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適
(貴陽市公共衛(wèi)生救治中心,貴州 貴陽 550001)
冠心病多見于老年人群體,多表現為胸悶、氣短以及心悸等不良癥狀,而一旦處理不當極易誘發(fā)不良反應,不僅耽誤病情,同時也增加了治療的難度。在各項并發(fā)癥的發(fā)作中,由于病情的復雜也加大了治療難度[1]。部分冠心病患者發(fā)病后由于在臨床上并無明顯表現,因此在治療上存在不及時或者治療不足的發(fā)生后,該病突發(fā)具有一定的突然性,病情惡化較快,極易引發(fā)不良結局。冠心病的發(fā)病率同樣與患者的生活習慣有關,如情緒、體力勞動,均可成為疾病誘發(fā)的因素。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勞逸結合避免情緒不當加重病情,而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對此極有幫助,可在護理過程中起訴疏導患者的情緒。為了降低老年患者的病發(fā)率,我國醫(yī)療相關部門對此十分重視,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療方式,效果良好,現對88例患者進行觀察,主要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遴選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的收治的88例患者作為主要調查人群進行觀察。通過紅藍球法無差異的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4例,其中觀察組男30例,女14例,年齡50~84歲,平均(70.12±1.01)歲,平均病程(8.46±0.67)年;對照組男29例,女15例,年齡51~85歲,平均(69.12±1.31)歲,平均病程(8.18±0.87)年;以上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病程的比較中一般資料差異較低,P>0.05,符合統(tǒng)計學描述。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通心絡治療,每日2次,每次0.26 g,持續(xù)2個月。
1.2.2 觀察組采取通心絡+琥珀酸美托洛爾治療,其通心絡的用法如對照組,琥珀酸美托洛爾劑量:每日一次,每次47.5~95 mg。用藥期間及時觀察患者的臨床癥狀,若出現異常狀況,則及時停止藥物供應[2]。
1.3 觀察標準。根據患者病情變化選取合適的用藥方式,制定合適的標準衡量病情變化。①顯效:并無明顯的心臟疼痛現象。②改善:心臟具有微小疼痛,臨床癥狀較小。③惡化:心臟疼痛難忍,坐臥不安。有效率=顯效率+改善率。對心電圖改變狀況進行分析,①明顯,心電圖改變程度較低,24 h內心電圖st-t改善高達80%則為明顯。②st-t改變幅度在50%~80%,說明心臟改變效果為較好。③小于50%,則為改變失敗,藥理作用未起到臨床干預效果。完成用藥干預后的2周,對患者進行隨訪,對停藥后的復發(fā)狀況進行調查,記錄后完成匯總,記錄于檔案中,分析藥物應用的平穩(wěn)性。
1.4 統(tǒng)計學分析。利用SPSS 19.0對數據進行整理,計數部分采取卡方檢驗,若P<0.05,說明差異明顯,符合統(tǒng)計學描述。
2.1 治療效果分析。觀察組的有效率為95.45%,對照組的有效率為77.27%,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觀察組大于對照組,差異明顯,可比較(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心電圖改變分析。完成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心電圖改變的好轉率為75.00%,顯著高于對照組63.64%,P<0.05,差異較為明顯,符合統(tǒng)計學描述,見表2。
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過程中,人們生活得到了顯著改善,而在人口老齡化逐漸提升的過程中,人們毫無規(guī)律的生活方式促使了冠心病的發(fā)生。同時隨著冠心病的發(fā)作率的提升。冠心病(CHD)發(fā)作時冠狀動脈發(fā)生出現異常性粥樣硬化,致使心血管管腔發(fā)生狹窄或者閉塞,若不采取及時性的醫(yī)治,極易對身體造成嚴重的不可逆的損害?;寂R床癥狀表現為慢性穩(wěn)定性或者突發(fā)性冠心病,同時高發(fā)的冠心病,極易產生其他并發(fā)癥,阻礙了病情的有效與增大了患者的醫(yī)療支出[3]?;颊咭坏┗加泄谛牟?,則極易出現心肌供血障礙,誘發(fā)心肌細胞缺氧,若任病情發(fā)展,則有可能出現體內交感神經-體液機制出現異常性缺損,因此對于冠心病心絞痛的診治,大多數情況下多以預防為主,同時應用多藥物對患者采取臨床干預,但大多數情況下達不到預期效果。現如今,醫(yī)療技術相對成熟,對于冠心病的臨床醫(yī)治已經逐漸明確,有了一定的標準,但若病情不能及時性的發(fā)現或者病情不明確,導致病情惡化,仍然會造成此疾病病死率的提升。
表2 心電圖改變[n(%)]
琥珀酸美托洛爾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中應用較多,屬于β受體阻滯劑,其藥理機制是降低心肌耗氧量,調節(jié)心率以及擴張冠脈,從而進一步改善心肌缺血癥狀。通心絡是由益母草與蟲類通絡制劑聯合制成的中藥類處方藥劑,主要成分為人參、金蟬、水蛭以及赤芍均屬于此類藥物的重要成分。此藥物可顯著改善患者的氣血兩虧,胸促氣短以及心脈不通等冠心病典型癥狀。此外,通心絡膠囊可顯著擴張患者的冠脈經絡,提升機體內一氧化碳的水平,抑制冠脈血管發(fā)生痙攣,避免血栓形成,達到抗凝降脂以及減少血小板聚集效應和黏糊,平穩(wěn)冠脈血管的粥樣硬化,調節(jié)機體本身的缺血性機理,兩味藥物具有典型的藥理特性,聯合應用可最大化的治療患者病理。
目前,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與人們生活水平的進步,我國冠心病心絞痛的發(fā)作率呈現逐漸遞增的現象,嚴重危害到了我國高齡群體的生命健康安全[4]。冠心病常見的臨床癥狀是心絞痛。因此,患者個人應適當制定合理的晨練計劃,改變不良生活習慣,貫徹健康的生活理念,同時注意鹽的攝取與戒煙戒酒,加大精氨酸的攝入量,控制血管的張力和不良習慣,遵循醫(yī)務人員的建議,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冠心病是人體中冠脈血管出現異常性的動脈粥樣硬化改變,致使血管發(fā)生栓塞或者狹窄,誘發(fā)心肌缺血,缺氧,繼發(fā)心臟病[5]。此類病癥的發(fā)生多與患者的年齡、生活習慣以及遺傳因素有關,而此病同樣具有反復發(fā)作的特點,因此在臨床中致死率較高,對老年人群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極大危害。此外,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血管較為狹小,同樣易發(fā)作心肌缺血,受脂質改變影響,阻礙了血流的通暢,造成心絞痛,而疼痛反應劇烈[6-8]。
在本文中對88例關冠心病患者分別采取了通心絡與通心絡聯合倍他洛克對兩組病人進行醫(yī)治,其中在最終有效率上,觀察組的有效率為95.45%,對照組的有效率為77.27%,其組間比較差異性較大,P<0.05。此項結果說明了通心舒聯合倍他洛克對冠心病展開治療,臨床應用效果較好,符合臨床上對于冠心病的治療標準與基本需求,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完成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心電圖改變的好轉率為75.00%,顯著高于對照組63.64%,P<0.05,差異較為明顯,符合統(tǒng)計學描述。此項結果說明了聯合應用對患者的心電圖異常性改變較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這說明了聯合應用藥物效果較為穩(wěn)定,用藥后無復發(fā)跡象,可在臨床上放心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