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觀
“你不覺得時間很可惜嗎?”62歲的鮮于銀淑一看到分開15年的前夫李英河,眼淚就忍不住往外涌。她覺得自己顯得很可笑,但又迫切地想把在婚姻中積攢了26年的心里話都傾訴出來。
這個無比傷感的畫面出自近期一檔韓國綜藝《我們離婚了》——讓已經(jīng)離婚的夫妻再在一起生活、錄節(jié)目。它呈現(xiàn)了過于真實的婚姻,讓人無法回避地看到很多現(xiàn)實婚姻中的影子。一段婚姻,到底會產(chǎn)生多少無法預知的困難,令多少人受到委屈?不管是結了婚、還是想結婚的人,都可能會通過這個節(jié)目,想到自己。
《我們離婚了》第一對亮相的夫妻是鮮于銀淑與李英河。鮮于銀淑當年是甜美的女明星,如今是偶像劇里的“媽媽專業(yè)戶”,李英河則是外貌與演技兼具的實力男演員。兩人因戲生情,在1981年舉行了婚禮。男才女貌,看著像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他們共同度過了26年的婚姻生活,最終還是在2007年分道揚鑣。李英河在離婚時說:“和鮮于銀淑結婚是人生最大的失誤。”而鮮于銀淑面對眾多媒體鏡頭卻哽咽道:“沒有特別的原因,想長久維持好的關系,就決定離婚了。”銀淑還頗有勇氣地為兩人的關系留下了轉(zhuǎn)圜的余地:“再次復合的可能性也是有的?!?/p>
看完后面,觀眾們都能理解銀淑為何這么說。因為很明顯,她依然深愛著他。算上分居的兩年,兩人已經(jīng)15年沒有單獨見過面。在這次相見前,銀淑特地做了妝發(fā),她不停地重復呢喃著:“我好奇他會不會把我當作女人看待?”其實她真正想知道的是,那個男人是否依然愛她。
但她落空了。在這段曾經(jīng)的婚姻里,李英河一個星期經(jīng)常有六天晚上都在外面喝酒到凌晨。妻子銀淑原本也是一個耀眼的明星,她進入婚姻之后,改變自己單身時的習慣去適應李英河,卻沒有換來他的理解。因為錄節(jié)目,15年來兩人第一次獨處,李英河仍舊不停地找朋友喝酒;前妻在車上獨自等待半個小時,他吃飽喝足后坐在副駕駛上呼呼大睡;李英河甚至給不認識的鄰居帶了年糕,卻對銀淑十分冷漠……大大小小的失望不勝枚舉,令觀眾看得很生氣。銀淑熱烈地、坦誠地一次次提問,李英河卻總是報以沉默或轉(zhuǎn)移話題,以至于節(jié)目嘉賓都戲稱他是“韓國轉(zhuǎn)移話題第一人”。
他愛她嗎?當銀淑問出“你不覺得時間很可惜嗎”,以及一個人在爭吵后抽泣感嘆“是我奢望太多了”時,她所表達的是這一生的無盡遺憾。理解銀淑感受的觀眾,或許能從旁觀者的角度審視自己所經(jīng)歷的情感,因為像銀淑和李英河這樣的“黃昏離婚”,如今在韓國已是普遍現(xiàn)象。50歲以上的韓國老年夫妻,已經(jīng)不像以前一樣愿意隱忍著過日子。
節(jié)目的第二對離婚夫婦是視頻博主崔肉肉和時裝模特劉紫蘇。相比老年夫妻離婚的沉重,這對結婚5年、離婚7個月的年輕夫婦在相處中似乎顯得過于輕松,甚至給人一種熱戀期男女的錯覺。
這么相愛為什么還會離婚呢?參觀房子時,崔肉肉笑說,要是住在這個房子里可能就不會離婚了;紫蘇洗漱的時候,崔肉肉在一旁自然地幫忙抓頭發(fā);看房間的時候,崔肉肉又嬉笑著問:“要一起洗澡嗎?”看上去,崔肉肉對前妻仍有好感,很是積極主動。但是,紫蘇始終保持著清晰的界限??吹胶竺妫^眾才能理解:紫蘇為何要一直給對方樹起銅墻鐵壁。兩人的最大障礙是家人。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會不會幸福?或者說:父母為什么不祝福我們的婚姻?
