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群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與落實,英語教學的重點已經不再是知識性教學,而是要讓學生建立更加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教師可以轉變教學思路,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通過豐富的教學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可以使得英語教學效果更加事半功倍,本文將對此展開研究。
關鍵字:小學英語;學習興趣;方法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9-301
引言:雖然英語學科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但英語同樣是很多學生的薄弱學科。由于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學習更加被動,教學氛圍枯燥。教師要通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出發(fā),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能保持更加專注的思維,提升英語教學的整體質量。
1、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為課堂學習做好鋪墊
課堂學習前的鋪墊非常重要,一個良好的課前鋪墊會比平鋪直敘的開始課堂學習更能吸引學生的好奇心理,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散,從而在正式學習時更加專注。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的方式,將課堂學習內容與生活化元素積極結合,為課堂教學做好鋪墊,不僅可以改善傳統(tǒng)英語課堂的沉悶氣氛,為課堂教學帶來更多互動,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參與感,還可以引發(fā)學生的聯想與思考,調動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與熱情。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上冊《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coming》前,教師可以首先利用情景創(chuàng)設來導入學習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首先為學生播放中秋節(jié)相關的種種元素如滿月、月餅、孔明燈等,然后讓學生猜測這些元素與我國哪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相關。在學生指出中秋節(jié)后,再對學生進行提問:“What do you do for Mid-Autumn Festival?”、“Do you know what flavors moon cakes have?”,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交流。中秋節(jié)是一個十分生活化的元素,很多學生都有著不同的關于中秋節(jié)的經歷,在正式學習前通過提問讓學生的思維進入一個活躍的狀態(tài),可以引發(fā)學生對新課學習的好奇心理,并讓學生的思維在正式學習時更加專注。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更有參與感,可以引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讓學生將生活與英語聯系起來,體會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意義。
2、通過游戲教學幫助學生記背單詞
記背單詞是英語學習中的基礎內容,很多學生在單詞記背上找不到適合的方式,只靠死記硬背來進行記憶,不僅增加了記憶的難度,還會消耗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所以教師在記背單詞方面可以教給學生一些小技巧,或者采用游戲的方式來幫助學生記背,通過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式讓學生更加主動的進行理解與記憶。教師可以采用“單詞bingo”游戲來代替聽寫活動,首先讓同學們各準備一張紙,在紙上畫出一個3*3的格子,可以盡量畫大一些。然后由教師確定聽寫范圍,如四單元單詞表剛好有九個單詞,教師可以先將其寫在黑板上。有“the middle festival”、“nearby”、“center”、“mooncake”、“type”、“l(fā)otus”、“seed”、“bean”、“taste”。由教師先帶領學生認讀一遍,然后讓同學們自行將這些單詞隨機的寫在剛剛畫好的3*3的格子中。確認同學們都寫好過后,由教師在講臺上隨機開始念這些單詞,學生在聽到單詞過后在自己的紙上相對的單詞上畫一個×。最先將×變成三個一排、一豎或一斜列的學生叫出一聲“bingo”!并成為本次游戲的贏家。教師進行檢查,確定無誤后可以為成為贏家的學生準備一些小獎勵,比如鉛筆、筆記本等。這個游戲的特點是運用了一些簡單常見的單詞進行游戲,將單詞記憶與聽力練習進行結合,可以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幫助學生鞏固英語基礎,讓單詞記憶的方式不再單一且枯燥。并且由于獎勵制度的加入,能讓游戲更具有競爭性與可玩性,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3、通過故事教學法提升課堂活躍度
故事教學法是教師運用相關的教學內容將其編寫創(chuàng)作成具有情節(jié)與結果的故事,讓學生在故事閱讀的過程中既能夠加深對學習內容的記憶與理解,又能在故事閱讀中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不僅可以作為故事的創(chuàng)作分享者,還可以讓學生成為創(chuàng)作故事、表演故事的主體,提升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參與感,為英語學習增添新意,將學生對故事探索的熱情與英語學習的樂趣融合在一起,逐漸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達到提升英語教學質量的目的。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更多創(chuàng)造故事的機會,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上冊《What did you do during holidays?》時,教師可以首先準備一個故事模板,如《小明的假期》,小明是一位學生,在結束了周五繁忙的學習活動后,他會在假期做些什么呢?通過簡單的故事與更有代入感的人物來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單元基礎知識,并讓故事更加生動真實,可以引發(fā)學生閱讀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師講完故事模板后,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模仿模板創(chuàng)作一個新的故事并進行表演。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在故事創(chuàng)作中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在表演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自由發(fā)揮,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結合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故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及時予以肯定與鼓勵,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首先進行記錄,而不是立刻指出。可以讓下面觀看的學生進行點評,共同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這樣的方式比起教師直接糾正更不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與積極性,并且能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故事學習的環(huán)節(jié)中,無論是表演的學生還是欣賞的學生都得到了鍛煉,為英語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4、通過角色扮演法鍛煉學生口語能力
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積極運用角色扮演法來練習自身的口語能力與閱讀能力。教師可以根據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了解學生的英語基礎狀況,從而調整自身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彌補薄弱的環(huán)節(jié)。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上冊《I will bring a big bottle of orange juice》時,Part A有一段朋友之間關于去野餐的對話,每個人都表明了自己要帶什么東西,最后一起確定見面的時間。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模仿課文中的對話形式,將課文中人物要帶去野餐的食物換成自己喜愛的食物,將其變成一段新的對話。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模仿課文的問答句式來鞏固自身的基礎,還能在對話中自由發(fā)揮,鍛煉自身的表達能力。總之,在英語學習中要注重學生的體驗感受,讓學生自身融入到情景當中,學生才會對新知識產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將語言轉化為語言能力。小組之間利用角色扮演法不僅可以進一步鞏固新知識、體驗閱讀情景,還能活躍課堂氣氛,為閱讀學習增加趣味性,帶動學生英語整體學習興趣的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從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角度出發(fā)可以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更有參與感,達到英語教學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盡量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游戲、故事教學法都十分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特征,讓學生在學習英語時能夠收獲更多樂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英語教學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藍麗芳.情景教學法在小學六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教師,2016.
[2]劉賽.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對策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7:2-5
[3]談奇慧.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2)
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營江學校 湖南 道縣 4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