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合式課程改革在高校教學改革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中的混合式課程改革主要以公共課為主,以實踐能力培養(yǎng)為主的藝術類課程參與較少?;旌鲜秸n程與先進的網(wǎng)絡技術相結合,依托于網(wǎng)絡教學平臺,學生通過線上與線下的混合學習,尤其是藝術實踐類自制視頻資源的學習,平臺得出數(shù)據(jù)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分析,可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充分發(fā)揮混合式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自制視頻資源;教學實踐分析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06-087-03
【本文著錄格式】孫曉嶺.視頻教學資源在漆平面混合式課程改革中的實踐分析[J].中國民族博覽,2021,03(06):87-89.
基金項目:項目課題名稱:“漆的平面表現(xiàn)”混合式教學改革實踐研究(項目課題編號:JYB20190703)。
一、視頻教學資源對于漆平面混合式課程改革的重要性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在教學中越來越多的運用,高校不少課程都參與到了混合式教學改革的隊伍中。以筆者所在高校為例,混合式課程主要是公共基礎類課程,以實踐操作為主的藝術類課程較少涉及。
筆者主要從事工藝美術漆平面的教學,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實踐為主的課堂教學,以教師操作流程示范,學生復制工藝流程為主。但是由于漆工藝流程的復雜性,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上有限的教學課時內無法真正掌握漆平面的創(chuàng)作與制作工藝。學生對于漆畫的構圖與表現(xiàn)技法需要更多的學習時長去反復練習與掌握,因此混合式課程的視頻教學資源的引入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國內外開設漆藝專業(yè)的高校并不多,成體系的漆平面創(chuàng)作教學資源在網(wǎng)上幾乎沒有。為了提高學生對于漆平面的技法掌握,筆者開發(fā)了一整套漆平面的教學視頻,利用優(yōu)慕課平臺作為媒介,讓學生可以反復學習參考,去培養(yǎng)他們的技法表現(xiàn)能力與審美能力,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漆畫創(chuàng)作能力。
二、視頻教學資源在學生漆平面學習實踐中的應用分析
(一)漆平面混合式課程改革的建設思路
通過混合式教學改革,筆者將積累的網(wǎng)絡學習資源如漆平面創(chuàng)作的稿件、漆平面創(chuàng)作技法的ppt,大幅漆畫創(chuàng)作的整體工藝流程視頻等,連同各種美術館、博物館等相關漆平面的展覽級別作品電子圖片通過優(yōu)慕課教學平臺以分類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學生在課前進入漆平面網(wǎng)絡課程平臺中相應的技法單元,在“單元導學”板塊觀看導學案,在“知識要點”板塊觀看相應漆畫創(chuàng)作技法的知識要點與方法,在初步了解本單元學習的技法要點后,在核心板塊“視頻點播”中觀看所有漆畫創(chuàng)作技法相關工藝流程的視頻資源進行預習。在課堂上,學生仔細聽取教師對于漆畫創(chuàng)作技法的理論知識講解,觀看重難點工藝流程的操作示范后進行作品實踐。在課堂教學結束后,學生依據(jù)實踐操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在網(wǎng)絡平臺“問題討論”板塊進行提問討論,并回答教師在此板塊提問的相關技法問題。隨后在“課后作業(yè)”板塊了解本單元的作業(yè)內容,上傳作業(yè)照片。最后在“試題測試”板塊進行漆平面創(chuàng)作工藝步驟的相關試題測試,將技法知識點進行鞏固。
(二)漆平面視頻教學資源的建設分析
