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廣饒縣水利局,山東 東營 257300
不同類型水利工程的使用功能是不同的,主要有防洪抗旱、節(jié)水灌溉、水力發(fā)電等功能,但是無論哪種水利工程,其建設的流程都基本相似,并且也會在一定的使用周期內發(fā)生滲漏問題。滲漏不僅會降低水利工程自身的使用質量,還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應不斷加強對水利工程堤防防滲施工技術的研究,切實做好堤防工程防滲施工,提高水利工程堤防防滲施工質量。
堤防滲漏是影響水利工程使用功能、降低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的主要問題,發(fā)生滲漏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施工因素。水利工程施工所需投入的資金量大,因此要做好施工成本的控制,保障施工材料、施工技術都能夠滿足既定施工要求,如果施工機械或者施工材料不合格,會導致施工整體質量下降,繼而發(fā)生滲漏現(xiàn)象。此外,施工方案自身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缺漏,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應做好施工預案,避免滲漏現(xiàn)象的發(fā)生。
(2)結構變化。水利工程提防滲漏與施工結構發(fā)生變化有緊密聯(lián)系,工程結構的改變一定要經過設計部門的審核,但是存在部分施工單位未經變更允許擅自更改結構施工方案,這是引起提防滲漏的重要原因之一。
(3)水利工程使用周期過長,提防結構施工材料老化現(xiàn)象嚴重。作為民生工程之一,水利工程的使用也是有壽命的,如果使用的時間過長,各個結構體系功能呈現(xiàn)出下降的趨勢,尤其是抗?jié)B漏性、耐久性能的下降,提防滲漏問題也會越發(fā)嚴重。為了避免水利工程提防滲漏現(xiàn)象的發(fā)生,應在既定施工周期內完工,確保提防各個結構施工材料的抗?jié)B漏功能達標,避免因為較長的施工周期導致提防滲漏現(xiàn)象發(fā)生。
帷幕灌漿技術的施工工序需要循環(huán)進行,將鉆孔、洗孔及灌漿等技術不間斷地應用于施工中。封孔是最后一道施工工序,其孔間的距離應保持在1.5m左右,施工過程中需要進行鉆孔的數(shù)量應≥120個。
鉆孔放樣是在整個帷幕灌漿技術實施之前進行的,需要結合相應的設計圖紙,按照設計圖紙的要求對施工技術進行詳細分析,并對帷幕灌漿施工的邊線進行有效的測量,再利用鋼尺將灌漿孔的位置預留出來,測出對應鉆孔的高程。
在整個鉆孔施工過程中,選用的設備機械最常見的為回轉式鉆孔機,其作業(yè)效率高,且不易損壞。在灌漿技術實施之前,按照設計的灌注孔位置及相應的孔位進行灌漿,灌漿過程需要實時進行觀測,保證整個灌漿位置的穩(wěn)定,不能發(fā)生偏離。采用壓力水沖洗鉆孔沖,直到相應回水清澈穩(wěn)定時停止沖洗,沖洗壓力應結合具體工程適當選取,對整個鉆孔內的異物進行有效的清洗。
混凝土具有防滲特性,利用混凝土防滲墻施工技術,對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實現(xiàn)水利工程防滲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必須加強對防滲墻厚度的控制,優(yōu)化施工流程,科學合理地控制施工參數(shù),如防滲墻的厚度、結構密實度等,以使混凝土防滲墻能夠達到既定的防滲效果。不同厚度防滲墻的使用功能和使用效果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考慮到防滲墻的重力作用,應選取深厚型或者淺薄型結構,同時要結合具體的施工環(huán)境進行施工防滲墻類型的選取。淺薄型防滲墻結構的厚度控制在10~20m,特殊情況下將厚度增加到30m;深厚型防滲墻結構的設計厚度可達到60~80m,特殊情況下可將厚度增加到130m。在江河湖堤工程施工中,一般使用淺薄型防滲墻;在水勢兇猛的區(qū)域,一般使用深厚型防滲墻結構。
由于堤防工程高壓噴射灌漿施工段對應的施工作業(yè)量相對較小,施工過程中只需一個施工隊即可完成施工。其施工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高壓噴射防滲墻施工工藝流程
施工前,應做好如下準備工作。首先,熟悉相關圖紙,編制與審核各施工技術。其次,施工放樣,了解具體的施工需求,依據精度指標,開展放樣施工。放樣之前,應先計算放樣數(shù)據,繪制放樣施工草圖,將現(xiàn)場放樣所得的數(shù)據記錄在手冊上,以備后續(xù)使用。最后,做好漿液的配比試驗,漿液比重、水灰比等參數(shù)要符合規(guī)范的要求,通過配合比試驗的方法測定漿液攪拌的時間、空間、密度、流動性、沉淀速率以及穩(wěn)定性等,要求28d抗壓強度>3.0MPa,抗折強度、滲透系數(shù)等滿足設計的要求。防滲墻薄的位置處厚度應控制在16cm左右,孔距設計為1.2m左右,旋轉速度應控制在15~25cm/min。
在應用高壓噴射防滲墻施工技術的過程中容易發(fā)生異常情況,如混凝土噴射壓力突然下降或者驟升等,應立即停止施工,明確施工事故發(fā)生的根本原因,并進行及時處理,待壓力完全恢復以后才可繼續(xù)施工作業(yè)。當停止噴射的時間超過3h,需要進行復噴施工處理,確保搭接使用的長度控制在0.5m以上。在噴射的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漏漿的現(xiàn)象,應停止提升或者及時降低提速,確保原位灌漿施工處理,及時處理方法包括降低灌漿的壓力、增加進漿的比重或者進漿的流量等;孔口結構處應填上砂石、黏土球等結構,孔口位置應灌注對應的水泥砂漿等結構材料。
在此技術的應用過程中,主要的施工材料包括水泥、膨潤土等,需要在混合料中加入對應的混凝劑。此類型的施工技術不能夠單獨使用,而應與其他施工技術結合使用,主要是以技術補充的形式進行應用,以確保防滲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在進行泥漿護壁的布孔設計時,自凝灰漿法可作為護壁泥漿主要施工技術,凝固以后形成一個防滲施工作業(yè)層,不僅能夠加強堤壩結構的防滲性能,還能夠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
(1)做好防滲施工管理工作。目前我國水利工程數(shù)量不斷增加,工程施工技術的應用難度也逐步增加,堤防防滲漏施工技術的應用是提高整體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的重中之重,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應優(yōu)化堤防防滲漏施工流程,需要管理層技術人員加強對防滲漏施工的關注,實現(xiàn)防滲漏施工任務分配的具體化、施工責任具體化,為強化水利工程堤防防滲漏施工質量、提高防滲漏施工效率奠定堅實的基礎。
(2)嚴格控制堤防防滲漏施工材料的采購,對采購的施工材料進行現(xiàn)場審查。加強對采購技術人員的專業(yè)培訓,減少劣質材料進駐施工現(xiàn)場,加強和提升專業(yè)施工技術人員對于材料的辨析能力;加強對采購技術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其明確自身的工作范圍和工作職責,做好施工材料采購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督管理工作。
(3)應定向培養(yǎng)具有高學歷、高素質的技術人員,施工單位以老帶新的模式,加強對此部分施工技術人員的工作經驗培養(yǎng),幫助其迅速提升自身工作能力。
綜上所述,水利工程堤防滲漏現(xiàn)象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施工的重難點,因此要加強重視,施工中選擇科學合理的防滲漏施工技術,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文章重點闡述了水利工程堤防防滲漏施工技術內容,并進行了簡要的對比分析,希望能夠給同領域施工技術人員提供一定理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