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回望來路 我心依依
      ——訪《浙江日報》老記者黃云澍

      2021-06-22 01:33:14文_高
      傳媒評論 2021年10期
      關鍵詞:浙江日報稿子工作

      文_高 唯

      黃云澍,1934年11月出生,籍貫江蘇常州。1958年9月畢業(yè)于南京大學中文系,進入浙江日報社工作。先后在《浙江日報》,浙報駐紹興、金華記者站,以及《錢江晚報》工作。上世紀60年代初曾參與創(chuàng)辦《浙江日報》文藝副刊《錢塘江》。1995年1月退休。2013年2月入黨。

      采訪組成員:浙江傳媒研究院 蔣衛(wèi)陽

      浙江日報全媒體編輯中心 高唯

      浙江法制報 胡曉峰 陳騫

      采訪組:黃老,您好。您當了一輩子記者,這次有機會采訪您,非常榮幸。首先請您介紹一下自己的工作經(jīng)歷。

      黃云澍:我與報紙的緣分,已經(jīng)結了六七十年。

      1934年,我出生在江蘇常州農(nóng)村一個很偏僻的地方。我祖父大字不識幾個,卻堅定地認為讀書能改變個人和家庭的命運。他每天早出晚歸,勤勞耕種,一年只休息3天,和我父母一起,先后供養(yǎng)出我們家里4個大學生。

      剛入學時,我作文寫不好,老師把我列為“差典型”。為了提高作文水平,老師教我多看報紙。我看得最多的是《文匯報》,愛看查良錚(穆旦)的文章。我天天看報紙,學習寫作方法。一個學期以后,我的作文水平突飛猛進,全年級第一。老師給我批語:作文好得很!后來我考入南京大學中文系。1958年,我從南大畢業(yè)后,進入浙江日報社工作,是報社第一批非新聞專業(yè)畢業(yè)的大學生。從此,我與報紙的緣分就落實到了《浙江日報》。

      我在報社工作了30多年,其中在編輯部干了20多年、記者站干了10多年,一直到退休,在《浙江日報》《錢江晚報》都待過。

      回首這30多年,如果要給自己打分,我認為只是及格而已,充其量超過分數(shù)線十來分。但這么多年工作,我盡心竭力,毫不馬虎。

      采訪組:您在新聞領域工作了那么多年,哪些作品是您印象比較深的?

      黃云澍:在報社工作了30多年,我寫了大概六七十萬字的各類報道,自己比較滿意的是《茆山頂上的蒼松》這篇通訊。

      這是我進報社寫的第三篇稿子,采訪遂昌縣一位名叫陳香蘭的女烈士的事跡。她是為了不讓突然倒伏的大樹砸中其他村民,毫不猶豫地飛身搶險而壯烈犧牲的。當時沒有高速公路,沒有高鐵,連火車快車都很少。我早晨從杭州出發(fā),坐慢火車到龍游,在龍游住一晚,第二天一早再坐汽車去遂昌。遂昌是山區(qū),當時從龍游到遂昌的公路都是砂石路,汽車要走3小時才能到。

      到了遂昌,考驗才開始,我聽不懂當?shù)胤窖园?!一開始縣里有一位工作人員陪我同去,充當翻譯,但他陪了我半天就有事回去了,可我后面還要采訪好幾天呢!采訪年輕人還好,稍微能聽懂一些,可面對年紀大的采訪對象,我就一句也聽不懂了。怎么辦呢?我有辦法,就讓采訪對象“演”給我看——用他們的動作,用肢體語言,來重現(xiàn)陳香蘭烈士的故事。記得有一位老太太,說到陳香蘭平時膽子也不大的時候,就“梆梆梆”地用手中的棍子敲地,連比帶劃地告訴我,陳香蘭在隊里開完會很晚才回家,因為怕黑,就用隨身帶著的一把開大門的老式鐵鑰匙沿途敲墻,發(fā)出響聲,給自己壯膽。她這樣一比劃,我就明白了,陳香蘭并不是一位膽大潑辣的女同志,但就是這樣一個柔弱女子,在危險面前,卻能奮不顧身保護同伴,甚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就更加難能可貴了。在他們的“表演”中,我似乎回到了陳香蘭犧牲的那一夜。那天晚上,她因公事要出門,外甥女拉著她的手,讓她不要走,要她陪自己,她只好騙外甥女說馬上就回來??烧l想到,這一去,就是永別……

      采訪完,我在村里找了個地方,用完4根蠟燭,連夜寫成初稿。第二天一早,起床后稍作修改,給縣委辦公室審了稿,就趕回了杭州?;氐綀笊?,我又把稿子改了一遍,交給了部主任張秉海。張主任翻了翻,就把稿子放到了抽屜里,沒說任何話。這下我心里打起了鼓:難道稿子被“槍斃”了?

