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懸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發(fā)展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城市軌道交通這一現(xiàn)代社會城市人群出行方式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并逐漸成為城市人口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國內的城市中運營軌道列車設備對提高城市居民的通行具有重要的意義。因而軌道交通設施的維護管理部門需要強化對列車行車安全的管控,并對影響實際列車運行的各類安全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
關鍵詞:城市軌道;應急預案;編制優(yōu)化
前言:在城市內部地鐵、軌道列車等都是保障城市內部客流運輸安全的一個重要設施設備,因此地鐵等各類軌道交通運營管理部門在開展一線的設施設備檢查和維護過程中要將安全意識作為列車設備管理的一個重要理念,并且在軌道交通公司內部組建應急救援隊,及時處置各類突發(fā)性的安全事故,優(yōu)化應急管理機制,建立應急管理制度以及制定應急預案等,實現(xiàn)對應急事件的全方位管控。
一、城市軌道交通應急預案概況
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xù)快速發(fā)展,我國的城市軌道交通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進展。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已進入快速發(fā)展階段,在把握機遇、快速發(fā)展的同時,新的形式對安全運營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戰(zhàn)。城市軌道交通系統(tǒng)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tǒng)。由供電子系統(tǒng)、通信子系統(tǒng)、信號子系統(tǒng)、給水與排水子系統(tǒng)、屏蔽門與安全門子系統(tǒng)、防災與報警子系統(tǒng)、環(huán)境與設備監(jiān)控子系統(tǒng)、機車車輛子系統(tǒng)、車輛段檢修設備子系統(tǒng)、自動售檢票子系統(tǒng)、通風空調與采暖子系統(tǒng)、電梯與自動扶梯等子系統(tǒng)組成。城市軌道交通內部各子系統(tǒng)之間及子系統(tǒng)與外部有很高的關聯(lián)度。一日某個子系統(tǒng)出現(xiàn)問題,就會迅速影響及波及其他子系統(tǒng),形成連鎖反應,進而影響整個系統(tǒng)的正常功能,造成部分或整體功能的癱瘓。城市軌道交通專業(yè)性強、技術設備復雜、客流量大、周期性強、高峰低谷落差顯著、時效性強,因此城市軌道交通安全管理的難度較大。此外,因大多數(shù)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因深處地下,出入口少。站臺和車內人員又相對密集,疏散難度相對加大更使得城市軌道交通隱患重重。
二、城市軌道交通應急預案編制方法及步驟
(一)全面排查,確定風險
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作業(yè)環(huán)境破壞或其組合的根源或狀態(tài),即事故的原因。這種根源來自人,設備,環(huán)境和管理四個方面,也即人的不安全行為,設備的不安全狀態(tài),不良環(huán)境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當危害具有造成損失的時候,風險就出現(xiàn)了,對危險的識別應當包括以下范圍(1)日常運營活動(2)周期性的檢修活動(3)所有工作人員及乘客的活動(4)可以預見的緊急情況(5)所有的設施設備。對所有識別出來的危害,評價其風險程度,確定不可容許的風險,并對這些不可容許的風險制定控制計劃將他們降低為可容許的風險。這些控制計劃應當是預防性的而不是事后性的。對于評價的結果以及控制方法實施的效果,應當形成文件,并保存實時跟新。
(二)評估風險,劃分等級
風險評價是指在風險識別和風險分析的基礎上,將風險的大小和可接受的安全水平相比較,決定是否采取應對措施以及采取何種程度的應對措施。對運營單位而言,在制定應急預案的風險評估環(huán)節(jié),一般采用定性風險評價法,即借助專業(yè)人員的經驗和知識,通過觀察和了解,科學地對風險進行分析和判斷3。圍繞分析的結果,按照各類突發(fā)事件的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對運營風險進行分級。一般將運營風險等級分為4級。
(三)制定措施,明確職責
應急預案編制過程包括排查隱患種類、評估風險等級、制定管控措施等步驟。根據因果分析結果和運營風險等級劃分,運營單位可制定相應的應急響應等級及應急措施,確保有效應對。同時,根據運營突發(fā)事件類型,可能產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確定本單位內需要參與應急處置的部門和主要負責人,明確層級、職責和任務。由此,可進一步形成“四個大類,三個層次”的運營單位級應急預案管理體系,
