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晗
日劇里常常會分析一些人類內(nèi)心瑣細的情感,比如說,當事情不如人意時,常常會找一個人來責怪。作為處理方式,這背后是怎樣的心理,真正氣的又是什么呢?
《戀途未卜》中高中生乾和臣因為哥哥離家出走追尋自己的夢想而感到莫大壓力這樣父母就會把期望完全放在自己身上,他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只能默默承受,失去了自我的夢想。后來有一天,他突然想通了,覺得把生活中的不滿一股腦怪到哥哥身上,不過是一種無能的逃避,是對自己沒有勇氣追尋夢想的逃避。他決定跟在外面追夢的哥哥說聲“加油”,然后卸下負擔,認真做自己。
把自己的懶散、無能、沒有夢想怪到某個具體的人和事上,是常見的心理。怪原生家庭,怪某種疾病,怪身邊的人,怪人生際遇……我們有時會為一點小事一遍一遍數(shù)落別人,只為了讓自己心里好受些。其實,真的怪那個人嗎?自己心里明白,其實不是的。
有時候,親人有表面上的“壞”,恰恰給了自己“作惡”的借口?!东F醫(yī)杜立德》里,順平的父親是獸醫(yī)權(quán)威,他想要兒子將來繼承自己的衣缽,給他施加了很大壓力。順平不想學獸醫(yī),想對抗父親又無能為力,表面上是認真學習的優(yōu)等生,卻在不知不覺中心靈變得有些扭曲,通過傷害流浪狗和野鴨來發(fā)泄心中的憤懣。被人發(fā)現(xiàn)了這些糟糕的行為之后,他辯解說是由于父親的緣故,讓他變得討厭動物,父親為了保證手術(shù)的成功率,總提倡給治療風險大的動物安樂死,是個冷血的人。
這時,一旁的鳥取健一醫(yī)生并沒有因此憐憫順平,而是客觀地說了句公道話:“傷害動物的是你,不要把自己的錯誤推到別人身上。你父親作為獸醫(yī),曾經(jīng)救了無數(shù)動物的命,他跟你不一樣。犯錯的是你,需要反思和為此事負責的也是你?!?/p>
順平后來醒悟了,愿意為自己犯的錯負責。但現(xiàn)實中很少有人能真正去反思:畫地為牢讓自己陷入怪圈的,都是自己。不肯承認,是因為不敢面對殘酷的真相,只要表面上的理由說得過去,或者是對方也心存著某種愧疚,那就怪他、批評他好了,自己什么都不需要改變。
意識到這一點,看到這種思維背后的邏輯,才能既不被別人的抱怨牽制,也不為自己的停滯不前找借口。把自己從怨氣中釋放出來,反而更能看清對方真正的需求,有助于解決問題,繼續(xù)前行。
有一陣媽媽身體不好,由于疫情緣故我也沒法回老家去時,爸爸總是表現(xiàn)得很憤懣,視頻聊天時常抱怨,抱怨我沒有多關(guān)心他們一些。抱怨親戚漠不關(guān)心,也不來探望一下。
被爸爸數(shù)落后,我先是被他發(fā)派來的內(nèi)疚感籠罩住,接著有些煩躁無力,等到后面平靜下來,才有能量進行分析:爸爸的抱怨只是表面現(xiàn)象,他應該是出于面對妻子生病的恐懼和無力感,希望有人來幫助自己。即使幫不上大忙,一起說說話緩和一下內(nèi)心的焦躁也好,此刻卻沒有人在身邊可以依靠,只能自己面對和處理生活中的變故。這種對自己無能的憤怒和痛苦,外化出來,變成對旁人的抱怨。
看清了這一點后,我不怪爸爸,也不再怪自己,不糾結(jié)于是非對錯,而是盡量多跟他說話,給他情感上的支持。我們生活在世界上,總是需要別人的支持和撫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