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陽
五月前,我應朋友邀約,一同前往山東臨沂爬沂蒙山。早就聽聞臨沂好風光,果不其然,這里不僅風景秀麗,連美食也帶著山東美好風光醞釀出的獨特風味。臨沂煎餅、沂蒙光棍雞,光聽名字就讓我興致大起。尤其是臨沂糝湯,算是我此行的最大收獲。
清晨,天蒙蒙亮,朋友就把我拉起來,說帶我去喝地方特色的“肉粥”。我跟著他馬不停蹄地趕到店前,只見不大的門店上寫著“于家糝館”,我隨口而出“于家shen館”,卻把朋友惹得大笑。原來,糝在臨沂方言中讀“sa”,二聲或四聲。店前已經(jīng)排了很長的隊,門口鐵鍋里面熱氣直往外冒,糝館外面梧桐樹下擺了十幾張小方桌,數(shù)十張矮板凳、小馬扎上坐滿了人。
我驚訝于這是什么人間美味,口水止不住地往外流。不一會,朋友端起糝湯向我走來。我趕緊用勺子攪一攪,細品一口,肉味十足,湯味醇厚,麥仁嫩滑爽口,一碗下肚,饑餓頓消。喝一口糝湯,吃一口油條,幸福感油然而生。
朋友介紹,糝湯這名有兩個出處。一是與乾隆南巡有關。他下江南途經(jīng)臨沂,想品品當?shù)氐拿?,當?shù)毓賳T將臨沂的牛肉粥湯獻了上來。乾隆嘗了這碗獨特的肉粥湯,大加贊賞,問了一句:“這是啥(糝)?”地方官員因皇帝金口玉言,忙點頭:“這是啥(糝),這是啥(糝)?!币虼耍熳拥碾S口一問就為這道美食定了名。
二是與王羲之有關。據(jù)說,一對窮困潦倒的夫婦想報答王羲之曾給予過的恩情,把家中留著下蛋的唯一一只母雞殺了燉湯,并在湯里加了米和一些普通的驅寒的中草藥。夫婦倆本想把雞煮得爛一些,可看火的丈夫睡著了,湯被燜煮了一整夜,煮成了褐色的雞湯,無奈就這么送給了王羲之。王羲之喝后,頓時神清氣爽,病好了大半,一時興起,隨手提筆寫下“米參”二字,意思是米中人參。后來,大家就把米參二字組合了一下,便有了“糝”。其實,不管是哪種說法,“糝”本來的意思就是用肉做成的湯羹,這也是臨沂糝湯的精髓之處。
《禮記·內(nèi)則》稱:“糝,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與稻米二,肉一,合以為餌,煎之。”在臨沂,糝湯多用牛肉和麥仁等原料,經(jīng)多道工序制成。制糝工藝非常講究,一般經(jīng)選料、制湯、成糝三步完成。熬大骨湯是最重要、最關鍵、最費工夫的一環(huán),需要上好的腿骨作為原料?!霸钌弦欢ㄒ么箬F鍋,鐵鍋上扣著一個和鍋口一樣粗的無底大灰缸。當然,鐵鍋和缸的接縫要密封好。做糝用的鍋蓋要用柏樹木做,用柴火灶燒湯時一定要選用果樹木,這樣做出來的糝湯才是最地道的?!庇诩壹R館的店老板見我喝得盡興,忙不迭地加入了我們的聊天中。
在臨沂,一碗地道糝湯必有四大講究,即熱、辣、香、肥。剛剛出鍋的糝,先嘗到的是一股姜味,不吃姜的人可能開始會有點不適應,但細細品味,就會感受到骨頭湯的醇厚絲滑,還有一點淡淡的中藥味。如今,為了迎合廣大吃貨的口味,很多店鋪還研發(fā)出了專為素食主義者準備的純素糝湯。
作為一個南方人,我對于糝湯也是入口難忘,那是人生中一種難言的美妙滋味。
(編輯 邢多多 1048572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