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展瑜
創(chuàng)設情境是情境教學法的優(yōu)點在于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設計“情境式”的足球游戲,將把足球教學變成有趣性的、多樣性的活動,非常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扒榫呈健苯虒W,是借助“情境”,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依據(jù)教學目標,從教學實際出發(fā),在教學的相應環(huán)節(jié)以提問或音樂等形式,引入或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nèi)容相適應的“情境”,以引導幼兒主動探索、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從而促進教與學最佳效果達成的一種教學方式。
一、“四趣”情境刨設策略
“教是為了不教而教,教是為了樂學而教”?!扒榫呈健弊闱蛴螒蚴墙鉀Q足球運動訓練枯燥、單一的模式。在“情境式”足球游戲中,應如何科學地有效創(chuàng)設情境,讓活動既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又有利于幼兒學習足球、從而通過游戲培養(yǎng)幼兒對足球的興趣,提升運動技能,經(jīng)過三年的研究,得出以下經(jīng)驗:
(一)角色情境,“趣”中互動
在足球教學活動中,考慮到幼兒的個性活潑、容易激起興奮且形象思維特別發(fā)達,對于新鮮的、變化的事物易產(chǎn)生興趣。同時也喜歡把生活中的經(jīng)歷和故事的人物、情景幻想與自己有關聯(lián)。根據(jù)幼兒的個陛和學習特點,設計不同的角色情境組織足球游戲。例如:交替踩球,讓幼兒扮演小猴子,球是西瓜,小猴子拿著“西瓜”玩耍(做交替踩球的動作),老師扮演大灰狼,當大灰狼說“我要搶小猴子的‘西瓜”,小朋友聽了老師的指令后做出用腳踩住球動作應對。在角色的扮演的情境中,徒增師幼之間的互動。“大灰狼”隨時會出現(xiàn),幼兒會提高警惕,幼兒的情緒既緊張又興奮。
(二)故事情境?!叭ぁ敝型七M
在創(chuàng)設情境中,故事情境是起到游戲推進的作用,在“牧羊娃娃”中,教師用“牧羊娃娃去趕羊”的故事情節(jié)貫穿整個活動,而且還有“牧羊娃娃做運動”、“趕小羊吃草”和“給小羊搭建游樂場”這三個情境一步一步的推進足球游戲的開展。在不同的情節(jié)中,老師都暗藏著任務,把足球的基本技能和健康鍛煉目標巧妙的融合在—起,使幼兒趣中學。
(三)音樂情境,“趣”中運動
音樂是最富有感染力的,它的強弱、旋律的起伏變化以及接觸的抑揚頓挫最容易影響人,能激起豐富的聯(lián)想、想象。利用音樂與足球教學結合在一起,激起幼兒的聽覺和視覺,產(chǎn)生的情境更加有效。如在“小豬找家”的游戲中,老師隨機播放由節(jié)奏快和慢的音樂,暗示幼兒趕小豬的走的快和慢,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和協(xié)調(diào)能力。
(四)歌謠情境,“趣”中鞏固
重復、枯燥的足球練習容易讓幼兒對學習失去興趣。利用幼兒熟悉的兒歌,明快、朗朗上口語言增加練習動作的趣味性,而且加快幼兒對動作要領的掌握。如腳弓踢球的練習中,為了讓幼兒記住動作要領,配上兒歌:小彎弓,有本事,往后拉,弓口對準球身體,足球飛起了不起。在“搓湯圓”的游戲中,為了讓幼兒鞏固腳掌踩球,鍛煉球感,陪上兒歌,在重復的工作中不覺得枯燥。
二、“情境式”足球游戲的三步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通過使用材料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發(fā)揮“材料入境”的作用,“小豬蓋房子”的游戲中,準備了木頭房子、磚頭房子和稻草房子的背景板,幼兒一下子就能進入到游戲情境,而且簡易操作的背景板還能讓幼兒假設躲在一個安全隱蔽的地方,增加游戲的趣味性,激發(fā)幼兒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以物代物,—物多用”。在游戲“小豬找家”中用標志碟代替小豬的房子,在“牧羊娃娃”中,用標志碟代替“石頭”。在“小兔子運蘿卜”的游戲中,使用了呼啦圈做為小兔子的家,在“小青蛙跳荷葉”中用呼啦圈做為“荷葉”等?!耙晕锎?,—物多用”不但能減輕老師的工作負擔,而且有利于幼兒的想象能力的發(fā)展。
