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洪環(huán)
[摘要]教師語言藝術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教學語言分為口頭語言,面部語言,肢體語言,各種語言的科學運用,可以讓課堂更加精彩。語文教師的語言應當是有內(nèi)涵的,應當是柔美的,不能滿足于普通語言的運用,還要形象生動,準確鮮明。針對不同學生,不同內(nèi)容、不同文體的文章,要采用不同的表達語言。高水平的板書語言,必須做到字跡工整書寫流利;合理布局;層次清楚,精心設計,突出重點。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使自己的教學語言標準化,力求做到清晰,準確,合乎邏輯,科學,并具有幽默感,富于感染力。
【關鍵詞】? 語言藝術? ?口頭語言? 情景語言? 板書語言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9-432
一、問題的提出
教學是一門綜合藝術,教學的“藝術性”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的語言藝術上。在教學過程中,精彩的語言表達為高效的課堂錦上添花。精湛的語言表達藝術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語文教學的學科的特點,決定了教師的語言藝術的重要性。
那么,對于語文教學,怎樣提高語言藝術水平呢?
二、教學語言的內(nèi)涵
教學語言分為口頭語言,面部語言,肢體語言。口頭語言即口語,口語是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互動的橋梁和紐帶,簡潔明快的口語表達,提高了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面部語言”所傳達的教學信息并不比“口頭語言”少。面部表情的交流,讓學生覺得教師的表達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情感豐富的感覺,而不是一種生搬硬造的人為表演。在課堂中,老師語文應根據(jù)課堂內(nèi)容及其思想感情的變化表現(xiàn)出不同的眼神情感,通過教師不斷變換的眼神,學生可以了解到老師豐富的情感世界,使他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課堂的內(nèi)容,從而豐富自己的社會認知能力,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解和深刻的意義。
“肢體語言”是指講話的姿勢,可分為被分為情感姿勢和象形姿勢。情感姿勢用來表達強烈感情色彩,指明方向和目標,使學生可以一看便知。象形姿勢,主要用來比擬有形的對象,使學生具有圖像感,富于象征性的認知,這樣更加容易激發(fā)學生學會和增強教學內(nèi)容。多種語言表達合理運用,課堂才會生動活潑、知識性和藝術性相得益彰。
三、精湛的口語表達是語文教學的語言藝術的基礎
首先,要做到發(fā)音正確,吐字清晰。如果讀音不清楚,表達不準確,學生無法理解你在說什么,或者學生靠聽一半再去猜測老師表達的另一半意思,這將影響學生上課的興趣和效果。語文教師必須練好普通話,對于那些話,如果是不準確的和不確定的話,要通過查字典,讀準音,正確理解詞義,杜絕把字詞讀錯的現(xiàn)象。
其次,語氣必須與所要表達的意思相吻合,不能因語氣之差產(chǎn)生歧義。語文課是一種情感的交流碰撞過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所要表達的贊許或否定,支持或反對,都要以直接的態(tài)度明確表達出來,并通過音調(diào)的高低來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把學生的思維引入到課堂內(nèi)容中去,從而獲取最佳教學效果。在同一句話中,不同的語氣往往表達不一樣的含義,甚至是相反的。例如我在教學《田忌賽馬》,孫臏對田忌說的一句話:“一匹也不用換?!蔽曳謩e邀請幾個同學來表演這一句話,讓他們細細品味、揣摩“一匹也不用換”的語氣和語調(diào),讓他們思考,應該用怎么樣的語氣、語調(diào)對田忌說出必勝的語氣,增強必勝的信念。學生的學習熱情紛紛被調(diào)動起來,這一節(jié)課自然而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語文教師的語言應當是形象生動,準確鮮明的。針對不同學生,不同內(nèi)容、不同文體的文章,要采用不同的表達語言。聲音應該高而低,聲音抑揚頓挫。音量應根據(jù)課堂內(nèi)容確定,音調(diào)應高或低都會影響到課堂的效果。
