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冰清
江蘇鹽城是一座沒有山的城市,全市最高海拔約8米,卻有一個地方叫“嶺”:五條嶺。
“五條嶺”是個烈士陵園,位于如今的鹽城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步鳳鎮(zhèn)慶元村。這里長眠著2000多名革命先烈。1947年冬,鹽南阻擊戰(zhàn)在鹽城打響。激戰(zhàn)四天四夜,我軍共殲滅敵軍4000多人,俘虜3000多人,我軍也有2000多名戰(zhàn)士在戰(zhàn)場上犧牲。
戰(zhàn)事緊張,烈士遺體由地方組織,船載人抬,送至距離主戰(zhàn)場幾公里的伍佑區(qū)袁坎鄉(xiāng)港南村(今步鳳鎮(zhèn)慶元村)一塊鹽堿地上掩埋。當(dāng)?shù)乩习傩沼冒撞紝⒘沂康倪z體裹好,白布不夠了,就從家中拿來蘆席為烈士裹尸。犧牲戰(zhàn)士太多,無法一一建墳,烈士的遺體只能以疊葬的方式安放在挖好的五條溝內(nèi),形成五條土嶺,每條土嶺長約40米,高1米多,各有31個墳塋,民間稱這五條土嶺為“五條嶺”。
拔草,添土,守好墓,等待烈士的親人來“尋找”他們……有一家三代人義務(wù)守護五條嶺烈士墓70余載。第三代守墓人卞康全,在繼續(xù)“守約”的同時,還與社會各界一起,先后為330余名烈士“找到”了家人。
姜步殿烈士、林加喜烈士……每到清明,這些“找到”家人的烈士都有親人前來祭掃。卞康全說,希望有一天,這里的2000多名烈士都能有親人來祭掃。
2021年3月20日,卞華和兒子卞康全在地里忙活著。這一天是卞華特意看了皇歷后選的“好日子”。清明前正是棉花播種的時候,父子倆在地里忙的不是自家農(nóng)活,而是在準(zhǔn)備墳塋頂上的添土,細數(shù)起來一共155塊。
推遲播種期,精心準(zhǔn)備祭品,并不是為了自家的祖先,而是為了埋葬在家不遠處的烈士們。卞康全的祖父卞德容當(dāng)年參與了安葬烈士遺體,卞康全的祖母牽著年僅8歲的卞華就站在邊上。
多年后,祖母告訴卞康全,當(dāng)時很多人邊安葬邊哭。烈士安葬處沒有選擇老百姓的莊稼地,而是常年長不出莊稼的鹽堿地。祖母說:“他們活著打仗是為了老百姓,死也沒找個好的安葬地,是我們最親的人?!?/p>
此后,卞德容夫婦常帶著卞華去五條嶺除草添土?!奥犖易婺刚f,裹尸是在冬天,溫度低,遺體腐爛速度不快。第二年夏天,一場暴雨讓五條嶺的墳塋開始往下塌,還有血水流出來。當(dāng)?shù)卣M織村民圍著五條嶺的東、北、西三個方向開溝、取土、補土。后來,村民看到墳有點塌就隨手補土。大概過了10年,五條嶺的墳才基本穩(wěn)固,不再坍塌?!北蹇等f。
父親離世,母親老邁,16歲的卞華牢記父親臨終的囑托,成為第二代守墓人。結(jié)婚后,妻子程慶蓮和卞華一起守,有了孩子,夫妻二人帶著孩子一起守。分田時,不少人因為五條嶺是墓地,不敢要后面的田?!拔覀儾慌拢抢锫竦亩际歉锩沂?,是不會‘危害百姓的?!北迦A說。
對卞華兩口子來說,五條嶺里埋著的,是和家中親人程步鳳一樣的人。程步鳳是卞華的遠房舅舅、程慶蓮的堂叔,他參加革命后于1948年被捕入獄,敵人嚴(yán)刑逼供未果后將他殺害。
卞康全十來歲的時候,并不太理解父母的做法?!拔覀冃值芙忝迷诩野扬埗甲龊昧耍亲佣拣I得咕咕叫,但母親還在五條嶺慢慢添土。為了能早點回家吃飯,我就幫她一起添。母親一邊添土,一邊跟我們說:‘埋在這里的烈士和堂外公沒有區(qū)別,都是我們最親的人。”