“語言入境”,游戲“貪吃的鱷魚”通過簡單的故事導入,幼兒能快速的進入到游戲當中,“營救小羊”通過角色帶入,給予幼兒使命,在游戲中,以完成營救小羊的任務進行游戲。
(二)情境推進
情境推進也游戲的核心部分。分為“單一情境”和“復合情境”,“單一情境”主要是讓幼兒掌握動作要領,如“牧羊娃娃”,趕羊去吃草,在這個“單一的情境”中,讓幼兒運球行進,培養(yǎng)幼兒腳內(nèi)側運球的基本動作要領,過程中,老師不停的提示要注意趕好羊,不要讓羊跑太遠,就是提示幼兒的控制球行進。“復合隋境”,是針對幼兒基本能掌握動作要領的前提下進行了進一步的推進,“牧羊娃娃”的升華游戲中,老師創(chuàng)設了一個給羊搭建游樂場,游樂場也是通過老師不斷地變化椅子的擺放來增加游戲的難度給予幼兒不同的挑戰(zhàn),通過材料變化和老師的引導語來創(chuàng)設“復合情境”。從“單一情境”和“復合情境”的轉(zhuǎn)變,每個創(chuàng)設的小情境暗藏著教師的教學目標,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的教學步驟,讓幼兒在不同的小情境中完成不同的任務,達到教學效果。
(三)情境結束
根據(jù)科學運動三個的步驟熱身一運動一放松,情境結束即是l青境的切換,讓幼兒從亢奮的運動狀態(tài)切換過來,是放松的環(huán)節(jié),給予整個活動的+完整性和結束感。《牧羊娃娃》在情境結束中老師說“牧羊娃娃趕了一天的羊,已經(jīng)累了,一起來做做操放松一下?!辈⑶以谶@環(huán)節(jié)中簡單評價。
三、“情境式”足球游戲設計與實施的原則:
設計“情境式”足球游戲在幼兒園教學中有著獨特的功能和價值,不但能能豐富幼兒園體育活動的種類,而且培養(yǎng)了幼兒的對足球運動的熱愛。通過各種各樣生動的、有趣的情境展開足球游戲教學,特別是靈活多變的情境設置,符合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學習的欲望,使它成為深受幼兒和教師喜歡的教學模式。因此,在設計和實施“情境式”足球游戲應把握以下幾項原則:
(一)“情境式”足球游戲遵循趣味性原則
足球是一個專業(yè)的運動項目,有較強的特性,規(guī)則和技能都有很高的要求,不適合4-6歲的幼兒學習。幼兒的年齡段和學習特點決定了他的學習方式,為了吸引幼兒喜歡足球運動、萌發(fā)幼兒對足球運動的熱愛?!扒榫呈健弊闱蛴螒虻脑O計首先要考慮趣味性原則,避免過多強調(diào)技能而讓幼兒失去學習的興趣,“情境式”足球游戲弱化規(guī)則和技能,通過創(chuàng)設趣味性的情境,老師在組織游戲時也注重了引導的生動有趣,讓幼兒感受到足球的有趣與好玩。
通過足球游戲培養(yǎng)幼兒的靈敏性和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在游戲中設計射門的動作要領,沒有枯燥的反復練習,創(chuàng)設了“發(fā)射炮彈”的情境游戲,把障礙物設計為“怪獸”,把足球設為“炮彈”,并且用網(wǎng)兜懸掛起來,在懸掛球半米的距離地面擺放了“怪獸”的障礙物,幼兒通過抬腳瞄準“炮彈”擊中“怪獸”,幼兒在“發(fā)射炮彈”的游戲中幼兒樂此不疲,單擊中“怪獸”時歡呼得跳起來。在培養(yǎng)幼兒的球感和下肢的力量,設計了“小兔子運蘿卜”的游戲,夾球跳的動作與小兔走路的特征非常敏合,而且小兔子也是孩子們喜歡的動物,形象和有趣,孩子們都喜歡這個游戲。
(二)“情境式”足球游戲遵循發(fā)展性原則
