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山
(西山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鎮(zhèn)城底礦,山西 太原 030053)
巷道煤塵不僅影響到安全生產,對于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以及設備的運行都有重大影響,為此,不少學者進行了相關研究,研究表明,礦井多采用混合式通風進行煤塵的治理[1-2]。因為計算機水平較低,導致礦井只能通過不斷的調試參數(shù)進行試驗,這種處理方法耗時長、處理方法單一,不適宜長時間處理礦井粉塵問題[3]。隨著機械化的不斷發(fā)展,通過數(shù)值模擬軟件對礦井粉塵進行模擬研究,減少了傳統(tǒng)參數(shù)試驗耗時長的問題,且準確率得到提高。本文將數(shù)值模擬與傳統(tǒng)參數(shù)試驗方法結合,對綜掘工作面粉塵分布規(guī)律進行了研究,準確判斷了壓風筒和抽風筒的位置,該方法簡單、靈活、高效,為綜掘工作面通風除塵提供了重要依據(jù)。
鎮(zhèn)城底礦位于山西省古交市西北處,井田面積約16.63 km2,礦井西北走向6.6 km,南北走向平均寬度約為3.6 km,礦年設計生產能力為190 萬t。28605 工作面位于該礦南五盤區(qū),主要開采山西組8 號煤層。綜采工作面通風是保證安全生產的重要方法,也對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起著重要作用。通過通風可以有效降低巷道內有毒有害氣體的含量,為工作人員提供安全的生產環(huán)境。
在該工作面回采結束后,掘進的巷道起到運輸設備、存放運輸物資以及車輛的重要作用,承擔運輸巷道的作用。礦井掘進巷道布置在6 號煤層中,煤層平均厚度為3.5 m,結構簡單,底板主要有泥巖和砂巖構成,頂板以砂巖為主。目前掘進巷道的位置為168°35′,巷道頂部沿著泥巖底板進行掘進布置,底板需留設煤,根據(jù)計算,巷道共需掘進800 m,巷道斷面積為20 m2,長為5 m,高為4 m,采用EBZ-200 綜掘機進行掘進,掘進機從底部開始作業(yè),逐漸向中部靠近,頂部位置完工后需要人工進行修頂。
22605 工作面在掘進期間為了減少煤塵量,掘進機切割頭位置需及時進行噴霧減少煤塵量,截割的煤通過掘進機傳送至刮板輸送機上,隨后經轉載機運送至運輸巷道中最后到運輸皮帶中,在煤炭轉載的過程中,各轉載點也需進行噴霧降塵工作。目前,采用的是壓入式通風為巷道掘進提供新鮮風流,根據(jù)實際通風情況,工作面所需的風流量約為125 m3/min,通風距離為1 200 m,為了滿足通風需求,選擇通風機的型號為FBDNo6.3/2×22,功率為2×22 kW,通風量范圍為90 ~270 m3/min,通風全風壓為800 ~3 000 Pa。
為了準確測量掘進過程中煤塵的濃度,采用濾膜法對22605 掘進工作面的煤塵進行測定,利用電動機使得一定量的氣體在規(guī)定時間內通過濾膜,濾膜質量已知,通過通風前后濾膜的質量差便可得到煤塵的濃度。在巷道內布置10 個測點,得到不同測點下煤塵濃度的變化,測試時間為5 min,采樣的流量值為25 L/min,測試結果見表1。
表1 煤塵測試結果Table 1 Coal dust test results
從表1 可以看出,距離工作面較近的位置煤塵濃度最高,最高值為1 132 mg/m3,該值遠大于安全生產的需求,隨著與工作面距離的增加,煤塵濃度逐漸下降,因為風筒位于巷道邊幫位置,通過風筒進入巷道的風流極容易在工作面附近形成渦流,導致煤塵在渦流處聚集,因此煤塵濃度增大。
針對巷道掘進過程中煤塵濃度大的原因,擬決定采用混合式通風方法改善工作面附近煤塵大的現(xiàn)狀,長壓短抽的通風方式通風成本較低,且可以有效降低工作面附近煤塵的濃度,對于該通風方式下通風效果還需進一步的研究,進而確定準確的通風參數(shù)。
對于通風參數(shù)的確定,本文選擇用數(shù)值模擬和現(xiàn)場應用的方式共同確定,利用ANSYS 數(shù)值模擬軟件建立長為5 m,高為4 m 的巷道斷面,整個模型的長為50 m,通風機風筒距離巷道壁和頂板的距離均為0.2 m,風筒的直徑為0.8 m,模型建立后進行網格的劃分,得到圖1 所示的數(shù)值計算模型。
