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潔 玉琳 編
我們總是向往自然,但又對自然充滿了敬畏和無知。因為多彩的自然界在富于生機和趣味的同時也充滿了危機與挑戰(zhàn)。比如我們在戶外會欣賞到很多美麗的植物,但其中有一些是有毒的,如果我們把它們誤當野菜食用或采集標本等活動時誤觸到它們,可能會給我們帶來生命危險。所以,在戶外學習和探索時,請務必當心有毒的動植物,做好安全防護。
對想探索世界的戶外人來說,總希望可以清清爽爽地出行,感受親近自然、探索自然的樂趣。然而盛夏的野外,蚊蟲總是來勢洶洶,加上戶外運動促進新陳代謝,也更加容易出汗,而汗水中含有的氨基酸和乳酸及氨類化合物,揮發(fā)后附著在裸露的皮膚上,更加吸引蚊子!
對于蚊蟲叮咬切不可掉以輕心,被叮咬之后輕則瘙癢疼痛,重則可能引發(fā)登革熱等疾病。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布的報告表明,在所有傳播疾病的昆蟲中,蚊子是最大威脅,其傳播的瘧疾、登革熱和黃熱病每年總計造成數百萬人死亡和億萬病例。
東南亞是登革熱病的主要流行區(qū),流行季節(jié)與蚊蟲的繁殖季節(jié)及生活習性密切相關,常發(fā)生在每年7~9月的雨季。全球迄今有近40%的人群處于登革熱威脅中,每年有5000萬人感染登革病毒,其中約有50萬登革出血熱病例,大部分為兒童,需要住院治療,致死率為2.5%。我國1978~2007年共報道登革熱733907例,死亡541例,主要發(fā)生在海南、廣東及廣西等省區(qū)。
在自然界中,除了蚊子外,還有像子彈蟻、步甲蟲、黑寡婦蜘蛛等恐怖的蟲蟻。
防蚊蟲法:
1.正確的衣著很重要。長袖衣服和長褲是必須的,最好上衣帶有帽子,以防某些小生物空降到你的領子里。衣服的顏色不要太鮮艷,特別是黃色和紅色很容易招蟲子。扎緊袖口、領口,對于皮膚暴露部分一定要涂抹防蚊蟲藥。
2.露營者盡量不要在潮濕的樹蔭下、草地上以及水邊搭帳篷。行走的時候盡量不要在草叢中穿行,草叢是很多昆蟲的“家”。
3.使用驅蚊露、驅蚊霜、防蚊液。在皮膚上涂抹或噴灑驅蚊露、驅蚊霜等驅避劑也可以驅蚊。但涂抹防蚊液時,要避免直接涂在傷口或是起紅疹的皮膚上。也可以使用花卉香氣驅蚊。茉莉花、米蘭、玫瑰或是夜來香等味道的香水,可以有效驅蚊。
4.口服維生素B。維生素B通過人體生理代謝后從汗液排出體外,會產生一種蚊子不敢接近的氣味。出行前一小時口服維生素B1或B2,但不要長期大量服用。平時可多吃一些大蒜和含維生素B較多的食物,如糙米、豆類、干果、花生仁、水果、綠色蔬菜、奶類、海鮮等。
5.使用驅蚊照明蠟燭或裝蠟驅蚊火把。使用以上明火驅蚊時,要注意其燃燒時容器會變熱,不要觸摸,以防燙傷。此外,不要在易燃物品近旁使用;蠟燭和火把燃燒時,人員不要遠離,以防造成火災。
6.穿戶外防蚊外套。該類型外套的纖維是采用微囊技術以香味織成。利用微囊技術對香料進行處理,可以實現紡織品味道的持久性,防止味道的氧化和污染??梢猿掷m(xù)散發(fā)出蚊子討厭的檜木香味,使用的是物理性驅趕蚊子的方式。
蜈蚣:我們在穿越叢林時,腳下的泥土里可能有蜈蚣,蜈蚣蟄人后很疼,且傷害性較強。所以,在戶外,盡量不要翻動爛樹葉以及腐物。
蜘蛛:毒性較強,可以引起神經系統病變和溶血等嚴重后果,危及生命。一旦被蜇傷,要馬上用肥皂以及清水清洗傷口,用一塊冰涼的敷布敷到傷口處。如果傷口在手臂上或在腿上,可用溫和的繃帶綁在傷口處的上方,以減慢甚至停止毒液的蔓延。對于成年人來說,可以使用阿司匹林或醋氨酚來緩解咬傷癥狀,一定要記住不宜給小孩使用阿司匹林,可用醋氨酚來替代。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尋求醫(yī)療護理。
毛毛蟲:穿越叢林時樹上會有毛毛蟲,而且有些毛毛蟲吐絲會從樹上吊下來。有些毛毛蟲是有毒的,被叮咬后,皮膚會出現紅腫、感染。如果被毛毛蟲蜇了,千萬不能抓,越抓紅腫范圍越大、皮膚越痛癢難忍。最好隨身帶些膠布,貼在創(chuàng)面上然后揭下,粘掉皮膚上的毒毛,以減少傷害。
蜂:蜂也是非常厲害的角色,最好不要因好奇而主動靠近蜂窩。如果蜂窩受到侵擾,它們會主動發(fā)起攻擊。傾巢而出的蜂非常危險,人被蜇5~10次以上就有可能致命。如果遭遇蜂襲擊,最好就地趴下,用衣服蓋住頭,或者把衣服在頭頂上方掄幾圈以后,扔向遠方,吸引蜂群追趕,人則向反方向跑。
