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忠純,陳智軍,洪志軍,曹忠露,2
(1.中交天津港灣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222;2.中交第一航務(wù)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 300461)
深中通道是連接廣東省深圳市和中山市的跨海大橋,全長24 km,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后又一世界級超大“隧、島、橋”集群工程。西人工島島上段隧道起止里程K12+065—K12+540,長475 m,總體分為暗埋段及敞開段,其中暗埋段東側(cè)與沉管隧道相接,實現(xiàn)島隧轉(zhuǎn)換,敞開段隧道與非通航孔橋連接,實現(xiàn)橋梁與人工島銜接。西人工島暗埋段隧道長175 m,采用單箱雙室一管廊結(jié)構(gòu),結(jié)構(gòu)寬度46.0~58.96 m,底板厚度1.5 m,頂板厚度1.6 m,鋼筋配筋率約0.24 t/m3,具有結(jié)構(gòu)斷面尺寸大、鋼筋配筋率高的特點,屬典型的大體積混凝土結(jié)構(gòu)。根據(jù)混凝土結(jié)構(gòu)特點,混凝土配合比設(shè)計在滿足混凝土的工作性、強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混凝土中膠凝材料用量,增加礦物摻合料的比例,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放熱量,延緩水化放熱速率,降低混凝土裂縫產(chǎn)生的風險,保證混凝土結(jié)構(gòu)達到設(shè)計使用年限100 a的要求[1-7]。
暗埋段隧道混凝土強度等級為56 d C50(28 d C45),設(shè)計使用年限為100 a,結(jié)構(gòu)安全等級為一級,抗?jié)B等級P10,28 d氯離子擴散系數(shù)≤6.0×10-12m2/s,環(huán)境作用等級Ⅲ-D、Ⅲ-E,由于本工程混凝土澆筑方式為泵送,根據(jù)規(guī)范和施工要求,混凝土坍落度設(shè)計為200 mm±20 mm。
水泥:英德海螺P.Ⅱ42.5硅酸鹽水泥和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
粉煤灰(FA):鎮(zhèn)江華源F類I級粉煤灰。
礦粉(SL):唐山曹妃甸S95級礦粉。
細骨料:西江中砂,細度模數(shù)2.6。
粗骨料:德慶九市5~20 mm碎石(由5~10 mm占20%、10~20 mm占80%混合而成)和5~25 mm碎石(由5~10 mm占30%、10~25 mm占70%混合而成)。
減水劑:江蘇蘇博特緩凝型減水劑。
水:飲用水。
根據(jù)設(shè)計,暗埋段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要求膠凝材料總量380~450 kg/m3,水膠比不宜大于0.36。C1~C5配合比的膠凝材料用量為400 kg/m3、418 g/m3、438 kg/m3,砂率42%,水膠比0.32~0.36,減水劑用量根據(jù)坍落度進行調(diào)整,通過調(diào)整膠凝材料用量和水膠比測試混凝土拌合物性能,以確定合適的膠凝材料用量和水膠比。在C2配合比的基礎(chǔ)上,為獲得最優(yōu)的混凝土配合比,首先在滿足設(shè)計要求的前提下,增大粗骨料粒級,研究骨料粒徑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將混凝土礦物摻合料的比例從55%提高到60%和65%,研究礦物摻合料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再與普通硅酸鹽水泥進行對比,研究不同水泥種類的差異?;炷僚浜媳葏?shù)見表1。
表1 混凝土配合比參數(shù)Table 1 Mix proportion parameter of concrete
