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習的主人應該是學生,因為學習是學生實現個人發(fā)展的進步活動,初中英語教師要正確看待師生關系,調整師生互動,以和諧、共生的態(tài)度指導學生,全面突出學生本身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為此,初中英語教師要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學習行為特征,選擇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教學方法,組織豐富的課堂教學活動,以便逐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本文將客觀分析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積極性;提高策略
【作者簡介】孫偉偉,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qū)勝坨中學。
在初中英語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一直都比較消極,原因很多。其一,教師掌控著課堂教學流程、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基本教學因素,并未給學生留出足夠的自主學習空間,自然會讓學生產生依賴心理,難以自主學習英語知識;其二,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形式單一,枯燥乏味,初中生又一直非常喜歡新鮮事物,使得英語課堂本身便對學生缺乏吸引力;其三,部分學生并未形成明顯的學習效能,不喜歡學英語,自然也就不會自覺參與英語學習活動。長此以往,初中生的學習狀態(tài)會變得越來越差,很難讓學生一生受益。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必須要思考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英語課上實現自主探究。
一、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激趣指導,讓英語課堂變得有趣
課堂導入是一節(jié)課的開端,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初中生是否可以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是改善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關鍵要素。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便要重視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多元創(chuàng)設,盡量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積極探索英語知識。
1.以情境激趣,讓學生代入情感。情境導入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課堂導入方法,它是由教師通過改變物質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再現或還原某種場景,由此喚起學生在相似場景下的情感體會,讓學生在情感驅動下實現自主學習的導入方式,關系著學生在課堂上的情感投入度、行動積極性。對此,初中英語教師要以情境導入課堂教學活動,鼓勵學生代入自己的真情實感,以便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探索英語知識。
如在“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由于月餅這個美食資源是比較常見的,所以筆者就提前準備了月餅,讓學生在課間品嘗月餅。這個舉動在無形中拉近了筆者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一些喜歡吃月餅的學生還流露出享受、喜悅的神情,非常主動地與筆者說話,贊嘆美味的月餅,也使用了“delicious”“bravo”“great”等形容詞去形容自己的感受。這樣一來,筆者就可以利用學生試吃月餅的感受導入本課知識,而學生們沉浸在品嘗月餅的情境之中,整體的身心狀態(tài)非常放松,也主動學習了本課知識,利用“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這個句型展開了口語交際。
2.以游戲導入,讓學生放松下來。游戲是比較重要的一類趣味資源,如果利用得當,那么則可有效放松學生的身心狀態(tài),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知識,讓學生在活躍的思維狀態(tài)下實現自主學習。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同樣可以使用游戲導入課堂活動,利用游戲對學生的吸引力、啟發(fā)作用去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讓英語課因此變得有趣生動,使得學生主動參與英語課堂教學活動。
如在“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單元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筆者就設計了一個尋寶游戲,具體的游戲規(guī)則為:在游戲開始之前,筆者會選擇一名學生,要求學生站在門外,然后與其他同學一起藏起“寶物”(主要是學生的文具用品或者書籍),學生一共有五次尋寶機會,根據個人觀察選擇提問對象,使用“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sth islare”這個句型,被詢問的同學不可撒謊,但是可以使用一些模糊性的方位詞提供線索,尋寶學生則需由此再次確定尋寶位置;如果五次之后,學生依然無法找到寶貝,則表示游戲失敗。這個趣味游戲非常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情不自禁地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之中,自主分析了“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這個句型的復合結構,主動遷移了理論知識。而且在游戲中,本班學生的心情也變得很好,他們的臉上都有愉悅、幸福的笑容,這就證明游戲教學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導入策略,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基本做法。
二、課堂指導環(huán)節(jié)的探究指導,突出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在英語課堂上,初中生是否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活動,將直接影響學生本身的學習效能感,影響學生的學習心理。在過去,初中生是以被動接受的姿態(tài)去學習英語知識的,所以他們的學習自覺性不強,也總是感到枯燥乏味。歸根究底,是因為初中生并沒有通過接受式學習活動取得進步,自然也就無法體會成長的快樂。因此,為了改善學生的學習心理,教師便要主動組織學生展現自身的學習能力,使其順利參與探究活動。
