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生
一、創(chuàng)作論
1.技法乃習書之基礎,藝術創(chuàng)作才是目的。書法作品以能表達書者審美情趣、個性情感為妙。明末公安派提倡“獨抒靈性”,強調創(chuàng)作要表達真情實感。其主將江盈科云:“靈竅于心,寓于境。境有所觸,心能攝之;心欲所吐,腕能運之。”(《敝篋集·序》)
2.“八面出鋒”是筆鋒出入的技術。書寫筆畫時,筆鋒出入角度有多個方向,起筆、頓筆隨意而生,靈活多姿。于爽利中見瑰麗,鋒芒競繁,出如蛟龍,入則蒼鷹。故米元章曰:“善書者只有一筆,我獨得四面?!薄鞍嗣嬗娩h”則是調鋒的筆法。毛筆在運行過程中,鋒面自然調節(jié),如絞轉、捻管、翻筆等,絞轉用鋒轉到一圈,鋒面全用到了,一筆就可以叫“八面用鋒”。捻管也是轉換鋒面,使筆鋒保持中鋒狀態(tài)?!鞍嗣妗狈菍嵵?,書者不必苛求。
3.用筆的部位,各有不同。王鏞擅用筆根;王厚祥、李雙陽喜用筆尖;張旭光、周慧珺則用筆側(筆尖微彎,呈勺子形狀,有利于毛筆中側轉換)。書法家用筆多以筆頭的三分之一處為支點上下變換。如印印泥,力有大小,錯落參差,高高低低,幻化生意,各具其態(tài)。
4.“書,心畫也?!保〒P雄語)書畫是一對孿生兄弟。其同源有二。一是技法。趙孟題《秀石疏林圖》:“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書畫家都通過點、線、面的經營,協調筆法、墨法、虛實、疏密、節(jié)奏等表情達意。比如畫竹葉,用草書,才能如風如電,龍飛鳳舞,酣暢淋漓。二是意境。書畫在本質上都是寫意的藝術,都是通過形、意、神傳達書畫家的審美意趣和文人情懷。
5.書法與詩互為表里,一枝二花。就其大小、粗細、長短、虛實、正欹而言,與詩歌的平仄相應。如按詩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來對應章法的大大小小大大小、小小大大小小大……這樣安排大小、長短、粗細、輕重,則節(jié)奏明快,暢快淋漓。至于聚散,則相當于平仄的變格。詞的平仄變化更大,依此進行書法創(chuàng)作,變化更加豐富。余得之于王覺斯行草書立軸也。
6.蔡邕見堊人掃墻而創(chuàng)飛白書,張旭見公主與擔夫爭道而得筆法妙道,懷素“觀夏云隨風變化,頓有所悟,遂至妙絕”,文同“見道上斗蛇,遂得其妙”,黃庭堅“坐見江山,每于此中作草,似得江山之助”……故唐人張璪曰:“外師造化,中的心源?!睍耶斍谟谧x書,且要善于觀察,“處處留心皆學問”。王羲之愛鵝,支道林鐘神駿,王徽之喜竹,米元章癡石……鐘情于純潔、雅凈之物,常能涵養(yǎng)書法家雅逸、清淳之審美志趣,引發(fā)遐思妙想之創(chuàng)作靈感,塑造書法之理趣。
7.書法講究疏密、輕重、大小、遲緩、粗細、欹正,講究點、線、面的安排,要處理好空間關系、對比關系、矛盾關系。書法家鄧石如說:“字劃疏處可使走馬,密處不使透風,常計白當黑,奇趣乃出?!惫蕰覄?chuàng)作要“知白守黑”。清人惲南田有言:“人但知畫處是畫,不知無畫處皆是畫也。畫之空白處,全局所關,即虛實相生發(fā)?!贝擞跁也粺o裨益。
8.書者當專一,先吃透一家,作為根本;且須博采,如蜜蜂釀蜜,必采百花蕊,方成香甜蜜。唯其如此,方能具一家風采,而又意趣生動。如喜吃肉之人也必須補充蔬菜,才能達到營養(yǎng)平衡。所謂專一,是對古代名家經典潛心研習。博采時可以學習同時代書家之書作,因為其已經融合了古人的精華。直接吸收某種風格特長,為我所用,則事半而功倍矣。
9.書法創(chuàng)作就是制造矛盾和解決矛盾,在一列或數行乃至整幅作品中形成大小、濃淡、粗細等變化。就如同彈鋼琴,指下的琴鍵起起伏伏,才能彈奏出圓潤、豐滿、和諧之音樂;還必須在正確的音域內進行,不然就是噪音。而書法則要遵循其內在審美規(guī)律,才能和諧統(tǒng)一。若以海浪來譬喻,更為切當。海浪高低、厚薄、先后、快慢,一疊一疊襲向海岸,自然優(yōu)美,斗志昂揚,不屈不撓。書法至此,則一大境界也。