三、措施軌道交通應急預案的優(yōu)化措施
(一)預案內容要簡明全面
應急預案在內容上,不僅要包括應急處置程序還要包括預警程序、恢復重建程序;不僅要有應對措施,還要有組織體系、響應機制和保障手段。使其從深度和廣度上達到應急要求,貫徹“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優(yōu)化理念。優(yōu)化過程應圍繞突發(fā)事件發(fā)生、發(fā)展及其演變規(guī)律開展,針對軌道交通風險隱患的特點和薄弱環(huán)節(jié),科學制訂應急預案。預案文本應本著“通俗易懂”的原則編制。優(yōu)化過程要抓住應急管理的工作流程、救援程序、處置方法等關鍵環(huán)節(jié),制訂出看得懂、記得住、用得上的預案,要堅決避免把應急預案編成只重形式不重實戰(zhàn)冗長煩瑣、晦澀難懂的文本。圖示法、表格法、流程圖法是簡化文本的首選方法。
(二)風險評估要嚴謹認真
規(guī)定了隱患排查、評估、整改、消除的閉環(huán)管理工作機制。運營單位應當對照風險數(shù)據庫,逐項分析所列風險管控措施弱化、失效、缺失可能產生的隱患,按照“一崗一冊”的要求分解到各崗位。明確了隱患等級劃分、隱患排查方式與頻次、一般隱患和重大隱患的治理等內容,并對需要開展專項檢查的場景、緊急情況下安全控制措施等提出要求。對于排查出的重大隱患,運營單位應立即上報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主管部門,由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主管部門掛牌督辦。將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納入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主管部門年度監(jiān)督檢查計劃,從制度建設情況、風險數(shù)據庫與隱患排查手冊情況等方面明確了重點檢查內容,提出風險管控措施跟蹤與更新、信息共享、年度工作情況分析總結與報送等要求,保障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實。
(三)應急預案要明晰與演練
切實可行、又快又好地指導處置突發(fā)事件是編制和優(yōu)化應急預案的根本目的。由此,在優(yōu)化過程中應該圍繞本單位的管理模式、生產規(guī)模、風險種類等情況,充分借鑒行業(yè)內外的經驗教訓,在全面分析調查的基礎上,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救援方案,確保應急預案科學合理、切實可行。明晰責任是應急預案的基本要求。優(yōu)化預案要切實做到責任落實到崗、任務落實到人、流程牢記在心的工作要務。只有職責清晰、分工明確,才能在應急處置過程中進行有效的匯報、科學的救援和有序的處置,防止事故擴大或惡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危害。應急反應也不是一日可得、信手拈來的。因此,必須對應急預案進行常態(tài)化的演練,驗證應急預案的適用性和有效性,在演練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對策、及時修訂。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應急預案的質量,而且可以鍛煉應急人員過硬的心理素質和熟練的操作技能。
結束語:應急預案是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行動指南,是應急指揮過程中的決策依據。制定行之有效的應急預案已經成為應急管理部門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風險評估與影響分析是應急預案編制的基礎,本文給出了評估與分析的思路與方法,提出了預案編制的流程和方法,強調了應急預案編制的重要性,對應優(yōu)化了應急預案。
參考文獻
[1]董云周,魯工圓,董健.城市軌道交通應急預案編制與優(yōu)化[J].都市快軌交通,2019,32(03):138-144.
[2]劉亞瓊.城市交通應急方案智能生成的設計與研究[D].北京建筑大學,2018.
[3]張秀釗,張海濤.電氣化鐵路變電站備用電源加強方案研究[J].云南電力技術,2017,45(01):70-72.
[4]方騰蛟,曹耀元.基于模糊集和粗糙集的高速公路交通應急方案匹配研究[J].實用技術,2017(02):143-145.
[5]梁慶林.?面向交通應急搶險的工程機械編配模型與方案優(yōu)化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6.
[6]劉娜,張敖木翰,張平.公路應急交通組織方案生成及仿真評估[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15,37(05):483-487+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