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的種子,身體、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種子健康了,事業(yè)才能根深葉茂,枝粗果碩。
——袁隆平
不賺錢的書店和不停轉(zhuǎn)的“996大廠”。
——“打工人”心中的月亮和六便士
眼神中的語言無須字典。
——用眼睛“說話”的優(yōu)點是人人都能理解
相濡以沫,舉案齊眉,平淡如水。
——愛情該有的樣子
“70后”請假是因為父母不舒服,“80后”請假是因為孩子不舒服,“90后”請假是因為自己不舒服,“00后”請假是因為看你不舒服。
——各年齡段的請假原因
故事是這個世界的解藥,是對抗時間的有效疫苗。
——作家韓松落
愛情好比播下一粒種子,如果你每天都挖開土看它有沒有發(fā)芽,反而會讓它死去。
——不要確認和求證愛情,而要感受它
我們所擁有的已經(jīng)遠超祖先們的想象,但我們付出的代價則是永遠都揮之不去的焦慮。
——人類永遠都不能安于現(xiàn)狀,永遠都有尚未企及的夢想
生活中有很多的不如意,一不開心,就寄希望于“如果當初”,那你永遠都不會開心。
——15年后再看《武林外傳》時的感慨
門之內(nèi)全是我,門之外沒有我。
——大多數(shù)人的城市生活
娛樂至死的可怕之處不在于娛樂本身,而在于人們?nèi)諠u失去對社會事物嚴肅思考和理智判斷的能力。
——輕佻的文化環(huán)境,容易培養(yǎng)既無知又無畏的理性文盲
動物成為人之前,相互殘殺。
——反過來說,文明的標志是避免相互傷害
自我無限膨脹,世界無限縮小;反思能力萎縮,共情能力喪失。
——人的悲歡本可以相通,但“自戀”打開了黑暗之門
技術(shù)就是為了節(jié)省時間而花費的時間。
——西班牙技術(shù)哲學家奧特加·伊·加塞特
危險是一個事實,恐懼是一種選擇。
——事實是客觀存在的,但選擇恐懼還是選擇勇敢決定了我們面對危險時的態(tài)度
我在很多場合發(fā)言,從不掩飾自己對文史哲、數(shù)理化等所謂“長線專業(yè)”的偏好。
——北京大學陳平原教授認為,今天人們喜歡說“專業(yè)對口”,往往誤將上大學理解為選職業(yè),不少熱門院系的課程設計過于實用化?
面對困境,一定要“撐過去”,而不是“撐下去”。
——前者是鼓勵,后者是詛咒
委屈自己,不是美德,而是一種自我桎梏。
——要活出自己的光彩,擁有閃閃發(fā)光的“小宇宙”
人們相互蔑視,又相互奉承;人們希望自己高于別人,又匍匐在別人面前。
——馬可·奧勒留《沉思錄》
下意識地惦記和語帶溫柔地說話。
——最讓人感動的兩種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