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建蓉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9-3
同一本教材,在不同老師手里會呈現不同的價值,演繹出不同的精彩。專業(yè)讀懂教材,是做好教學設計的一個基本前提。新課程倡導的教材觀是“用教材教”,教師讀懂教材,是靈活運用教材的前提,是全面提高教學效率的保障。讀懂教材對推動課程改革向縱深發(fā)展,對深化數學教學的改革,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一、整體把握教材
(一)整體把握教材,就是要整體把握小學數學教材之間的聯系。以小學其中一個知識點為例,可能工人、農民、商人,各行各業(yè)的人都會這個知識點,那是不是會做這道題的人都可以輔導學生,都可以當老師了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他們的讀不是專業(yè)的讀。專業(yè)的讀必須有整體把握教材的觀點,要明白自己所講的知識點的基礎是什么?它從哪兒來?它又為什么知識做鋪墊?又向哪兒發(fā)展?教材有許多關鍵的點,能向四面八方散發(fā)出無數條線,其中蘊涵著教師教學的巨大空間和學生學習的無盡潛能。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能讀出教材中的這些點,而且能讀出由此引出的線,真正弄清教材的內容和結構體系,發(fā)掘每一份寶貴的資源,讓學生充滿想象與創(chuàng)造,讓課堂充滿靈性與活力。教材的編排大都是按照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原則進行的,即各冊教材各單元教材之間有較為嚴密的知識體系和承接關系(包括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活經驗的積累)。教師課前要充分地研讀教材,梳理教材內容,理清知識內在的邏輯聯系。既要著眼于本課時的教學,更要放眼于整個單元,甚至整冊書,樹立“大數學”的思想。從內容的編排看,一是全新知識,二是后繼性知識。因此了解本節(jié)內容的地位和作用對教學很重要,也是教學設計的一個重要前提。首先要了解本節(jié)知識內容與前面所學知識內容有沒有聯系。也就是說,是不是全新知識或后繼性知識,如果是全新知識,作為老師就要想一下這些知識與我們平時的生活有沒有聯系,它是怎樣聯系的,學生已經了解了多少,是怎樣了解的。如果是后繼性知識,我們就要了解它是在前面學習了哪些內容的前提下再學習的,它新在什么地方,新的知識點我們怎樣引導。
(二)要深入挖掘教材的潛在知識要素。教師對數學教材的鉆研和把握,要由淺入深的系統(tǒng)鉆研,不但要把握其顯性的知識要素,而且要挖掘教材的潛在的知識要素,力求準確深入地運用教材進行有效教學。比如,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不但要講清6個面、8個頂點和12條棱,讓學生“知其然”記住它們的特征,還可以在認識特性的教學中,進一步引導學生探索長(正)方體頂點是長、寬、高三條線段相交的一點,12條棱按長、寬、高可分成三組等顯性知識,從而為解決棱長總和的相關問題做好鋪墊。
由此看來,把握教材的內容和結構體系要做到“瞻前顧后”,“瞻前”是指處理某一教材時,除了要著眼于該部分的教材,還要回過頭來看看前面的教材,理解已教過的內容,達到解釋前疑、深化知識的目的。所謂“顧后”,就是在處理某一部分教材時,不僅要著眼于該部分的知識,還要放眼于教材后面的乃至初中教材中的內容,以便為現學內容找到遷移的落腳點、鞏固的深化點,為后面內容的學習掃清障礙、埋下伏筆。
二、深刻理解編者意圖
(一)讀懂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可能有幾個知識點,需要明確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以免在教學時抓不住主要的內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學生容易接受的內容上多花時間,或者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影響重點、難點的理解和掌握,而達不到預定的教學效果。一般地說,數學的基本概念、法則、公式、性質都是教學的重點。確定教材的重點,要以教材本身為依據,研究所教的內容在整個知識系統(tǒng)中的地位和價值。教材中有些內容對掌握某一部分知識或解決某一類問題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些內容就是教材的關鍵,其實也就是難點。一旦處理好教材的關鍵,與其相關的教學內容就可以迎刃而解。例如,教學用兩位數除,關鍵是使學生掌握用兩位數除兩、三位數商一位數的試商方法,至于多位數的可依此類推。
(二)讀懂“主題圖”。教材中的主題圖,把整個單元的內容用學生喜歡的生活情境、動物、自然景觀圖等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生對本單元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感知和了解?!墩J識小數》的主題圖呈現的是一幅超市三種食品價格圖,目的是讓學生從食品價格初步感知小數,即以學生熟悉的元、角、分出現,以便學生聯系實際來認識小數,然后用對話的形式,擴展到生活中的各方面。從這些信息中,我們知道主題圖的作用是讓學生在情境中初步感知小數,認識小數點及會讀小數,教學時就可以把握好適度了。
(三)讀懂“例題”。例題是教材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同時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基本的范例。教師怎樣才能讀懂讀透例題呢?首先要知道例題是以什么方式呈現的,它這樣呈現的作用是什么。《認識小數》例1,它以一組同學測量身高為題材,其作用在于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現實意義建構,進一步了解一、兩位小數的含義及其寫法,知道小數是十進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
(四)讀懂習題。新教材的習題改變了以往教材的以題論題的弊端,把枯燥的數學學習融入了具體的生活情景,極具時代氣息,把方法的探究與問題的解決有機結合起來。從練習內容安排的形式看:有試一試、做一做、練習、帶五角星的拓展性題目、實踐活動題目。試一試和做一做屬于基本練習,它是連接例題與練習題之間的橋梁,它與練習題既適當分工,又互相聯系與配合。試一試中的題目多為新課例題的再現題,因此課前應讓學生帶著明確具體的問題去閱讀教材,獨立地運用舊知去感知新知,探索新知,嘗試完成試一試。做一做提供了及時反饋的材料,學生做完做一做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查自改后互查互改,教師巡視,了解試做情況,搜集反饋信息,并及時矯正。對于問號的思考題目,教師要認清教材安排問號題的作用,采用分層次教學,分解成多個難度層次,或先作一些鋪墊引導解題方法,再結合單元知識的運用逐步提高難度進行教學,這樣滿足班級學生不同的認知程度和思維水平,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深入思考,達到變問號題為鞏固練習題的教學效果。新教材中還有實踐活動題。
總之,我們要立足教材,認真研讀好教材,才能做到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材、二次開發(fā)教材,彰顯教學智慧,實現有效高效教學。
廣元市利州中學? ? ? 628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