1.學生自學,保證學習姿態(tài)的獨立性。不管是聽講,還是探究,初中生都要保持獨立自主的學習狀態(tài),因為只有足夠獨立,初中生才能積極展現自己的英語智慧,通過共享與合作活動進一步豐富英語認知。因此,在英語課上,教師要盡量讓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知識,讓學生獨立解決一些簡單的英語學習問題,初步更新英語知識結構,讓學生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從而有效改善學生本身的學習狀態(tài)。
如在“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單元的語法課上,本班學生便要重點學習最高級的表達方式,且能在語境中去應用最高級知識完成英語表達。在本節(jié)課上,筆者就讓本班學生獨立閱讀英語教材,結合教材插圖去猜測形容詞最高級的語境特點、表達方式,希望學生能夠由此實現自主學習。由于本班學生已經學習了形容詞比較級的說法,所以他們也能較為準確地猜測出最高級知識應該應用于三個以及三個以上物體的比較活動之中,初步更新了知識結構。當筆者肯定了學生的猜想之后,本班學生也顯得尤為興奮,因為他們受到了肯定。
2.小組合作,優(yōu)化課堂探究效益。雖然保護初中生的獨立自主意識非常重要,但是要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那么我們就要盡量增加學生的成功學習經驗,讓學生因進步感到快樂與幸福,從而有效改善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對此,初中英語教師則可積極組織小組合作教學活動,豐富生生交流。一方面是要進一步保障學生的主體學習意識,另一方面則要進一步突出學生的主體行為,讓學生共享英語智慧。
如在“When was he born”單元教學中,筆者引導本班學生學習“when”引導的時間問句,掌握一般過去時的時態(tài)特點,積極學習英語知識。在本節(jié)課上,為了豐富生生互動,筆者及時組織了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自主閱讀英語教材,合作探索“when”引導的時間問句與一般過去時的時態(tài)特點,希望學生能夠順利實現自主探索。在小組討論活動中,筆者并不會介入任何一個小組之中,以免讓學生產生壓力,但是會從旁監(jiān)督學生,規(guī)范小組紀律,以免產生無效討論行為。通過模仿對話、語法討論,大多數小組都能順利掌握“When was he born”句型以及日期表達等知識,認識一般過去時的表達方式,也因此產生了比較好的學習感受。
三、課堂結尾環(huán)節(jié)的賞識激勵,讓學生變得自信幸福
我們必須要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是,如果繼續(xù)一味用考試成績去評判學生自身的學習效益,那么即便初中生在英語學習活動中所產生的學習情感是比較積極主動的,但是只要到考試前后,便會產生焦慮、緊張的感覺。如果初中生在英語考試中總是處于受挫狀態(tài),那么他們便會失去自信,慢慢在英語課上也難以保持積極樂觀的狀態(tài)。對此,初中英語教師要重視過程性的賞識激勵指導,要善于觀察學生的閃光點,通過賞識活動讓學生變得幸福與自信。
1.善于捕捉學生“哇”的時刻?!巴邸钡臅r刻,是指學生在英語課上所表現出來的敏捷性思維能力、獨特的創(chuàng)新意識、靈活的學習能力、開放的跨國際文化意識、良好的語言能力等等,是動態(tài)生成的,是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此,教師便要利用“哇”的時刻去導入賞識激勵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全面探索英語知識,有效保護學生的自信心與自尊心。
就如在“It's a nice day, isn't it?”單元教學中,筆者就讓本班學生在英語課上自主學習英語知識,而針對“It's a nice day, isn't it?”這一反問句,本班有一個學生表現出了靈敏的思維能力,他自主遷移了“It's a nice day, isn't it?”這一語法知識,闡述了自己對美好天氣的感嘆、對美味食物的贊美,而且能夠恰到好處地表現出感嘆語氣。對此,筆者就及時賞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2.善于把握學生的個人進步。如果單從學生的個人角度來說,每個學生都是一直處于進步狀態(tài)之中,只是部分學生的進步比較緩慢,落后于班級平均水平;有一部分學生的進步速度很快,也就因此成了尖子生。賞識教育提倡欣賞、尊重與識才,所以初中英語教師要主動分析學生的個體進步與成長,如果學生取得進步,那么教師便要主動賞識學生。如此,才能真正體現出以生為本的理念,讓學生順利實現長足進步。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筆者從來不會用統(tǒng)一標準去約束所有的學生,而是非常關注學生的個體進步。比如,有的學生雖然成績不盡如人意,但是通過刻苦學習,減少了知識盲區(qū),解決了某一類語法問題;有的學生記憶能力不好,總是遺忘英語單詞,所以不得不耗費大量精力去背誦單詞,也以緩慢的狀態(tài)漸漸識記了更多的單詞。不管怎樣,只要學生能夠取得學習進步,筆者都會表揚學生,肯定學生的學習努力、付出,讓學生因此變得滿足。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本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是非常關鍵的,是構建有效課堂的基礎條件,也是讓學生學會學習的前提,不僅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是保護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做法。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要積極突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準確分析學生的心理發(fā)育特點、認知發(fā)育規(guī)律,通過多元化的激趣指導、啟發(fā)教學去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以多元活動讓英語課堂變得有趣、豐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讓學生始終以主體姿態(tài)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為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做好充足準備。
參考文獻:
[1]丁潔.文化教學在初中英語的激趣作用探述[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25):184-185.
[2]郭發(fā)珠.激趣藝術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09):208-209.
[3]楊玉紅.立足學生興趣構建高效英語閱讀課堂的策略[J].華夏教師,2018(08):81.
[4]謝禮云.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研究[J].華夏教師,2018(07):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