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按照GB/T 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檢測,抗壓強度按照GB/T 50081—2019《混凝土物理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檢測,抗水滲透性和氯離子擴散系數(shù)試驗按照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檢測。
C1~C5配合比坍落度均在200~220 mm范圍內(nèi),含氣量2.1%~2.7%,表觀密度2 410~2 430 kg/m3,但混凝土的和易性狀態(tài)差別較大,見表2。C1混凝土坍落度達到220 mm,混凝土顯得漿體過多且有一定的黏滯性,混凝土也不易鏟動,也就是說在集料緊密堆積的條件下,438 kg/m3膠凝材料在保證混凝土流動性的前提下,還有一定富余,可以降低。對于C2~C4的3組混凝土,固定混凝土膠凝材料418 kg/m3、粉煤灰摻量30%、礦粉摻量25%不變,水膠比0.34的C2混凝土狀態(tài)良好,水膠比為0.36的C4混凝土有泌水現(xiàn)象,水膠比0.32的C3混凝土表現(xiàn)為黏性增大、抓底現(xiàn)象,混凝土難以鏟動。對于編號為C5的混凝土,膠凝材料用量為400 kg/m3,混凝土坍落度仍能達到200 mm,但混凝土表面出現(xiàn)漏石,整體上顯得漿體過少。通過對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測試,確定混凝土配合比膠凝材料用量為418 kg/m3,水膠比為0.34,膠凝材料過多會增加混凝土成本,過少拌合物和易性不好,影響澆筑質(zhì)量,合理的膠凝材料用量是經(jīng)濟性和施工性的和諧統(tǒng)一。
表2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Table 2 Properties of concrete mixture
C3和C6混凝土拌合物流動性能一致時,采用5~25 mm碎石的C6配合比減水劑摻量從1.15%降低到1.0%,減少0.15%,比表面積反映骨料粒徑的粗細程度,顆粒粒徑越小,比表面積就越大,達到相同流動度時需要裹覆其表面的漿體用量越多,在膠凝材料用量和流動度相同的情況下,粗骨料粒級從5~20 mm增大到5~25 mm,碎石的比表面積相對減小,裹覆在其表面的漿體量相對增多,為保證相同的流動度,在用水量相同的情況下,減水劑的用量降低。從兩種粒級碎石配制的混凝土抗壓強度對比結(jié)果來看,采用5~25 mm碎石C6混凝土各齡期抗壓強度均有所增加,見表3。骨料的抗壓強度高于水泥砂漿,較大的骨料粒徑能阻礙混凝土裂縫的發(fā)展,相對較多漿體量對水泥和骨料間的界面過渡區(qū)有所改善,使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8-9]。
表3 不同碎石粒級混凝土抗壓強度Table 3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gravel size
礦物摻合料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見圖1。隨著礦物摻合料的摻量增大,混凝土的各齡期強度呈降低趨勢,礦物摻合料中SiO2和Al2O3等活性物質(zhì)需與水泥水化產(chǎn)物Ca(OH)2反應(yīng)生成水化硅酸鈣凝膠,反應(yīng)速率低于水泥水化速率,表現(xiàn)為各齡期強度均有所降低[10]。在礦物摻合料總摻量相同時,混凝土的各齡期強度隨粉煤灰摻量的提高而降低,礦粉中含有一定量硅酸鈣,活性物質(zhì)也比粉煤灰多,細度比粉煤灰更細,活性指數(shù)高,表現(xiàn)為早期水化反應(yīng)較快,早期強度較高。礦物摻合料總摻量從55%提高到65%,每方混凝土的減水劑用量降低0.05%。從強度結(jié)果來看,礦物摻合料總摻量60%,粉煤灰、礦粉摻量分別為35%~40%和20%~25%的配合比比較合適。