恙螨:其幼蟲的唾液可以分解液化人體的上皮組織,引起局部的蛋白凝固壞死,從而導致以皮疹和嚴重瘙癢為表現的恙螨皮炎。恙螨的危害可不止于此,它在吸血過程中,會將自身帶有的恙蟲病立克次體傳染給人類,使被叮咬者患上恙蟲病。對于恙螨皮炎,局部使用皮質類固醇或口服抗過敏藥物即可緩解癥狀。
螞蟥:螞蟥是危害很大的蟲類,水里、溪邊雜草叢、枯枝爛葉下等地均有分布。遇到螞蟥叮咬時,不要硬拔,可用手拍或用肥皂液、鹽水、煙油、酒精滴在其前吸盤處,或用燃燒著的香煙燙,讓其自行脫落,然后壓迫傷口止血,并用碘酒涂擦傷口以防感染。行進中,應經常查看有無螞蟥爬到腳上。在鞋面上涂些大蒜汁、肥皂、防蚊油,可以防止螞蟥上爬。
螞蟻:我們平時遇到的螞蟻大多是無毒無害的,但是得當心子彈蟻、火蟻等。子彈蟻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螞蟻之一,體長大約三厘米。子彈蟻會分泌一種毒素,除了造成劇烈的疼痛外,還會麻痹被咬之人的神經。戶外真人秀《侶行》的一期節(jié)目中,里面的主人公“270”被咬之后昏迷不省。被子彈蟻咬后是一種什么樣的疼痛呢?按照當地的酋長所說,會感覺到有無數的鋼針在扎你。
外出露營,是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但有種生物,最好別和它們親密接觸,那就是蛇。據統計,每年全世界有100萬到200萬人被蛇咬,包括無毒物種。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道,每年有3萬到4萬人死于毒蛇咬傷。那么,遭遇毒蛇,該怎么辦?
行進中防蛇:
1.除眼鏡蛇外,蛇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如果遇到蛇,若它不向你主動進攻,千萬不要驚擾它,最好等它逃遁,或者等人來救援。
2.蛇是變溫動物,氣溫達到18度以上才出來活動。在我國南方通常5-10月是蛇傷發(fā)病高峰期。雨前、雨后、洪水過后要特別注意防蛇。
3.蛇類的晝夜活動有一定規(guī)律。眼鏡蛇、眼鏡王蛇白天活動,銀環(huán)蛇晚上活動,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動。蛇傷主要集中在白天9-15時,晚上18-22時。此外蝮蛇對熱源很敏感,有撲火習慣,所以夜間行路用明火照亮時,要防避毒蛇咬傷。
4.穿高幫鞋(皮靴),穿著長衣長褲,戴帽、扣緊衣領、袖口、褲口。
5.盡量避免在草叢里行進或休息。盡量不要抓著樹枝借力。在伐取灌木、采摘水果前要小心觀察,一些蛇類經常棲于樹木之上。
6.如果與毒蛇不期而遇,保持鎮(zhèn)定安靜,不要突然移動,不要向其發(fā)起攻擊。應遠道繞行,若被蛇追逐時,應向上坡跑,或忽左忽右地轉彎跑,切勿直跑或向下坡跑。
7.如果迫不得已要殺死毒蛇,可取一根具有良好彈性的長棒,快速劈向其后腦。
1.避免在蛇鼠洞多、亂石堆或灌木叢中扎營。營地周圍的雜草應鏟除干凈。
2.在營地周圍撒上下列物品的一種或數種:雄黃、石灰粉、草木灰、水浸濕了的煙葉。
3.在使用包裹前要小心查看一遍,蛇類很可能就躲在下面。露營時,睡前檢查床鋪,確保帳篷拉鏈完全合上,早晨起來檢查鞋子。萬一發(fā)現蛇,可迅速退后,保持一定距離。
4.若打地鋪,可用樹枝、樹葉或細竹墊鋪,盡量不要用雜草。臨睡前要先在地上敲打,清除地上和帳篷的昆蟲。醒來時,應首先仔細地察看身體周圍,附近若有蛇或昆蟲會被突然的活動驚動。
當在野外被蛇咬后,服用蛇藥片,并將解蛇毒藥粉涂抹在傷口周圍。各地藥品供應站有不同的蛇傷藥,可參照說明書使用。有條件的話,最好根據當地動物志,準備相對應的血清,冷藏攜帶至當地,存放在醫(yī)院中。
很多植物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在野外探險或是進行戶外采集活動時,一定得留心身邊的植物,在不了解它們的情況下,盡量不要亂碰,更別誤食。
見血封喉:光聽這名字就非常嚇人了,見血封喉憑借“一碰到傷口就斃命”的逆天毒性躋身毒藥前列。如果見血封喉流出了液體,我們又不小心碰到了,再加上碰到的地方有一個小傷口的話,毒性就會直接侵入人體,這時候就非常危險了。有一種說法是“七上八下九倒地”,意思是中了此毒之人往高處只能走七步,往低處只能走八步,走到第九步就會倒地斃命……所以遇到這種植物,別好奇,趕緊離它遠一些!