10 .氣客觀存在于人,是道德、情趣、學識等的外在反映?!案褂性姇鴼庾匀A?!鄙钍菤庵瑲馐菚椅諣I養(yǎng)的土壤。對生活的種種思考,直接影響書法家的氣質?!皻庵畡游?,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行諸舞詠?!保ㄧ妿V《詩品》)氣貫穿于書法家的創(chuàng)作之中,諸如氣質、氣韻、氣勢、神氣、生氣等。王羲之說:“書之氣,必達乎道,同混元之理?!睍冶仨毺嵘约旱乃囆g涵養(yǎng),對天地大觀才能得之于心、形之于筆。在有形無形之間,書法家的氣質就凸顯出來了。
11.氣乃書法之神,韻乃書法之魂。形是書法的外在形象,韻是書法的內在靈氣。形隱含于韻,韻依附于形。韻表達了書法家主觀世界的喜怒哀樂。韻表達審美情緒分雅和俗。韻是書法家閱歷性格、品性涵養(yǎng)、審美修養(yǎng)浸潤的結果。技可以練,韻要靠養(yǎng)?!叭藭憷稀薄皬男乃本褪钦f這個道理。因而要提倡書法家多讀書,來涵養(yǎng)書韻。
12.黃賓虹云:“畫源書法,言畫法者,先明書法。”中國畫的最高境界是寫。傳統(tǒng)中國畫非常重視線,書法恰好是線條的藝術,所以書法在傳統(tǒng)中國畫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畢加索說過,如他能生在中國,將成為一位優(yōu)秀的書法家。東方書法藝術那根神奇的線,讓西方藝術家如此迷戀,可見書法線條藝術的魅力。在當今中國畫中,書法的作用依然存在。
13.當代書法創(chuàng)作大致有三個方向:一、復古派。崇尚傳統(tǒng),尋求與古人相契合,在今人和古人之間建立一種默契關系。如張旭光、孫曉云、王家新。二、創(chuàng)新派。以文字為載體,調動多種藝術元素,注重形式創(chuàng)新?!霸O法接近現代意義上的藝術,把以人為核心改變?yōu)橐宰髌窞楹诵?,追求作品形式構成的獨?chuàng)性?!保ㄇ裾裰姓Z)如曾翔、王冬齡、沃興華等。三、融合派。碑帖結合,五體兼修,注重培養(yǎng)敏銳的感受能力和表達能力。書法家的創(chuàng)作不再被動,而是始終處于主宰的地位。如胡抗美、劉洪彪、李雙陽等。
二、評書家
14. 觀董玄宰書,如嫵媚少婦,楚楚動人;趙子昂書,似二八處子,清麗可人;黃山谷書,猶如憤青,金剛張目;米元章書,似披發(fā)武士,功不可測,變化多端;蘇東坡書,若中年學者,老成持重;顏魯公書,卻如官人,正襟危坐,凜然不可侵犯;王大令書,則是少年學子,意氣風發(fā);王逸少書,乃是偶像大叔,風骨高致,愈品愈有味……讀古人書,恰如與一群儒士雅聚手談。
15.柳少師被奉為“丑書”之祖,余不以為然。傅青主“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的理論倒是催生了丑書,當難辭其咎。當代有如吼書、亂書、盲書、射書、爬書等,或為材料的創(chuàng)新,或為形式的創(chuàng)新。但創(chuàng)新不是獵奇,創(chuàng)新是汲古融新、入古出新、吐故納新和別具匠心。
16.“王侯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保▎⒐υ姡┩蹊I被譽為“中興之主”。他對書法發(fā)展有三大貢獻:其一,展大書寫,張掛廳堂,是展覽體的鼻祖;其二,首創(chuàng)漲墨法,大開大合,塊面與線條形成鮮明對比,增強了視覺沖擊力;其三,發(fā)展了“一筆書”,善于把幾個字當一個字來寫,牽絲映帶,勢若蛟龍,氣韻生動。但是,他晚年降清,書《贈湯若望詩冊》討好德國人湯若望而不得,落得鬻字子夭的下場,豈不悲哉?