幾十年來,這一家人是真正“守”住了這片墓地。
早年間的五條嶺尚未修建水泥臺階,周圍樹木林立。村子里有人想置換五條嶺后面卞家的田地,用來開挖魚塘,并在東側(cè)修條路運送建魚塘所需的磚坯。
想到來往的工人運送磚坯會讓陵園不再安靜,烈士英靈難以安息,魚塘的開挖更會讓五條嶺后方的河水影響墳塋,導(dǎo)致其坍塌,程慶蓮決定“抗?fàn)帯?。和村里爭?zhí)未果后,卞康全給當(dāng)時的鄉(xiāng)領(lǐng)導(dǎo)寫了封信?!爱?dāng)時也不知道鄉(xiāng)領(lǐng)導(dǎo)名字,就在信封上寫‘鄉(xiāng)里的書記收?!北蹇等f。最終魚塘沒建,五條嶺安然無恙。
跟著父母,卞康全“自然而然”地接過守墓的“接力棒”。就這樣,一家三代人守了五條嶺70余載。
小時候,卞康全心中困惑,他問祖母,離家不遠的那片墓地里都是誰?為什么過年、清明都沒有家里人來燒紙錢?祖母告訴他:“是打仗死掉的士兵,是恩人。”
母親也說:“我們要把這些烈士當(dāng)成自己的叔叔、外公來看待,給他們守好墓,等他們的親人來尋他們。要是墓都沒了,人家來找什么?”
可他們的親人什么時候才會來?卞康全不知道。“我能做的,就只有好好守護著,等待著?!?/p>
直到1991年,一位陌生女士走到五條嶺旁的卞康全家中借鐵鍬?!拔倚睦锵耄粋€外地人怎么會來借鐵鍬。她說想給她父親的墳上添把土?!北蹇等f,當(dāng)時他的心情難以描述,想著“終于來了”,趕忙提著鐵鍬跟著過去。
這是第一位來五條嶺祭拜烈士的后人:陳繼業(yè)。她的父親是鹽南阻擊戰(zhàn)中犧牲的陳同桂烈士。根據(jù)父親幸存戰(zhàn)友的描述,她找到當(dāng)?shù)孛裾?,又隨著指引,“過通榆河,向東走幾里地,再問當(dāng)?shù)厝艘粋€叫五條嶺的地方”。
不知道父親在哪一條嶺里,陳繼業(yè)為每條嶺添了三鍬土?!澳鞘谴禾?,茅草剛冒芽,太陽是落山前的暗紅色。陳繼業(yè)走到東邊第二條嶺時,伏上去痛哭。”卞康全說。陳繼業(yè)身體不好,拜托他每年清明幫她為父親墳上添土。他請她放心,一定記得。
2009年,五條嶺在當(dāng)?shù)卣С窒路滦拚:髞恚}城當(dāng)?shù)亟M織各村鎮(zhèn)收集信息,出版了《難忘五條嶺》,書中包含751名烈士名錄。
后來,卞康全和在中共漣水縣委黨史工作委員會工作的王繼華交流,又獲悉85名葬在五條嶺的漣水籍烈士名單,836名烈士“有了名字”。
“有人說烈士無名,我說烈士有名,只是暫時不知道而已,但他們永遠在我們心里?!北蹇等f。
2010年,卞康全開始登記烈士陵園來訪者信息,包括名字、從哪來、聯(lián)系方式等,如果愿意,來訪者還可寫下自己的感悟。有明確名單后,他會告訴來訪者,家鄉(xiāng)有哪些烈士在這里,烈士的姓名、部隊番號是什么等,還請他們用手機拍下來,回去幫忙尋找烈士后人。到現(xiàn)在,他已累積了13本陵園記事簿。
“茲有您家先人×××烈士,資料查得在1947年鹽南阻擊戰(zhàn)中壯烈犧牲,被當(dāng)?shù)厝嗣袢罕姲苍嵩邴}城市步鳳鎮(zhèn)慶元村二組(原港南組)的五條嶺烈士陵園中,今致函您家,特告之,了結(jié)尋找之心愿?!甭淇钍俏鍡l嶺守墓人卞康全,在落款下面,他留下了自己的聯(lián)系方式。
2018年,卞康全開始往這836名烈士的籍貫地寄送“尋親信”。起初,卞康全自掏腰包寄送了300余封信。2020年,亭湖區(qū)郵政局在五條嶺舉行黨建活動,被卞康全的行為所感動,決定為他免費提供信封、免費投遞。