數(shù)值模型建立假設條件如下。
(1) 假定原始巷道無通風,然后在通風設備的作用下進行通風,且巷道內風流速度一直,氣體濃度值相同,氣體不受壓力影響,因此不會發(fā)生壓縮。
(2) 氣體的流動具有紊流粘性,各項同性的特點受壓強影響較低。
(3) 假定巷道內氣體溫度不變,氣體流動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可忽略不計。
(4) 風流經過風筒在巷道運行時,氣體的運行速度,運行壓力以及密度等都不會發(fā)生變化。
(5) 在混合通風方式下,巷道的風流為常流動。
邊界條件如下:壓風筒的風流速度為15 m/s,抽風筒的風流速度為-10 m/s,紊流強度為5%,水力直徑為0.6 m,出流為出口邊界。
圖1 數(shù)值計算模型Fig.1 Numerical calculation model
現(xiàn)場測試采用抽風筒、壓風筒以及流量計等設備進行應用。其中抽風筒采用直徑為800 mm 的柔性膠質風筒,抽風筒的風量值為450 m3/min,壓風筒的風量值為115 m3/min,按照每100 m 漏風量為2%計算,目前的通風量滿足安全生產的需求。通風機的型號選擇FBDNo6.3/2×22,功率為2×22 kW,通風量范圍為90 ~270 m3/min,通風全風壓為750 ~3 000 Pa。通過在抽風筒附近安裝除塵器防止工作面的煤塵排放到巷道內,對該通風方式下巷道內煤塵進行采樣,采樣時間為3 min,流量值為25 L/min,對采樣后的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得到煤塵濃度數(shù)據(jù),對比數(shù)值模擬和工程應用結果,得到壓風筒距離掘進面4 m 時不同測點的煤塵濃度(圖2)和抽風筒距離掘進工作面25 m 時不同測點的煤塵濃度(圖3)。
圖2 壓風筒距離掘進面4 m 時不同測點的煤塵濃度Fig.2 Coal dust concentrations at different measuring points when the air compressor 4 m away from the heading face
從圖2 中可以看出,壓風筒距離掘進面4 m時,模擬值和實驗值差別較小,在距離工作面約5 m 左右的位置粉塵濃度最大,隨著與工作面距離的增加,粉塵濃度逐漸降低,且在15 m 位置時,粉塵濃度得到明顯的改善,降為108 mg/m3,可見,壓風筒距離掘進面4 m 時壓風效果良好。
圖3 抽風筒距離掘進工作面25 m 時不同測點的煤塵濃度Fig.3 Coal dust concentrations at different measuring points when the air duct 25 m away from the heading face
從圖3 中可以看出,抽風筒距離22605 掘進工作面25 m 時,巷道內的煤塵濃度得到有效降低,在距離工作面較近的位置煤塵濃度依舊很高,在壓風機的作用下,煤塵濃度從859 降至99 mg/m3,降幅達到88.47%,且模擬結果和實際結果吻合度較高,證明了風筒布置的準確性,可以保證安全生產。
綜上所述,壓風筒距離掘進面4 m,抽風筒距離22605 掘進工作面25 m 時的長壓短抽通風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巷道內煤塵的濃度,除塵效率達到88.47%,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
(1) 通過對22605 綜掘工作面煤塵濃度的測量,得到工作面附近渦流導致煤塵在渦流出聚集,影響到安全生產的進行。
(2) 通過數(shù)值模擬和現(xiàn)場應用,確定了長壓短抽通風方式下壓風筒距離掘進面4 m,抽風筒距離掘進工作面25 m 是最佳的通風距離,除塵效率達到88.47%,為安全生產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