      黃云澍的文章《茆山頂上的蒼松》刊于1958年12月20日《浙江日報》第3版

      等了個把月,1958年的12月20日,稿子突然見報了,占了不小的版面,還配了縣委書記的文章。后來我才知道,那時報社為鼓勵記者寫好稿,正在醞釀評選“紅旗稿”的制度。為了配合這一制度的推出,考慮要用一篇比較好的稿子“打頭陣”,結果選中了我這篇稿子。于是,《茆山頂上的蒼松》成為《浙江日報》第一篇“紅旗稿”。報道還受到了當時省委宣傳部和省委分管宣傳工作的領導的肯定,他們說:“稿子就是要寫得有些文采,這樣群眾才愛看?!边@篇文章后來還被收進浙江省省編中學語文課本,并被改編成連環(huán)畫,這對那時還是年輕記者的我,真是極大的鼓勵和鞭策。

      還有一篇我比較滿意的作品,就是報告文學《電腦廠長》。文章中的廠長,是改革開放初期打破“大鍋飯”的一個典型。他所在的那個30多人的小廠,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造出了微機,這是多么令人振奮的消息!這篇稿子在采訪過程中,因為涉及當時還有爭議的打破“大鍋飯”的問題,也遇到了不少阻力。但是我想,打破“大鍋飯”,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大趨勢,阻擋不了的,因此我堅持跟蹤采訪了個把月,只要這位廠長回到浙江,我就去采訪他。這個廠長可了不得,和卡車司機從深圳一路押貨運到上海去銷售,幾十個小時風塵仆仆也不休息。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浙江企業(yè)家的精神在閃光。這篇報告文學,《人民日報》曾撰文推薦。

      除了新聞報道,我在《浙江日報》以及其他刊物上還發(fā)表過不少報告文學、散文和詩歌。說到這,有一位領導不得不提,那就是當時的總編輯于冠西同志。我詩歌創(chuàng)作的激情被激發(fā)出來,是和他知人善任的領導藝術分不開的。

      有一次,在溫州楠溪江畔,我偶然看到有人用一個水碓在舂米。農(nóng)民用水碓舂米,歷史悠久,充滿生活智慧,我看了很有感觸。當?shù)乩先诉€介紹說,這水碓房當年還是游擊隊出沒的地方。于是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寫了一篇散文詩《水碓房》,寄回給《浙江日報》的《錢塘江》副刊。沒想到還沒到《錢塘江》副刊出刊的日子,這篇散文詩就在其他版面見報了。原來是于冠西同志看了這篇稿子后,覺得好,等不及《錢塘江》副刊出刊的日子,就安排到要聞版刊發(fā)了。后來我又得知他在一次談版會上還專門提到這篇稿子,他說記者下去采訪,不是只能寫已經(jīng)定了的題目,有其他“副產(chǎn)品”,比如像小黃寫的這種有感而發(fā)、又有新意的詩歌,也是不錯的。冠西同志對每個記者身上的閃光點,都能那么敏銳地發(fā)現(xiàn),而且不吝于表揚。他對我的影響很大。我為黨的新聞事業(yè)奮斗一輩子的決心更堅定了。

      采訪組:您1958年就來到報社工作,那時《浙江日報》創(chuàng)刊還不到10年。能不能請您回憶一下,早期報社各方面的條件怎么樣?是不是很艱苦?大家的工作狀態(tài)又如何?

      黃云澍:我剛進報社時被分配到政治組,張秉海同志是政治組主任。我是中文系畢業(yè)的,連新聞導語都不會寫。張主任就對我說:“小黃,你是南大中文系畢業(yè)的,對新聞寫作不熟悉,第一個星期,你就翻報紙?!蔽曳喠艘恢軋蠹埡?,張主任給我派了第一個任務,讓我寫一篇關于人民公社的稿件。我寫不出來,就又去翻了一個星期的報紙,可還是寫不出來。張主任就和我說:“小黃,不為難你了,你出去采訪吧。”

      這是我第一次采訪,去采訪一位退休老工人、老模范,前后去了兩次。稿子我用一個晚上就寫出來了。這也是我的第一篇稿子,題目叫《走過勝利的道路,踏上嶄新的起點》,老編輯給我編好后,登在1958年10月1日《浙江日報》2版頭條位置。