曼陀羅:《神雕俠侶》里楊過和姑姑身中的情花之毒就是它,別看它長得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全身上下都是毒。曼陀羅不但是劇毒植物,而且花香有致幻的效果,三國時的醫(yī)學家華佗發(fā)明的麻沸散的主要有效成分就是曼陀羅。
漆樹:漆樹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見,看看漆樹的樣子,與普通樹的樣子并無二致,但漆樹的汁液是有毒的。漆樹流出來的生漆對人的皮膚有很強的腐蝕作用,會導致人體皮膚過敏。
夾竹桃:一說夾竹桃,看過《甄嬛傳》的小伙伴,應該都會心頭一顫吧。夾竹桃在一些宮斗劇中可是經常被拿來害人的有毒植物。細說來,夾竹桃確實是有毒的,而且毒性極強,夾竹桃的根、莖、葉、花等全部都含有毒素,一片葉子就可以致一個嬰兒喪命。
斷腸草:斷腸草實際上是服用后導致人的腸道產生強烈毒副反應的草藥的總稱。提到斷腸草主要指鉤吻,其毒性可以與見血封喉并列,據說神農嘗百草時就是因誤食斷腸草而毒發(fā)身亡。
飛燕草:毛茛科翠雀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厘米左右,形態(tài)優(yōu)雅,惹人喜愛。全草可作土農藥,殺蒼蠅及其幼蟲。此種植物有劇毒,誤食可能引起死亡或者重病。
毒芹:希臘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被判死刑,而結束他生命的相傳是一種叫毒芹的植物。毒芹又名野芹菜、毒人參、白頭翁。葉像芹菜葉,全棵惡臭、有毒,花的毒性最大。誤吃后惡心、嘔吐、手腳發(fā)冷、四肢麻痹,嚴重的可造成死亡。
海芋:全株有劇毒,地下莖尤甚,不可生食。皮膚接觸汁液會產生瘙癢;觸眼會導致失明;誤食莖、葉可引起舌,喉發(fā)癢、腫脹,流涎,腸胃灼痛,惡心、嘔吐、腹瀉、出汗、驚厥,嚴重者窒息、心臟麻痹而死。
商陸:全株有毒,根的毒性最大。一旦誤食,會導致體溫升高,心跳加速,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繼則眩暈,頭痛,言語不清,胡說躁動,站立不穩(wěn),抽搐,神志恍惚,甚至昏迷。大劑量可使人血壓下降心肌麻痹而死。
烏頭:全株有毒,其中毒性最大的是烏頭堿,只要幾毫克就可以讓人喪命。烏頭堿能通過消化道或破損皮膚吸收,主要經腎臟及唾液排出。因吸收快,故中毒極為迅速,可于數分鐘內出現中毒癥狀。
石蒜:又名彼岸花。全株有毒,其花的毒性較大,其次是鱗莖。接觸皮膚后即紅腫發(fā)癢,進入呼吸道會引起鼻出血。內服這種植物后中毒癥狀為:流涎,嘔吐,下瀉,舌硬直,驚厥,手腳發(fā)冷,脈弱,休克,甚至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
在野外,如果誤食了有毒植物毒后,急救的原則和目的通常是排毒和解毒。臨時簡便的操作方法如下:
1.催吐:可用手指觸及咽喉,引起嘔吐反應,直至吐出清水為止。
2.導瀉:最方便的是直接喝大量的肥皂水,此法還可同時除去已到腸內的毒物。
3.洗胃:喝下大量的涼的濃茶水,起到洗胃的效果。
4.解毒:最簡便的自制通用解毒劑——燒木炭研末,尋找野山梨或柿子榨汁和水灌下,其主要作用是吸附或中和生物堿、重金屬和酸類等毒物。
如果患者中毒癥狀嚴重,應立即送醫(yī)院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