《難忘五條嶺》被卞康全翻了又翻,有的書頁已掉落,烈士名單上做了不同標(biāo)記,用來區(qū)分已聯(lián)系上、信寄出被退回、未寄出……2021年之前,卞康全共寄出近600封信。
然而,有些信件常因“原址查無此人”被退回。2019年初,頭條尋人“尋找烈士后人”公益項目組聯(lián)系卞康全,表示愿意免費幫忙一起尋找烈士后代。卞康全當(dāng)晚就將836名烈士名錄以及已找到后人的烈士名錄發(fā)給對方。
截至2021年3月,五條嶺有330余名烈士“找到”了親人。卞康全說:“這不是一個人的功勞,是媒體、志愿者、政府等多方努力的結(jié)果,我敬重這些人。”
卞康全家中珍藏著一只風(fēng)箏,是一位山東籍烈士的后人收到尋親信找到五條嶺,并帶了這里的土回家(意為“遷墳”)后,寄給他的。卞康全一直小心收藏,從未給孩子們放過。“烈士就像這風(fēng)箏,從山東飄到這里戰(zhàn)斗,并葬身于此,但風(fēng)箏的線一直沒斷,一直在家人手中攥著。于是,家人千里迢迢地來接烈士回家。”
“這些烈士是為老百姓犧牲的,是我們最親的人”,這是卞家一代代傳下來的樸素話語。為英烈義務(wù)守墓,這是卞家一代代踐行的諾言。
對卞家來說,這里是特別的地方。雖然卞康全接過守墓的接力棒,可年逾八旬的卞華仍放不下五條嶺。除了每天都要過來,他還不時站在幾百米外的兒子家門口望望這里?!斑@里住的是恩人,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北迦A說。
每天上午8點前,卞康全一準(zhǔn)到五條嶺,中午回家做飯,吃完了就再回來,晚上到天黑時才回家。五條嶺沒有大門的時候,卞康全如果有事來不了,卞華就會接替他。自從五條嶺有了大門,卞康全沒有一天“失約”,因為他“怕來尋親的烈士后人進不了門,找不到人”。
每天,卞康全都非常忙碌。
第一件事就是對著烈士紀(jì)念碑三鞠躬,再誦讀一遍毛主席寫的人民英雄紀(jì)念碑碑文?!叭暌詠恚谌嗣窠夥艖?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
五條嶺的地,卞康全每天要掃好多次,保證“讓烈士和參觀者都有個整潔的環(huán)境”。他每天還要說好多遍講解詞,讓來瞻仰的參觀者盡可能多了解那段歷史,講解前他還要對著紀(jì)念碑三鞠躬。電話要接好多個,有單位聯(lián)系來參觀的,有烈士后人來尋親的,有郵差退信的……卞康全換了好幾部手機,但手機號從未換過。只要有未接來電他必定回撥,他說:“萬一(打電話的人)是烈士后人呢,如果是打錯的,我就說聲‘對不起再把電話掛斷?!?/p>
卞康全和自己的祖輩、父輩,一直守護這些烈士,守著一份責(zé)任,同時也守著一份清貧。
2000多烈士背后,是2000多個家庭。很多烈士親人在苦苦尋找烈士葬身之地。當(dāng)年,金套成烈士的父親在尋找金套成的途中失足跌入壕溝,被人發(fā)現(xiàn)時已亡故。妻子看丈夫一去不回,帶著孩子一路尋找,聽到該消息后以淚洗面,眼睛哭瞎了。
這樣的故事太多了,卞康全覺得能生活在陽光下,平淡平安地過日子,是很多人不懂的幸福?!叭艘簧男腋J亲非蟛煌甑?,要學(xué)會知足,我愿意做好五條嶺守墓人。”
在五條嶺,卞康全見證了“團聚”、哭泣、哀思……這讓他更加堅定地要守護好五條嶺?!爸灰眢w還好,不呆、不傻、能走,就一直做下去。先烈的血不能白流,我希望更多人知道他們,我愿用自己普通的雙手守護這些不該被遺忘的名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