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南·晏建懷
漢文帝劉恒之所以能夠順利即位,當(dāng)上大漢朝的天子,關(guān)鍵的原因只有一條,他是薄姬的兒子。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在清除了呂后家族勢力,廢除了呂后所立少帝,需要重新選一位皇帝的時候,大臣們左商量右商量,最后確定,鑒于薄姬家族背景好,朝野對薄姬的評價好,他們便迎立了劉邦與薄姬所生的兒子劉恒,繼任為皇帝。
我們知道,漢朝的第一個皇帝是劉邦,而接劉邦皇位的,是劉邦與皇后呂氏所生兒子劉盈,即漢惠帝。因為呂后是個“虎媽”,霸道而狠毒,經(jīng)常拉著皇帝兒子去看她怎么折磨罪犯(比如拉著他觀看如何把戚夫人做成“人彘”)?;莸廴嗜?,看多了恐怖電影后,嚇得心理出了毛病,在位才七年便抑郁而終?;莸鬯篮?,由于沒有兒子,呂后便找了個小孩,對外說是惠帝的兒子,把這個不知哪里來的孩子立為皇帝,但這個兒皇帝不過一傀儡,呂后從此臨朝稱制,中外威權(quán),盡掌其手。
過了四年作威作福的日子,呂后又廢掉了這個少帝,另立恒山王劉弘為帝,也是個年幼無知的小孩。小孩便于掌控,呂后更是一手遮天。再過四年,呂后去世,太尉周勃、丞相陳平、朱虛侯劉章等舉兵討伐呂后諸侄,將呂氏家族無論男女老幼全部殺掉,又將呂后所立的少帝廢除。于是,朝野震蕩之際,大臣們開始重新?lián)窳⑿碌臐h室天子。
立誰呢?自然是劉邦之后。然而,劉邦之后,子子孫孫不乏其人,選擇頗難。當(dāng)時,劉邦的后代中,最有資格繼位的幾個人分別是劉邦長子劉肥的兒子,齊王劉襄,他是劉邦的長孫;另一個,則是劉邦與自己親女婿張敖的小妾所生的兒子(關(guān)系有點兒亂啊),淮南王劉長,他也是劉邦最小的兒子;再有就是劉邦與薄姬所生的兒子,代王劉恒。
到底立誰?這成了大臣們爭議的焦點。于是,經(jīng)過反復(fù)商討,確定了一個立帝的準(zhǔn)則,那就是,為了不重蹈呂后專權(quán)的覆轍,所立新皇帝的母親必須低調(diào)謙讓,在朝野必須有良好的口碑。
大臣們商量道:“今皆已夷滅諸呂,而置所立,即長用事,吾屬無類矣。不如視諸王最賢者立之……呂氏以外家惡而幾危宗廟,亂功臣。今齊王(劉襄)母家駟,駟鈞,惡人也,即立齊王,則復(fù)為呂氏。”(《史記·呂后本紀》)。
如果按照繼嗣的倫序而言,當(dāng)立劉邦的長孫,齊王劉襄,但是齊王的母親家人橫行霸道,名聲很臭,尤其是劉襄的舅舅駟鈞,惡聲遠揚,婦孺皆知,倘若立劉襄,諸呂之亂,又會重現(xiàn)。由于母親家口碑不好之故,劉襄繼承皇位的資格就給否定了。
而淮南王劉長呢?劉長母親雖然早逝,但他一直跟著呂后,由呂后撫養(yǎng)成人,如同呂后的兒子,與呂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加上他不遵法度,心狠手辣,故也被排除在外。所以,劉恒成了最合適的人選,因為“薄氏謹良”。薄姬為人謹慎,心地善良,劉恒一旦為帝,絕不會出現(xiàn)外戚干政,甚至作亂的現(xiàn)象。于是,因為母親賢惠的好名聲,劉恒成為了繼承皇位的最終人選。前180年,劉恒被大臣們從代地迎到京城,立為皇帝,是為漢文帝。
可見,家風(fēng)良好,為人謙遜,在平時或許會受到一些冷遇甚至委屈,但一旦放置于公正的臺面作為某種抉擇的條件之時,這些因素卻常常會使平時受到冷遇和委屈的人脫穎而出,成為至尊權(quán)位的不二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