漆平面整體課程設計了三個教學單元,分別為漆平面的畫稿創(chuàng)作單元、漆平面的胎板制作單元、漆平面的髹飾表現(xiàn)技法(漆畫創(chuàng)作的工藝流程)單元。其中核心單元為漆平面的髹飾表現(xiàn)技法單元,以一整幅漆畫創(chuàng)作的工藝流程為例分為了稿件拓印技法、鑲嵌技法、變涂技法與肌理預埋、撒粉技法、彩繪技法、戧刻技法、貼箔技法、罩染技法、打磨技法、拋光與揩清技法等十個子單元,并引入了日本蒔繪技法和割貝技法等兩個拓展單元。
漆平面課程的核心資源為視頻教學資源,筆者錄制視頻資源共計260余個,參考學生對于視頻學習的特點分析,每個視頻時長都控制在10分鐘以內,視頻資源涵蓋了整個漆平面表現(xiàn)的所有技法工藝流程及知識點。由于網(wǎng)上并沒有相關的課程資源可供參考,所以筆者采用個人微課錄制的方式,將所有的實踐操作步驟及流程錄制成視頻,供學生課前與課后進行預習與復習。由于漆藝課程屬于技法實踐課程,漆平面的技法步驟繁多,每一步驟都極其重要,一旦其中的某一步驟流程出現(xiàn)問題與差錯,會導致整幅漆畫的工藝失敗。所以,筆者將所有漆平面工藝的技法流程分解為若干視頻,學生在課下進行漆畫創(chuàng)作時,對于掌握不牢固的技法步驟,可以通過優(yōu)慕課平臺進行在線視頻學習,參考視頻中的工藝步驟,可以很好地改進個人漆畫工藝的精確程度,規(guī)范漆平面的工藝實踐,會將最終漆畫作品的視覺呈現(xiàn)進行很好的提升。
(三)視頻教學資源中反例的引入對于學生學習效果的分析
漆平面工藝流程極為復雜,一幅漆畫創(chuàng)作中的微小失誤都會對漆畫的呈現(xiàn)效果產生影響。如何讓學生在漆畫制作中避免錯誤的操作進而牢固掌握技法,一直是漆藝教育者的研究重點。以漆畫創(chuàng)作中貼金箔技法為例,大部分學生對于漆藝貼金箔都容易犯技術性錯誤,導致貼上的金箔由于底漆過多而一直無法陰干或掌握不好貼金的火候導致金屬光澤暗淡。針對此類情況,筆者在視頻教學資源中采取了以下改進措施:首先讓學生在操作前觀看優(yōu)慕課平臺關于貼金箔的有關教學視頻和教案,讓學生初步了解操作步驟。接著在教學視頻上,根據(jù)學生常常犯的錯誤操作步驟,故意錄制了相關的錯誤的貼金箔視頻,讓學生在了解正確貼金箔步驟的同時,觀看學生們常犯的錯誤步驟,以此來反思自己是否有過這樣錯誤的操作經歷。在課上,找同學現(xiàn)場展示貼金箔的操作實踐,并讓同時觀看了正確和錯誤實踐操作的學生指出其中的不當操作。教師再次進行正確的操作步驟示范,并講解之前學生操作步驟中的正確點與不足之處,盡可能讓學生通過教學視頻中正例與反例的對比,印象深刻的記住貼金箔的正確流程。最后課下讓學生把自己在作品中貼金箔的步驟在優(yōu)慕課平臺上進行討論分享,學生們通過個人案例共享,進行工藝流程的反思。通過反例教學視頻這一創(chuàng)新舉措的引入,學生對于操作技法掌握明顯牢固,學習效果提升顯著。
三、視頻教學資源對于學生實踐效果的調研分析
參加本次調查問卷的為筆者所教授班級的全體27位同學,學生在經過一輪漆平面混合式課程之后,得出以下結論。如圖1所示,62.96%的學生會認真觀看教師上傳的視頻資源,并弄懂視頻中的問題,在每周發(fā)布新的教學視頻之后,會第一時間進行集中觀看。對于觀看在線視頻資源的時間分配上,70.37%的學生認為與預期相符。對于在線資源對學習的幫助上,必不可少的學生占40.74%,幫助很大的占33.33%,證明在線資源對于學生的學習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在問卷統(tǒng)計中,92.59%的學生認為在線視頻對于自己的學習最有幫助。這也印證了視頻教學資源對于漆平面混合式課程的重要性,筆者會繼續(xù)深入開發(fā)視頻教學資源。調研中,70.37%的學生認為混合式課程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這樣有利于學習成績的提高。
目前漆平面混合式課程改革已經經歷了完整的一輪教學,從教學的效果來看,學生的漆畫創(chuàng)作作品相較以前,整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作品都嚴格按照漆畫的工藝流程進行制作,作品質量很高,在創(chuàng)作思路、技法運用、漆語言的審美把握上有了整體的提升。其中有多名學生在進行混合式教學改革后,收獲良多。他們通過視頻教學資源的學習,提升了對于漆平面的學習興趣,組成漆藝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團隊,所申報的漆藝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獲得了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的立項資格,已順利通過中期答辯。這也極大地鼓舞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將學生通過混合式課程改革中視頻資源所學的知識技法,很好地進行實踐運用,并為未來的就業(yè)奠定了穩(wěn)固的基礎。
