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滅火技術是撲救森林火災的前提,常用的滅火技術主要有以風滅火、以水滅火、化學滅火、火攻滅火和明隔滅火。這些滅火技術在長期的滅火實踐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以風滅火就是利用風力滅火機產(chǎn)生的高速氣流將地面蔓延的林火和可燃物分離,同時風力滅火機產(chǎn)生的高速氣流稀釋空氣,帶走部分熱量,從而使火熄滅的一種滅火方法。
適用范圍及應用:
風力滅火機只適用于撲救中低強度的地表火,對于樹冠火、地下火不適用。
直接滅火技術:
1.火焰高度小于1.5m,火場風速小于4 級的情況下,可直接用高速強風進行滅火。
2.火焰高度大于1.5m小于2.0m,高速氣流控制不住火勢時,可同時利用風力滅火機本身具有的噴水霧裝置施行噴水霧滅火,使含有水霧的高速空氣流直接噴向燃燒物,降低環(huán)境溫度,達到滅火目的;也可利用多機配合協(xié)同的方式實施滅火。
編配滅火技術:
1.單機應用技術?;鹧娓叨仍?.5m以下,可燃物水平分布均勻,火勢發(fā)展穩(wěn)定的火線,可用1臺滅火機作業(yè)。
2.雙機應用技術?;鹧娓叨仍?m以下,可燃物水平分布不均勻,火勢發(fā)展不穩(wěn)定的火線,可用2臺滅火機作業(yè)。
3.多機應用技術?;鹧娓叨仍?.5m以上,可燃物水平分布不均勻,火勢發(fā)展不穩(wěn)定的火線,可用3臺以上滅火機作業(yè)。
以水滅火就是利用水泵、水槍、飛機灑水、吊桶灑水和人工催化降水等將水噴灑在燃燒的可燃物上,迅速吸收可燃物熱量和阻隔氧氣,從而使火熄滅的一種滅火方法。以水滅火是最有效、最徹底、最安全的滅火方式。
適用范圍及應用:
以水滅火主要適用于火場附近有水源,如河流、湖泊、小溪、小水泡、沼澤、水庫、貯水池等,水源離火場距離遠時,也可根據(jù)需要采取水車輸水和接力輸水的方法,適用于各種強度地表火、樹冠火和地下火。
單泵架設:
主要用于小火場,水源近和初發(fā)階段的火場??稍谛∠?、河流、小水泡、湖泊、沼澤等水源邊緣架設一臺水泵向火場輸水滅火。
接力泵架設:
主要用于大火場,水源離火場距離遠,輸水距離長及水壓不足時,可根據(jù)需要在鋪設的水帶線合適的位置上架設水泵,來增加水的壓力和輸水距離。通常情況下,一條水帶線的不同位置上,可同時架設3-5臺水泵進行接力輸水。
并聯(lián)泵架設:
主要用于輸水量不足時,在同一水源或兩個不同水源各架設一臺水泵,用一個“Y ”形分水器把兩臺水泵的輸水帶連接在一起,把水輸入到主輸水帶,增加輸水量。
并聯(lián)接力泵架設:
主要用于輸水距離遠,水壓與水量同時不足時,可在架設并聯(lián)泵的基礎上在水帶線的不同位置架設若干臺水泵進行接力輸水。
化學滅火就是利用飛機和噴霧機具裝載化學滅火藥液,對森林火災實施空中和地面噴灑,阻止火災蔓延或直接撲滅火災的一種滅火方法,它是控制和撲救森林火災的重要技術手段。對于撲救交通不便,地面難以尋找并且短時難以到達的初發(fā)小火,特別是在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的偏遠林區(qū),利用飛機實施化學滅火或阻火,效果非常好好。同時化學長效滅火劑滅火能力強,其效果比以水滅火高5-10倍。
適用范圍及應用:
它適用于撲救地表火、樹冠火和地下火。使用化學滅火劑即可以直接滅火,又可以用于開設防火隔離帶?;瘜W滅火彈可用于直接熄滅明火或壓制火勢。
化學滅火原理:
化學藥劑滅火和阻滯火作用的機理,主要有覆蓋理論、熱吸收理論、稀釋氣體理論、化學阻燃理論、鹵化物滅火機理等。
化學滅火方法:
化學滅火藥劑的使用方法從手段上可分為直接滅火和間接滅火,從技術上又可分為航空滅火和地面滅火。
人工增雨:
人工降雨就是利用適合的天氣條件,加以人為促進措施,使云層能夠產(chǎn)生降水,達到滅火的目的。利用有云較合適的天氣條件,用飛機在空中播撒藥品或利用高炮、火箭發(fā)射降雨催化劑,促使云層中出現(xiàn)冰晶,達到降雨的效果。在高山等有利地形進行地面噴灑化學催化藥品也能收到降雨的效果。
火攻滅火是指在火線前方一定的位置,通過人工點燒的方法燒出一條火線,在人為控制下使這條火線向火場方向蔓延,并形成隔離帶,從而控制火勢蔓延和撲滅林火的一種方法?;鸸缁鹁哂袦缁鹚俣瓤?,滅火效果好、省時、省力、安全的特點。主要有帶狀點燒、梯狀點燒、垂直點燒、直角梳妝點燒和封閉式點燒五種方法。
適用范圍及應用:
1.用直接滅火法難以撲救的高強度地表火或樹冠火;
2.林密且可燃物載量大,滅火人員無法實施直接滅火的地段;
3.有可利用的自然依托,如鐵路、公路、河流等;
4.在沒有可利用的自然依托時,可開設人工阻火線作為依托;
5.在可燃物載量少的地段采取直接點火,撲滅外線火。
在滅火實戰(zhàn)中要結合火場周圍條件,例如可燃物的因素、氣象條件及地形條件采取不同的點火方法。
阻隔滅火是指利用自然依托、人工開設依托或其他手段,在林火蔓延前方,點放迎面火或開設隔離帶攔截林火的一種間接滅火方法。主要包括人工阻隔、爆破阻隔、機械阻隔3種方法。
適用范圍及應用:
人工阻隔:
人工阻隔是指利用自然依托阻隔、手工具開設依托阻隔及爆破阻隔等手段進行間接滅火的方法。在撲救林火過程中,如果在林火蔓延前方有可利用的自然依托時,應沿著依托內(nèi)側邊緣點放迎面火,燒除依托和林火之間的可燃物,使林火蔓延前方出現(xiàn)一條有一定寬度的無可燃物區(qū)域,阻止林火繼續(xù)蔓延。沒有可以利用的依托時可人工開設依托進行阻隔。人工阻隔包括利用依托阻隔和人工開設依托進行阻隔兩種。
爆破阻隔:
爆破阻隔是指利用滅火索的爆炸,在火線前方炸出一條無可燃物區(qū)域并以此為依托進行點燒滅火的方法。在原始森林使用滅火索開設阻火線,撲救地下火是現(xiàn)階段各種阻隔滅火手段中,滅火速度最快、投入力量最少、滅火效果最好、操作最簡單、資金投入最少的一種有效的方法。它要比人工用手工具開設阻火線的速度高20 倍以上,比用推土機開設阻火線的速度高10倍以上。
機械阻隔:
機械阻隔是指利用推土機、森林消防車等機械設備采取特殊的技術方式進行滅火。機械阻隔具有投入力量少、操作簡單、能長期使用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