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秋菊
(莘縣農業(yè)農村局 山東莘縣252400)
山東莘縣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實現(xiàn)新突破,瓜、菜、菌播種面積達到100 萬畝,總產值達550 多萬噸。 莘縣被評為國家級農業(yè)科技園區(qū)、 被中國蔬菜流通協(xié)會命名為“中國蔬菜第一縣”。 為適應我國經濟突飛發(fā)展及人們不斷提高生活水平的需求, 棚室蔬菜的綠色防控越來越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為此,筆者近幾年就莘縣保護地秋延遲番茄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問題, 經過試驗示范總結出一套較為完整的綠色防控技術。
目前莘縣設施番茄從品種上分, 有大果番茄和櫻桃番茄。 大番茄根據(jù)顏色不同又分為大紅果和粉紅果;從茬口上分,有早春茬、越夏茬、秋延遲和越冬茬4 種。 筆者重點以秋延遲茬口番茄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為例進行了介紹。 莘縣秋延遲茬口慣用“早春香瓜+秋延遲番茄”的栽培模式,栽培面積占到全年番茄栽培面積的70%。 一般采用抗病毒品種,大紅果品種有圣尼斯7845、五抗、先正達凱撒、海澤拉戴維森等,粉果品種有海澤拉羅拉和芬迪等。 大拱棚6 月上旬育苗,7 月上旬定植,9 月中下旬開始收獲,11 月上中旬拔秧,畝產5 000 kg 左右;冬暖式棚6 月中旬育苗,7 月中下旬定值,10 月初開始收獲,第 2 年 1 月拔秧,畝產 7 500~10 000 kg。
莘縣棚室番茄常發(fā)生的病蟲害有番茄病毒病、晚疫病、葉斑病、青枯病、灰霉病、潰瘍病、根結線蟲、白粉虱、煙粉虱、甜菜夜蛾等。
工廠標準化培育壯苗+高溫悶棚+施用淡紫擬青霉生物菌防治線蟲+配方施肥、 增施有機肥和硅肥+滴灌+地膜+無滴棚膜+蘇云金桿菌、 氯蟲苯甲酰胺+氨基寡糖素提高植株抗性+香菇多糖、寧南霉素防治病毒+春雷霉素、 中生菌素防治細菌+吡唑醚菌酯等防治真菌。
核心示范區(qū)綠色防控主推技術到位率在90%以上,綜合防治效果達到95%,示范區(qū)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50%以上,畝防治成本平均下降10%,危害損失率控制在10%以內。
根據(jù)當?shù)夭∠x發(fā)生情況因地制宜選擇抗耐病品種,主要抗TY 病毒、灰霉病、葉霉病、灰葉斑病等病害。種子不能攜帶種傳病毒TMV、ToMV。大紅果品種可選用圣尼斯7845、五抗、先正達凱撒、海澤拉戴維森等,粉果品種可選用海澤拉羅拉和芬迪等。
穴盤(營養(yǎng)缽)用40%甲醛或0.1%高錳酸鉀溶液噴淋或浸泡消毒。 用55℃溫水浸種10~15 min,當水溫降至30℃時停止攪拌 (使用高效種衣劑進行包衣的種子一般可以直接播種),預防真菌性病害。 嚴格按照育苗規(guī)程,使用2 次氨基寡糖素防治病蟲害,培育出健康的壯苗。
定植前選晴好天氣, 用百菌清和異丙威煙劑對棚室消毒,降低病原菌和害蟲基數(shù)。
定植前每畝使用10 億/g 枯草芽孢桿菌+膠凍樣類芽孢桿菌菌劑10 kg,或每畝穴施豐田寶菌肥200 kg,改良土壤生態(tài),預防土傳病害。 如發(fā)生根結線蟲,可用淡紫擬青霉或厚垣輪枝菌2 kg/畝, 混用10 kg 玉米面,定植時穴施混土預防。
保護地可設置黃板誘殺粉虱、蚜蟲、斑潛蠅等害蟲。 方法:在田間懸掛黃色粘蟲板,掛在高于植株頂部 30 cm 的地方,每畝放 30~40 塊。 保護地設 60 目防蟲網,溫室大棚的通風口用尼龍紗網罩住,防止蚜蟲、粉虱等害蟲進入。
幼苗定植后,結合正常管理用氨基寡糖素1 000 倍噴霧 3 次、灌根處理 1 次,間隔 10 d 后使用1 次,分別在定值后、開花初期、幼果期至采收初期使用。
發(fā)現(xiàn)粉虱成蟲時開始釋放麗蚜小蜂, 一般每畝次放蜂1 萬頭。 單株粉虱成蟲超過5 頭時,可用藥劑防治1 次,壓低基數(shù),1 周后再放蜂。
使用生物農藥防治棉鈴蟲、菜青蟲,在卵孵化盛期用Bt(200 IU/mg)乳劑200 倍液噴霧;使用8%寧南霉素800~1 000 倍液在發(fā)病初期防治病毒??;用2%春雷霉素400 倍液預防番茄葉霉病、 青枯病及其他細菌性病害; 用15%吡唑醚菌酯SC 30~60 g/畝噴霧預防真菌性病害(附表)。
綠色防控示范區(qū)每畝每季共投入成本520 元,其中防蟲網60 元(可使用多年)、粘蟲板40 元、氨基寡糖素60 元、其他藥劑360 元。 比傳統(tǒng)防治區(qū)減少農藥投資100 元,每畝增收150 kg 番茄,并且農殘不超標, 價格高出0.2 元/kg, 按每畝地生產10 000 kg番茄計算, 利用綠色防控技術后每畝比傳統(tǒng)對照區(qū)增收2 100 元。
附表 莘縣保護地秋延遲番茄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措施
示范區(qū)化學農藥的減少,降低了環(huán)境污染,保護了自然界的天敵,促進了生態(tài)平衡。 同時,綠色防控技術的實施,降低了農殘、改善了番茄品質、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實現(xiàn)了農業(yè)增產和農民增收。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在播種期打好種植基礎,抓好土肥良種的優(yōu)化配置,把健身栽培融入全生育期,通過工廠化育苗、高溫悶棚結合使用防蟲網和色板誘殺物理防蟲技術、 釋放天敵技術、植物免疫誘抗技術,以及大力推廣生物制劑和高效低毒低殘留化學藥劑防治病蟲害等, 集成番茄全程綠色防控技術模式, 從而使病蟲害綜合防治效果達到95%,實現(xiàn)農藥減量增效的目的。2020 年全縣新增了農業(yè)標準化綠色防控棚室,現(xiàn)總數(shù)達到89 處,全年共抽檢蔬菜樣品4 580 多個,合格率均為100%。 莘縣棚室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應用, 得到各級領導的好評與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