漆平面混合式改革課程以理論結合實踐的方法,在講授傳統(tǒng)漆畫創(chuàng)作知識的同時,重視實踐操作。學生通過視頻資源的學習,掌握漆畫創(chuàng)作從畫稿到最終作品觀念轉化的基本知識、原理和方法,以探索當代漆畫的藝術表現(xiàn),具備漆平面創(chuàng)作的能力,學習研究用漆藝為原創(chuàng)作品服務,培育尊重歷史、尊重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觀,為成為工藝美術漆藝工作者奠定基礎?;旌鲜秸n程的視頻教學資源可以很好地對學生的知識掌握做一個夯實的過程。學生在線上觀看漆平面技藝規(guī)范的工藝流程視頻,在線下實踐教學中進行作品制作與工藝流程的實踐,很大程度的避免操作失誤或操作不規(guī)范導致的漆畫創(chuàng)作失敗,課后繼續(xù)通過線上視頻資源觀看進行漆平面創(chuàng)作知識的查漏補缺,這樣很好地鞏固了學生的漆藝技法掌握。
四、漆平面混合式課程改革中資源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一)漆平面線上考試的相關問題
由于漆平面課程是工藝操作的實踐課程,有著工藝美術教學的特殊性質,所以考核基本上是通過對于作品的制作完成度以及作品的工藝規(guī)范與整體畫面審美等幾個要素的評估進行。如此,線上的考試制度對于本門課程的教學特點來說,并不適用。通過思考,筆者進行了相應的改進,如讓學生將每一個技法步驟都進行拍照,將作品的步驟流程圖上傳到優(yōu)慕課App,教師通過在線對學生的照片步驟細節(jié)圖進行打分,來確定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教學習題庫資源建設的問題
由于漆平面是實踐操作課程,課程的理論教學知識不作為考核的重點,所以學生會將理論忽視,加之網(wǎng)上并沒有此課程的相關習題,習題庫的建設比較困難。目前建議解決措施為,教師通過授課努力地將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匯總,將此類問題編纂為思考習題,課后在網(wǎng)絡教學平臺進行問題發(fā)布,學生根據(jù)實踐操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相應的討論并以書面語言進行回復,這樣對于學生的實踐操作有實際的指導意義,并可以提升學生對于漆藝學習的理論基礎,為將來畢業(yè)論文的撰寫積累素材。
五、結語
在漆平面教學中,漆藝術的感知能力、認知能力與技法掌握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在混合式教學改革的實踐中,視頻教學資源為網(wǎng)絡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豐富的視頻資源與拓展資源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提供多視角的學習資源帶來的學習享受的同時,也拓寬了學生對于審美的理解。漆平面的學習需要對于技法的反復訓練實踐,視頻資源的挖掘優(yōu)化了學生在網(wǎng)絡學習上的視覺感受,視頻資源的建設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程資源,彌補了由于課堂教學的時長不足導致的技法掌握不牢固,同時針對學習能力不足的學生有效地展開了分層的教學,讓學生可以自由地切換和選擇所需的漆藝技法學習,完成了線上課堂與線下課堂的優(yōu)勢互補。
參考文獻;
[1]戴曉紅.創(chuàng)設高校漆畫教學的新途徑[J].藝術教育,2016(11).
[2]王健.混合教學模式在中職室內設計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5).
作者簡介:孫曉嶺(1988-),男,漢族,安徽滁州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工藝美術漆藝、漆平面、漆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