圖1 礦物摻合料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Fig.1 Influence of mineral admixture on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圖2 給出了使用P.O42.5水泥的混凝土抗壓強度增長趨勢,表明隨著礦物摻合料總摻量的增加,水泥用量相應(yīng)減少,混凝土各齡期強度呈逐漸降低趨勢。圖3為不同摻合料摻量下P.O42.5和P.Ⅱ42.5水泥混凝土抗壓強度結(jié)果對比,C17摻加45%礦物摻合料的P.O42.5水泥混凝土的各齡期強度與C6摻加55%礦物摻合料的P.Ⅱ42.5水泥混凝土的強度接近,C18和C9、C19和C12的混凝土強度也接近,這是由于普通硅酸鹽水泥中添加5%~20%的礦物摻合料,Ⅱ型硅酸鹽水泥中礦物摻合料為0~5%,混凝土中摻合料的摻量基本一致,導致混凝土各齡期強度基本接近。從強度結(jié)果來看,如果采用P.O42.5水泥,礦物摻合料摻量為50%比較適宜。
圖2 使用P.O42.5水泥時礦物摻合料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Fig.2 Influence of mineral admixtures on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using P.O42.5 cement
圖3 P.O42.5和P.Ⅱ42.5水泥混凝土抗壓強度對比Fig.3 Comparison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between P.O42.5 and P.Ⅱ42.5 cement concrete
選取有代表性的膠凝材料體系進行水化熱試驗,結(jié)果見圖4和圖5。對于P.O42.5水泥膠材體系(C17~C19),在膠凝材料總量一定的情況下,7 d水化熱隨礦物摻合料總摻量的增加而降低(圖4),礦物摻合料火山灰效應(yīng)滯后于水泥水化,水化放熱較慢,摻加礦物摻合料可有效降低膠材體系的7 d水化熱。對于P.Ⅱ42.5水泥膠材體系(C9~C11),在膠凝材料總量和礦物摻合料總摻量為60%的情況下,7 d水化熱隨礦粉摻量的增加而增大(圖5),與抗壓強度隨礦粉摻量的提高而增加呈相同趨勢,同為礦粉的活性更高,反應(yīng)更快所致。綜合考慮強度和水化熱的結(jié)果,膠材體系40%P.Ⅱ+40%FA+20%SL的配合比C10更優(yōu),有利于現(xiàn)場裂縫的控制。
圖4 礦物摻合料總摻量對P.O42.5水泥水化熱的影響Fig.4 Influence of mineral admixtures on hydration heat of P.O42.5 cement
圖5 礦粉摻量對P.Ⅱ42.5水泥水化熱的影響Fig.5 Influence of slag powder content on hydration heat of P.Ⅱ42.5 cement
混凝土28 d抗水滲透試驗結(jié)果表明每個試驗試件均不滲水,滿足設(shè)計強度等級P10的要求,水膠比及礦物摻合料摻量對混凝土抗?jié)B性能影響并不明顯;28 d抗離子滲透性RCM均滿足≤6.0×10-12m2/s,但60%礦物摻合料的混凝土RCM最大為5.8×10-12m2/s,已接近設(shè)計要求,從混凝土耐久性方面考慮,礦物摻合料摻量不宜超過60%。
通過室內(nèi)試驗反復(fù)驗證,深中通道暗埋段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設(shè)計以耐久性為核心,混凝土各項性能均衡發(fā)展為導向,遵循耐久性與抗裂性并重為原則,采用適中水膠比、大摻量礦物摻合料、性能優(yōu)良的聚羧酸外加劑進行配合比設(shè)計,在滿足混凝土的工作性、強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盡量降低膠凝材料用量,配制出低滲透性、低水化熱的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并得出以下結(jié)論:
1)在滿足泵送要求和保護層厚度的情況下,宜優(yōu)先選擇大粒徑碎石,有利于增加混凝土的強度,降低減水劑用量,節(jié)約成本。
2)在膠材總量和礦物摻量一定的情況下,盡可能降低礦粉用量,有利于降低混凝土的早期強度和減少水化放熱。
3)配制強度等級相同的混凝土,普通硅酸鹽水泥比Ⅱ型硅酸鹽水泥少用10%的礦物摻合料。
4)綜合考慮強度、耐久性和水化熱的結(jié)果,膠材體系40%P.Ⅱ+40%FA+20%SL的配合比C10更優(yōu),利于現(xiàn)場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