都希望我趕快掛電話,我希望你不要這樣,因為我想你才給你打這三個電話的。我知道你怕話費用完,可是我每天打三個電話應該不會把話費用完吧,而且時間又不是很長。
這就是我想對奶奶說的話。(芊芊)
親愛的芊芊:
看完你對奶奶的小意見,突然有些百感交集。
我有一個與你同齡的孩子,他也很愛跟我聊天—看見一只可愛的小貓咪,好想去摸摸;有一只流浪狗楚楚可憐地跟著我,心都要化了;快到學校了;已經(jīng)到學校了……每天,他也會給我打好多個電話。
起初,我會溫柔地接通電話,聽他講無窮無盡的“旅途”小插曲。我知道,他的同齡人大多有家長接送,獨自上路的他忐忑、孤獨,更有些失落,他或許想通過打電話來掩飾這些情緒,向伙伴們證明自己一樣備受疼愛。但日子久了,這樣的頻率真的會讓人崩潰,因為成年人的世界里也有很多的不易。
有時候工作正忙,正需要集中注意力,手機響了;有時候正開會,不能干擾別人,手機開始震動;而有時候,只是因為疲憊或沮喪,想擁有哪怕片刻的安靜……
其實,大人經(jīng)常比孩子還脆弱,有很多的煩惱無人傾訴,無處排解,也無法逃避。我們不是不愛孩子,而是真的無力承擔所有,因而表現(xiàn)出不耐煩甚至暴躁。
心理學家說,每個人都在向這個世界索要回應。然而在感情中,如果只是索取,難免會失望。想要得到更多,可以“以退為進”。
曾經(jīng),我在崩潰中對孩子說:“能讓我自己安靜地待一會兒嗎?”出乎意料地,孩子拍拍我的肩膀說:“好,有事隨時喊我?!蹦且豢陶娴姆浅V斡?。
你說奶奶對你非常好,只是有時候讓你覺得不太滿意。我想,她比我有耐心。你可以試著在某一天克制自己,不要打電話,她一定會發(fā)現(xiàn)你的“異?!保鲃觼碚夷阏勑?。在那個時候說一句暖心的話,比如“我想讓你多休息一會兒”,效果一定事半功倍。被孩子治愈的大人,往往擁有更多愛的能量。
試試看吧,付出也是一種收獲。
李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