習主席提出“發(fā)展振興足球事業(yè)要注重夯實人才根基,從娃娃抓起”。為了我國足球運動儲備人才,足球運動從培養(yǎng)幼兒足球運動興趣,給幼兒從小埋下希望的種子?!?-6歲幼兒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提出體育鍛煉是“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的最重要的途徑。足球游戲活動也具有遷移效應,即幼兒從足球活動中獲得的身心調(diào)控知識、技能可以遷移到語言、科學、藝術、社會等學習領域,促進幼兒創(chuàng)新意識與智力、審美能力等其他方面能力的發(fā)展。
(三)“情境式”足球游戲循序漸進性原則
足球游戲應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和幼兒的學習特點。根據(jù)不同年齡層次設計不同難易的足球游戲,老師可根據(jù)幼兒的最近發(fā)展水平,選擇既有挑戰(zhàn)性、又符合幼兒學習的足球游戲。循序漸進主要表現(xiàn)為三點:動作由易到難、活動時間由短到長、運動密度由低到高。
第一點是動作由易到難。游戲“搓湯圓”游戲難度一顆星,主要的目的是讓幼兒熟悉球感,幼兒—開始可以站著搓,也可以坐在椅子上搓,后面單腳搓,也可以邊走邊搓。
第二點是活動時間由短到長。中班的足球游戲時間是20-25分鐘,大班的足球游戲時間是25-30分鐘。
第三點是運動密度由低到高。為了提升幼兒園足球游戲活動的有效性,借鑒了中小學關于體育優(yōu)質(zhì)課練習密度理論,其中提到“練習密度是一個學生在體育課上參與各項練習的時間之和占課的總時間的百分比?!痹僖罁?jù)“青少年校園足球教學暨廣東省第九屆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展示活動”的評分標準提到“幼兒園體育活動運動密度不少于70%以上”,依據(jù)以上的理論,中班足球游戲的運動密度為70%,大班的運動密度為70%以上,根據(jù)幼兒的能力和身體素質(zhì),運動的密度也--是遵循了由低到高的轉(zhuǎn)變。
(四)“情境式”足球游戲循序社會性原則
足球游戲不但培養(yǎng)了幼兒的運動興趣和綜合的運動能力外,而且還對幼兒的社會認知、社會交往、心理品質(zhì)、個性培養(yǎng)發(fā)生了很大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情境式”足球游戲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暗藏了規(guī)則,在“三只小豬蓋房子”幼兒在搬運磚塊的過程中,如大灰狼突然出現(xiàn),小豬們趕緊要踩球叉腰站好,否則大灰狼就把小豬抓住。還有在“倒車請注意”的游戲中,有—幼兒拿著紅綠燈的指示牌,當“司機”看見“紅燈”時必須要踩停足球,叉腰站好,當看到“綠燈”時,“司機”可以繼續(xù)倒車。游戲設計的規(guī)則便于幼兒掌握和遵守最基本的時候行為準則,從而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
(二)“情境式”足球游戲有兩兩合作的,也有小組合作,在合作的游戲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幼兒交往能力和同伴協(xié)助的能力,在“螃蟹運糧食”的游戲中,需要幼兒兩兩合作,而且兩個人要互相協(xié)調(diào),同步行走,其中有一人走的快或者慢都會導致游戲失敗。在“結冰、融化”的游戲中,“小精靈”在草地玩耍,遇到了的“綠巨人”,“小精靈”為了躲避它就會說咒語“結冰”,結冰的“小精靈”就不能動,需要其他的伙伴來搭救它,有的小伙伴們一看見“綠巨人”靠近就馬上說“結冰”,為了自保,他們就沒有考慮到全部的“小精靈”結冰了,就代表沒有人來搭救他們,就說明他們輸了。這個游戲考驗孩子的心理素質(zhì),要學會隨機應變,要考慮團隊的共存,在非危機的時候不能“結冰”,同時也要果敢的和“綠巨人”斗智斗勇,要承擔打救同伴的責任,這對幼兒的心理品質(zhì)和個性培養(yǎng)都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情境式”足球游戲通過老師的評價、幼幼評價和自我的評價來指導自己的行為,尤其是教師對幼兒在足球游戲中的良好的行為給予贊賞,對不適宜的行為給予正確的指導與糾正,讓幼兒從游戲中判斷,從而強化幼兒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