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珊珊 哈爾濱市第二醫(yī)院 宋冬晶 建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葛鵬玲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
玉米須性甘、平,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干燥花柱和柱頭,是常用中藥之一,臨床主要用于治療水腫、消渴、痛風及眩暈等,在各項試驗研究中尚未發(fā)現玉米須對人體有急、慢性毒副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有多糖、黃酮、皂苷、甾醇和多酚等[1—3]。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多糖類物質具有降血糖、免疫調節(jié)、抗腫瘤等多種功效活性,且安全無副作用[4—5],近些年研究發(fā)現,多糖類物質對于阿爾茨海默病的抑制也具有積極作用[6—9]。目前,對于多糖的提取研究主要集中在煎煮法、酶解法和超聲波輔助提取法等[10—12],而利用微波—超聲波協(xié)同作用提取多糖的研究報道較少。
微波輔助萃取技術可以加快傳統(tǒng)萃取方法的傳熱傳質過程,利用微波的熱作用使目標產物溶于溶劑,從而達到萃取的目的。微波—超聲波協(xié)同作用就是將超聲波的機械振蕩效應與微波的熱效應相結合,使反應過程中整個體系受熱均勻,加速分子運動,促使分子間氫鍵更容易斷裂[13—14]。利用其協(xié)同作用產生的機械效應、熱效應及空化效應等破壞大分子物質的共價鍵,促進其降解,同時增加溶劑穿透力,加速目標成分進入溶劑,促進提取的進行。目前,該項技術廣泛應用于食品及藥品活性成分的提取[15]。
本文采用微波—超聲波協(xié)同作用提取玉米須多糖,研究了微波功率、反應時間、液料比及微波溫度對玉米須多糖得率的影響。采用響應面設計法優(yōu)化試驗條件,建立回歸模型,旨在提高玉米須多糖的得率,為玉米的綜合利用提供參考。
1.1.1 材料
玉米須,購自當地市場;無水乙醇,分析純,北京化工廠;硫酸,分析純,長春市化學試劑廠;苯酚,分析純,天津華東試劑廠;超純水,電阻率18.2 MΩ·cm,自制。
1.1.2 設備
XO—SM 50型超聲波微波組合系統(tǒng),南京先歐儀器制造有限公司;LG 08 A高速中藥粉碎機,浙江省瑞安市百信藥機器械廠;101 A—1 ET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試驗儀器廠有限公司。
1.2.1 玉米須多糖的提取方法
將玉米須干燥、粉碎后過60目篩。玉米須粉末分散于蒸餾水中浸泡12 h,置于微波—超聲波反應器中,固定超聲波功率25 Hz,設置適當的微波功率、液料比、反應時間及溫度進行提取,過濾,取上清液,用95%乙醇沉淀,將沉淀物冷凍干燥后備用。
1.2.2 玉米須多糖提取單因素試驗
稱取玉米須,按1.2.1方法提取多糖,以玉米須多糖得率(Y)為指標進行單因素試驗分析,因素水平表設計見表1。
表1 單因素試驗因素水平表
1.2.3 玉米須多糖工藝優(yōu)化試驗
根據單因素試驗結果,選取微波功率、反應時間和液料比為自變量,以多糖得率Y為響應值,采用Box—Behnken響應面法設計3因素3水平試驗,見表2,試驗結果擬合為二次回歸方程。
試驗數據采用SPSS、Origin等軟件進行處理與統(tǒng)計分析,利用P≤0.05的Duncan新復極差法進行顯著性分析。
2.1.1 微波功率對玉米須多糖得率的影響
表2 響應面分析因素水平表
由圖1知,多糖的得率隨著微波功率的增大呈先增大后減小趨勢,當微波功率達到500 W時,多糖得率出現最大值7.13%。這是因為微波可以使反應物瞬間產生高熱,同時在超聲波的空化效應和機械作用下,反應過程中分子劇烈運動產生碰撞,加快了反應速度,促進多糖溶出,當微波功率過高時,有部分多糖被碳化,導致多糖得率下降。綜上,微波功率400 W和500 W對多糖得率影響不明顯,考慮節(jié)省能源,因此,選擇微波功率400 W較適合。
2.1.2 反應時間對玉米須多糖得率的影響
由圖2可知,隨反應時間的增加,多糖的得率呈先增大后減小趨勢,當反應時間為20 min時,多糖得率達到最大值7.36%。這是因為當反應時間較短時,反應不完全,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反應會過度進行,導致部分多糖降解。因此,反應時間選擇20 min較適合。
2.1.3 微波溫度對玉米須多糖得率的影響
由圖3可知,隨著微波溫度的升高,多糖得率也隨之增大,而當微波溫度繼續(xù)升高時,多糖得率則隨之緩慢下降且趨于平穩(wěn)。可見,微波溫度對多糖得率影響不明顯。
2.1.4 液料比對玉米須多糖得率的影響
由圖4可知,隨著液料比的增加,多糖得率呈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當液料比為40∶1時,玉米須多糖得率達到最大值5.58%。因此,選擇液料比為40∶1較為適合。
2.2.1 響應面試驗結果
根據單因素試驗結果,設計3因素3水平響應面優(yōu)化試驗,試驗設計及結果見表3。
圖1 微波功率對多糖得率的影響
圖2 反應時間對多糖得率的影響
圖3 微波溫度對多糖得率的影響
2.2.2 模型的建立及檢驗
對表3中試驗數據進行處理得到二次回歸模型,并對該模型進行方差分析和顯著性檢驗,結果見表4。該模型的P<0.000 1,表明模型差異極顯著,模型的相關系數為R2=0.997 0,校正相關系數為R2Adj=0.993 2,說明該模型與實際試驗擬合程度良好,誤差較小,因此,能很好地對響應值進行分析和預測。
圖4 液料比對多糖得率的影響
表3 響應面法試驗設計及試驗結果
由表4可知,該模型中X1、X3、X2X3、X1
2、X2
2和X32項對多糖得率的影響極為顯著。從F值可以看出各因素對多糖得率的影響順序為:X3>X1>X2,即液料比>微波功率>反應時間。根據方差分析和回歸方程系數顯著性檢驗結果,將差異不顯著因子剔除后的回歸方程為:
2.2.3 回歸方程綜合尋優(yōu)與驗證
尋優(yōu)目標為多糖得率,經綜合尋優(yōu)得到,當微波功率為451.81 W、反應時間為18.40 min、液料比為37.75∶1(mL∶g)時,預測得出多糖得率為5.97%。利用得到的優(yōu)化工藝條件平行試驗3次,驗證模型的可行性,得到多糖得率為5.98%、6.02%和5.94%,平均值5.98%,驗證試驗得到的結果與模型預測值較接近,重現性良好,表明模型的預測結果良好。
①采用微波—超聲波協(xié)同作用提取玉米須多糖,通過優(yōu)化試驗得到最優(yōu)工藝參數為:微波功率為451.81 W、反應時間為18.40 min、液料比為37.75∶1(mL∶g),預測得到多糖得率為5.97%。在最優(yōu)工藝條件下驗證試驗得到多糖得率為5.98%。結果表明工藝優(yōu)化科學合理,可為玉米須多糖的提取制備提供依據。②以玉米須為原料制備多糖,可以提高玉米的綜合利用價值,同時該多糖可廣泛應用于食品及藥品相關行業(yè)。
表4 Box-Behnken設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