      沒想到我第一次采訪挺順利,卻在采寫第二篇稿子時出了洋相。這次的任務是到海寧去采訪農(nóng)村青年在勞動中產(chǎn)生感情、談戀愛的故事。去了以后,由于我沒注意工作方法,當時大家的觀念又比較保守,一聽說我是來采訪談戀愛的事情的,好多小姑娘就笑著跑開了,躲得遠遠的。說實話,那時我心里真有點著急,擔心自己如果一連幾次都寫不出稿子來,就會被調離《浙江日報》。幸好,我的第三篇文章,就是前面提到的《茆山頂上的蒼松》順利見報。

      一開始,我對報社的夜班工作特別不習慣。上學時,我每天晚上9點多就睡了,可是在報社,晚上9點,正是燈火通明,才開始工作,經(jīng)常要忙到凌晨一兩點鐘,周末、節(jié)假日也要召之即來。但我很快就習慣了。條件雖然艱苦,我的同事們都毫無怨言,樂此不疲。因為在黨報工作,大家都有榮譽感,積極性很高。我孩子五六歲正上幼兒園,周末報社要加班,我就把他送到要好的同事家里。那時大部分編輯、記者都住集體宿舍。我上夜班,孩子不敢一個人睡覺,我也托同事照顧,等半夜下班后再去接回來。有時候出差,就整天把孩子寄放在同事家。那時大家都是這樣的。沒有獎金,也沒有補休,上夜班能吃個夜宵,就很開心了。

      采訪組:您怎么看現(xiàn)在的青年新聞工作者,對他們有什么希望和寄托?

      黃云澍:年輕人是社會前進的動力、國家發(fā)展的未來,我很羨慕他們生活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我們老同志只有向年輕人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我送他們4個字:敬業(yè),奉獻!拿我們那時候的話說,就是要干一行愛一行。我舉個例子,我從記者站調回編輯部后,先在《錢江晚報》干了1年左右,然后到《浙江日報》工交財貿部。對我來說,財貿新聞從未涉足過,我就從頭開始學習,后來在領導的支持下辦了《今日市場》專欄,專門報道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從文化記者轉型財貿記者,我花了兩個多月時間來學習入門知識,第3個月才有了一些成績。后來又搞金融報道,辦了《金融角》專欄,著力宣傳金融對經(jīng)濟和人民群眾生活的促進作用。我?guī)缀踉L遍浙江所有的銀行行長,在他們的支持下,我每個月都有幾篇有特色的金融報道上一版,有的還是頭條。從這個經(jīng)歷中我體會到,當記者,只要肯下功夫,多研究,總會開創(chuàng)出一個新天地。

      猜你喜歡
      浙江日報稿子工作
      凝聚七十載風云 鐫刻永不磨滅的追求——浙江日報報史館側記
      傳媒評論(2019年5期)2019-08-30 03:50:02
      “內容+”,為主流媒體賦能——浙江日報改版的實踐與思考
      傳媒評論(2019年2期)2019-05-20 09:44:02
      打造輿論監(jiān)督“升級版”——從浙江日報《一線調查》說起
      傳媒評論(2018年9期)2018-12-07 00:37:20
      重大主題報道的可視化探索——以浙江日報的實踐為例
      傳媒評論(2018年3期)2018-06-21 08:16:30
      當我收到稿子時,我在干什么
      花火A(2017年10期)2017-10-26 19:59:38
      不工作,爽飛了?
      桃之夭夭B(2017年8期)2017-10-25 14:53:20
      拖稿的各種理由
      淺談如何撰寫電視新聞中消息類的稿子
      新聞傳播(2015年10期)2015-07-18 11:05:39
      我要出艙工作
      再說還有工作忙
      兒童繪本(2015年6期)2015-05-25 17:55:54
      千阳县| 永靖县| 连州市| 平武县| 应用必备| 鄱阳县| 泰宁县| 德庆县| 拉萨市| 格尔木市| 本溪| 沽源县| 五寨县| 瓦房店市| 松原市| 内丘县| 根河市| 古田县| 桐城市| 鞍山市| 台北市| 信宜市| 雅安市| 大悟县| 鹤庆县| 唐河县| 古田县| 甘孜县| 荣成市| 鸡东县| 察哈| 新宁县| 台州市| 伊宁市| 广昌县| 杂多县| 辉县市| 农安县| 鹤庆县| 平凉市| 庆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