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起,江蘇省英語學科實施新高考方案,采用全國卷形式,增設“概要寫作”內容。本文結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英語科考試說明》對概要寫作的要求及評分標準,探索如何進行議論文概要寫作教學。實踐證明,運用體裁教學法,參照“提取關鍵詞——串連成句——整合成篇”模式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寫出符合高考要求的議論文概要。
【關鍵詞】高中英語;概要寫作;議論文;體裁教學法
【作者簡介】殷嘉琦,揚州大學附屬中學。
一、概要寫作的概念及其研究現狀
201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英語科考試說明(高考綜合改革試驗省份適用)(第一版)》(下文簡稱《考試說明》)提出增設概要寫作,在上海、浙江等省份之后,江蘇也積極響應號召,自2019年起江蘇省高考英語采用全國卷形式,增設概要寫作或者讀后續(xù)寫環(huán)節(jié)。概要寫作對于大部分江蘇學生而言較為陌生,其教學模式對于教師而言也處于探索階段。概要寫作要求學生根據一篇350詞以內的短文寫出一篇60詞左右的概要,該題型主要考查學生對原文的理解能力和再次表述能力。對原文的理解是考察學生的閱讀能力,而再次表述能力則考察了學生作文中詞匯及語法應用的準確性,語篇的連貫性和邏輯性。
那么,到底什么是概要寫作?Brandon(2014)對概要的解釋為A summary is a written, shortened version of a piece of writing in which you use your wording to express the main ideas. 由此可見,概要寫作以語篇為載體,是學生閱讀文章,概括文章大意,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的寫作形式,是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體。該題型考查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分析查找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理解判斷能力及概括能力等。
在各地英語高考改革的春風下,對概要寫作的研究如雨后春筍一般,其中,大部分是關于如何進行概要寫作的研究。不少學者總結了概要寫作的不同模式。趙奔奔(2016)總結出“U型三步法”進行概要寫作,即篇章——單詞,單詞——句子,句子——篇章(Passage— Word,Word— Sentence,Sentence— Passage)模式。陳吉鳳(2017)系統(tǒng)介紹了如何運用REPAW模式于概要寫作中,即閱讀——提煉——轉述——補充——寫作(Reading— Extracting-- Paraphrasing— Adding—Writing)模式。仲健(2017)基于教學實踐與反思,提出了PWDC模式,即目的——單詞——草稿——潤色(Purpose—Words—Draft—Coloring)模式。
綜合以上的研究成果,筆者認為概要寫作的過程可總結為“提取關鍵詞——串連成句——整合成篇”。在此過程中,學生應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和簡潔性,主要體現在關鍵詞的選擇要精準,而考慮到作文篇幅的限制,作文中用詞也要精準。此外,學生也應注意句法的復雜性和篇章的連貫性,這就要求學生熟練運用固定句式,厘清復雜句句式并加以應用,同時也要注意到句與句之間的銜接,篇章內容之間的銜接等。
二、高中英語概要寫作現狀
筆者所教學生自高一起就開始學習概要寫作,然而,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很多學生在概要寫作過程中存在較多問題,可概括為閱讀和寫作兩個部分,具體如下:1. 閱讀有障礙,文章看不懂,主要表現為不熟悉的詞過多或者長句子不會分析;2. 閱讀時抓不住文章中心思想;3. 寫作時側重點不對,舍本逐末;4. 作文要點不全或不準確;5. 作文遣詞造句有困難;6. 作文結構混亂;7. 作文銜接有困難;8. 作文中過多表述自己的觀點;9.字數不符合要求,通常表現為過多;10. 作文中直接照抄原文。
筆者認為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除了學生本身詞匯量匱乏,語法結構不清造成長難句看不懂,無法進行概要提煉以外,體裁意識薄弱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體裁不明會導致學生無法把握整個文章結構,從而抓不住重點,分不清主次。因此,在本文中,筆者將闡述如何利用體裁教學法幫助學生高效地完成概要寫作。
三、體裁教學法的概念及應用意義
體裁教學法是以Halliday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為基礎,結合體裁與體裁分析理論,通過分析語篇的圖式結構,來引導學生認識到語篇不僅僅是一種語言建構(linguistic contructs),也是一種社會意義建構(social meaningful contructs)(秦秀白,2000)。 體裁教學法的目的有二:其一,幫助學生熟悉不同體裁文章的交際目的和語篇結構;其二,在熟悉語篇結構的基礎上,學生能夠理解特定體裁的語篇圖式,并且運用此圖式創(chuàng)造出相應體裁的文章(Kay&Dudley-Evans,1998)。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體裁兼具內容和結構兩方面,即學生在閱讀文章時需要習得的不僅僅是某些詞語、句式,更重要的是某類體裁語篇的結構,以及該類體裁語篇銜接的手段。換言之,教師需要運用體裁教學法幫助學生習得上述知識,并且引導學生總結出該類體裁固有的語篇模式,即語篇圖式,從而幫助學生在閱讀文本時快速獲取其主旨大意,分清主次信息,進而在接下來的概要寫作中得心應手。