要正確理解言語的速度。通常,每分鐘使用100到120個字是合適的。為了善于把握所說的關鍵內(nèi)容,要注意詞語簡短而深刻。在課堂中,注重提煉思想內(nèi)涵和培養(yǎng)語言表達方式,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語言風格藝術;使用簡明、精簡的語言,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入課堂內(nèi)容,以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語言中的”語氣”應來自”語義”,語氣可以通過老師的抑揚頓挫的聲調(diào)和豐富的面部表情或者是夸張的肢體動作展示出來。這要求語文教師徹底理解教科書,根據(jù)教科書的內(nèi)容確定課堂的基調(diào),并通過適當?shù)恼Z調(diào)表達他們的思想和情感,提高教學效果。所以,課堂的語言應該是精致,自然,簡潔和明亮的
四、面部和肢體語言是口頭語言的強調(diào)和升華
手勢是最直觀、簡單明了的,并有立體感,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成為視覺的中心,這樣的效果對講述內(nèi)容起到升華的作用。課堂語言的表達應該是教師的行為藝術,我們應讓學生覺得教師的表達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情感豐富的感覺,而不是一種生搬硬造的人為表演。在課堂中,老師語文應根據(jù)課堂內(nèi)容及其思想感情的變化表現(xiàn)出不同的眼神情感,通過教師不斷變換的眼神,學生可以了解到老師豐富的情感世界,使他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課堂的內(nèi)容,從而豐富自己的社會認知能力,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解和深刻的意義。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通過觀察學生的眼神,實現(xiàn)感情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有利于學生更加深入的學習知識,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內(nèi)心世界,有利于開展課堂的延伸與拓展。以表情和手勢為輔助,口頭語言更具有說服力,更吸引人,節(jié)奏和視覺,并能達到更好的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毛主席當年在紅軍時期,提出的"十大教授法"中,就提出"以姿勢助說話"的要求。姿勢語言在講課過程中,已成為傳遞思想、情感和意圖的重要手段,它對口頭語言起著加強、配合、輔助的作用。
五、設置合理情境,為語言藝術錦上添花
教師要充分學習與教材密切聯(lián)系的小故事、輕松愉快的笑話、通俗易懂的格言、約定俗成的成語,將這些課外知識引入課堂,滲透到教學當中。例如我在教學《草船借箭》就讓學生猜“既生瑜何生亮”打一成語:自嘆不如。學生們躍躍欲試,思維活躍,不但很好的完成了課堂互動,而且拓展延伸了課后知識。又比如在教《司馬光》中,我就拋出一個很另類的問題,司馬光砸缸救的人是誰,學生一下子被這個問題吸引住了,議論紛紛,馬上查工具書,尋找最佳答案。我們語文老師,不要局限于教材,還要善于運用課外的典故,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要發(fā)揮板書語言的作用,鞏固語言的審美效果。
近幾年來,雖然多媒體在教學中已廣泛運用,上一節(jié)好的語文課,單獨的多媒體往往是不夠的,此外還必須注意黑板的語言。實踐中也證明,沒有好的板書,這樣的語文課堂是一個不完整的,缺乏高效,嚴重影響到教學效果。好的板書已在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是突出教學的關鍵點。恰到好處的板書可以顯示講課內(nèi)容的完整性,突出課堂的重點和難點,貫穿整課內(nèi)容的要點,內(nèi)容之間相互聯(lián)系,并幫助學生一起加深思考。二是能加快消化授課內(nèi)容。好的板書,能讓學生看得清楚看得明白,便于更好地消化講課內(nèi)容。三是加強知識點的準確性。有些字義,詞義在特定情況下語義不同,一些經(jīng)典的名人名句,因為在特點的時代產(chǎn)生的,和現(xiàn)階段相比容易產(chǎn)生歧義,簡單明了的板書可以用來讓學生了解正確的意義。高水平的板書語言,必須做到字跡工整書寫流利;合理布局;層次清楚,精心設計,突出重點。高水平的板書語言不僅使學生在內(nèi)容上易懂,而且還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記憶的烙印,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在課堂上,教師語言的巧妙的運用,可以使教學內(nèi)容傳達得更加詼諧幽默;它可以開拓學生的多彩認知世界,讓學生在快樂的笑聲接受教師的評價,讓學生以快樂和積極的心情愉快地學習。善用語言,巧用語言,使課堂教學增添色彩。
參考書目
《淺談教師的語言》 孫靖華 - 《科學大眾 》- 2009;
《小學班主任管理的語言藝術》 李群 - 《東西南北:教育 》- 2017;
《淺談教師的語言》 金玉鳳 -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 》- 2011
陽西縣程村鎮(zhèn)中心小學坡尾教學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