在節(jié)目里,男方父親在和親家相見時出言不遜,對親家母造成了傷害,也給兒媳留下傷痛。在家庭相處中,兒媳沒有在他早上6點出門時準備早飯,他當著孫女的面說全世界都沒有那樣的女人。他期待一個女仆式的傳統(tǒng)家庭婦女來做自己的兒媳,紫蘇顯然不愿接受這個定位,而她之所以提出離婚,是因為丈夫考慮到父親已經(jīng)80歲,總是在矛盾發(fā)生時站在父親一邊??上Я诉@段充滿愛情的婚姻,只持續(xù)了5年。
在這檔真人秀中,觀眾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婚姻的復雜性,它可能會受到來自家庭的影響甚至壓迫。如果一方無法處理二人世界外的矛盾,矛盾就會逐漸投射到兩人的婚姻里,造成糟糕的影響。
在東亞社會的家庭生活中,以婆媳關系為代表的家庭關系一直被廣泛討論。不管是中國、日本還是韓國,幾乎都有類似“娶妻不娶扶弟魔、嫁人不嫁媽寶男”的說法。亞洲人的婚姻不是兩個人的婚姻,是兩個家庭群體社會關系的婚姻?!痘橐龅囊饬x》一書對此類矛盾剖析道:“很多人婚姻出現(xiàn)問題是因為他們沒有真正‘離開父母,未與配偶合一?!倍硐氲姆蚱揸P系必須高于其他一切關系,包括與父母的關系。
在離別前夜,崔肉肉問:“離婚時什么心情?”紫蘇答:“太好了??!初期還殘留著對你的負面情緒,現(xiàn)在覺得都結束了,有解脫的感覺?!贝鸢富蛟S出乎男人的意料,原來一直以來,這段婚姻對于女人而言竟然是這么痛苦的枷鎖。崔肉肉坦誠,他在離婚后翻到了紫蘇的日記本,那時才真正體會到妻子的心情。如今自己照顧孩子,才知道老婆當初的不容易。
女性照顧家庭的辛苦往往不被看見。這一點,在六十歲的銀淑和二十歲的紫蘇身上都發(fā)生了。李英河對于銀淑在孕期的沮喪,也只是停留在“聽過”但是沒有采取任何行動的階段。對紫蘇而言,受的傷越來越多,終于有一天徹底死心。所以即便兩人相處活潑和諧,紫蘇依然清醒而克制,她還有些幽默地說:“再復婚的話豈不是我的記憶力不好嗎?”看到這里,人們也或多或少明白了這兩對夫婦為何會選擇離婚。
從綜藝節(jié)目的評論中不難看出,觀眾對熱烈追尋愛情而不得的銀淑充滿共情,也支持及時抽身、理性對待婚姻的紫蘇,而對不斷回避、過分自我的李英河以及無法處理好翁媳關系的崔肉肉表達出較多的負面觀感。
轉(zhuǎn)念一想,這正是大多數(shù)人對婚姻里各類態(tài)度的感受。人們喜好敢愛敢恨、勇敢表達內(nèi)心想法的戀愛關系,厭惡模棱兩可、充滿猜疑與隔閡的親密相處;人們期待愛人能始終站在自己一邊,厭惡得不到理解與回應的孤獨;人們希望在婚姻中保留的是戀愛的甜蜜與純粹,害怕揭開婚姻生活中傷人的一面。
這檔離婚綜藝揭開的正是韓國離婚率高居不下的社會難題。從《我們結婚了》到《新婚日記》再到《我們離婚了》,韓國綜藝對男女情感關系的挖掘發(fā)揮了極大的想象力。而現(xiàn)實往往比營造沖突的綜藝還要精彩得多。在《新婚日記》里大秀恩愛的安宰賢、具惠善夫婦在攜手2年以后就出了離婚鬧劇,撕破臉的分手讓當初美好的愛情也顯得格外難堪。
離婚的目的往往是為了減少傷害,許多離婚并非一日之寒。觀眾們紛紛調(diào)侃:“不婚不戀保平安?!碑斎?,這里并非鼓吹離婚論。那些美好的感情一定是存在的,但它可能留下動人的故事,也可能以不好的結局告終。無關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每個人做出選擇的自由和能力。
離婚不是失敗,它只是婚姻的另一個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