目前,對體裁教學法在寫作方面的應用研究已有不少,但如何將其運用在概要寫作這一新題型中,還有很多待研究的空間。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研究如何將體裁教學法運用于概要寫作之中。
四、體裁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議論文概要寫作中的應用
筆者研究了近幾年各地概要寫作試題,發(fā)現該題型中提供的閱讀材料以議論文居多,因此,筆者將針對議論文概要寫作教學按照“提取關鍵詞——串連成句——整合成篇”這三個步驟進行詳細闡述。
第一步:提取關鍵詞。在議論文文章中每一段的關鍵詞往往在該段的主題句(topic sentence)中,不同于其他文體,該體裁文章的主題句往往出現于每段段首。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段落在第一句話后會出現轉折連詞,如however,but,while等,這個時候主題句往往在轉折連詞之后。此外,也有部分主題句會出現在段落結尾處。學生需根據具體情況判定主題句位置,找出關鍵詞,避免教條主義。當然,有時候學生會很難在一段中找到一個完整的句子作為這一段的主題句,這時候學生需要通讀整段內容,關鍵詞往往會在該段多次出現。
第二步:串連成句。選好關鍵詞后,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關鍵詞進行組合,串連成句。此時,學生需要閱讀整段文章,找出關鍵詞之間的關聯,包括語義關聯和邏輯關聯。再利用這些關聯性串聯關鍵詞,并用自己的語言呈現出來。而對于那些出現在段首的主題句,學生往往會犯一類錯誤,即照抄原文。然而,根據該題型的評分標準,學生即便找到了原文中的一句話可以概括該段的意思,也需要對這句話進行凝練,篩選出主要內容,并串連成句,用自己的語言轉述該句話。因此,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充分運用已有的知識整合句式,如刪掉次要信息,保留主要信息,同義詞或者反義詞替換,同詞根的詞改變詞性,改變句式,主被動語態(tài)互換,反向表達,信息重組,概念互換等等。
第三步:整合成篇。關鍵詞串聯成句后,按照每句話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排序,然后將零散的句子串聯成有邏輯的篇章。議論文邏輯性很強,文章結構一般可概括為introduction— body—conclusion,其中body部分通常包括幾個論點(evidence)。所以學生在進行議論文概要寫作時,教師應該利用體裁教學法指導學生參照該結構對第二步中的句子進行整合,最終的概要也需以這樣的形式呈現。然而,在開篇筆者就已提及學生概要寫作的常見問題有邏輯混亂和銜接混亂,對此,教師除了要協助學生整理歸納一些常見銜接詞,還應當利用體裁教學法使得學生明確某種體裁的篇章結構,充分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例如,先原因后結果,先問題后解決策略,先論點再論據等,切忌顛倒順序,邏輯不清。
五、結論
從上文可以看出,學生學習議論文概要寫作時,教師應指導學生在練習中提煉出該文體固定的寫作模式,在今后同樣體裁文章的概要寫作中運用這種模式進行寫作。并且,在概要寫作教學中,教師也應當按照“提取關鍵詞——串聯成句——整合成篇”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眾所周知,學生優(yōu)質的寫作離不開多次練習。然而,由于課時有限,高中寫作課普遍偏少,學生難以頻繁進行訓練。對此,筆者認為,教師可在閱讀課上增設口頭復述文章環(huán)節(jié),一方面鍛煉了其概要提煉能力,另一方面也鍛煉了其口語表達能力。概要寫作的教學研究之路漫漫,需要不斷地鉆研和探究。
參考文獻:
[1]Heather K, Tony D E. Genre: What teachers think[J]. ELT Journal, 1998(4):308-314.
[2]Lee Brandon, Kelly Brandon. Sentences, Paragraphs and Beyond with Integrated Readings[M]. 7th edition. USA: 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 2014.
[3]陳吉鳳,王莉紅.高中英語概要寫作REPAW模式的運用[J].英語教師,2017(5):76-79+92.
[4]教育部考試中心.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英語科考試說明(高考綜合改革試驗省份適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5]秦秀白.體裁教學法述評[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1):42-46+79.
[6]趙奔奔,金小微.“U型三步法”在高中英語概要寫作中的嘗試[J].英語教師,2016(10):95-105+110.
[7]仲健.高中英語概要寫作“PWDC”模式的嘗試——以3種常用體裁為例[J].英語教師,2017(14):10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