17.東坡書,尚意而豐神。其屢遭挫折,卻心胸曠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書法跌宕多姿,綿里藏針,瀟灑自然,氣貫日月,帶著古樸,帶著空靈,展示了其性情與氣質、造詣與境界。元章書尚法而善技。集古字,博采百家,五體俱精,筆鋒燦爛,欹側狂媚,雄健飛揚,法度嚴謹,直追魏晉,承前啟后。“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王僧虔語)“技”不如“意”,蘇比米出一頭地矣。
18.禪師良寬,其書線條充滿鐵畫銀鉤的篆意,又惜墨如金。渴筆飛白,流露出空靈的氣息。結字散淡恬靜,打破結構,打破法度,乃無法之法。作品蒼蒼茫茫,大塊留白與大面積墨塊組合,和諧自然,仙風道骨,不見人間煙火,充滿佛心、佛性。
19.元章書本羲、獻,博采百家,筆墨脫俗飄逸,用筆收放自如?!懊最崟~歐虞派。出入魏晉醞天真,風檣陣馬絕痛快。”(高士奇語)他出身冗濁,蒙恩入仕,希望得到權力而不得。這種不屈和好強心,造成他性格的二重性:“真率和矯飾,狂傲和謙卑,坦誠和隱瞞?!保ú軐汍胝Z)在行為上就表現為“狂”和“顛”。覺斯忠于“二王”,得益于海岳。書法剛柔相濟,蒼郁雄暢,獨領風騷?!翱v而能斂,故不極勢而勢若不盡”(馬宗霍語)。他出身寒門,科舉入仕,位極人臣,但屈身事清,內心煎熬,常以書法排遣內心的矛盾。二者都是書法史上耀眼的明星。
三、書法觀
20.學書有四個境界: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初學者忠實于法帖,求規(guī)范,求平正,不強調自我個性,也不刻意追求古人個性?!跋炔┒缶保碾S筆走,我與古人會。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書者深入一家,窺視諸家筆法,在筆墨之下探索法度規(guī)律。如王覺斯展大臨閣帖,把“二王”行書臨成草書,邊臨邊創(chuàng),在各種“形”中找到“形而上”的規(guī)律。三、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融百家而出新,忘法而寫心。作書任性恣情,縱筆自如,心手雙暢,氣韻生動,神采飛揚,格調高雅。我手即古人,古人即我手。四、有即是無,無即是有。此時書家無意于佳,信手使轉,無我忘我?!皶鴱氖旌蠊P無法,琴到工時指不知?!边@是無法之法,是個人魅力的自然釋放。天人合一,物我同化,營造出一個空靈的藝術世界。
21.方法比練習重要,理念比方法更重要,學養(yǎng)比理念更加重要。沒有正確方法,練習都是白費工夫,習得毛病越來越多,還不如不練。只有在正確理念的指引下,書法才能走向正確的道路。書法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是藝術高峰,需要5 多種藝術素養(yǎng)支撐,拼到最后就是拼文化素養(yǎng)。
22.書法創(chuàng)作需要勤奮,更需要學識和天分。決定成功的內在因素是天賦和悟性。書法乃“無聲之音,無形之相”,如“斗折蛇行,明滅可見”,要“眾里尋他千百度”。這就要求書家有神通古人之能。
23.劉洪彪“超過古人”說一出,便遭到網友強烈吐槽。竊以為,當今書法家分享高科技紅利,古人原帖高清圖隨處可見,加之明師口傳心授,以及相互借鑒,在技法上有勝古人處。“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清趙翼詩句)歷史是前進的,我們要有科學發(fā)展觀,吸收古人營養(yǎng),茁壯成長,光大書道,其幸也哉!
24.郭德綱相聲有這樣一個橋段:“說得不好,請大家批評。但我還是不聽的,為什么呢?我說了半輩子的相聲都說不好,你聽一兩段相聲就能指導我?”書法家亦當如是,要保持自己的個性,不失自我,要做最好的自己。我就是我,我獨一無二?!胺踩烁魇鈿庋惤罟?,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丑,在心與手,可強為哉?若人顏有美惡,豈可學以相若耶?”(趙壹《非草書》)
25.書法必須根植于大眾,才能生根、發(fā)芽并茁壯成長。只有提高群眾的審美水準,才能更好地傳承、發(fā)揚書法藝術。切不可高自位置,墮入小眾化而不能自拔。作為國粹,書法之所以能綿延數千年而不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扎根于大眾。故書法家不可自詡藝術家,只熱衷于展廳,以把自己關進象牙塔為樂,還要走向大眾,為人民服務。
26.魏晉尺牘,唐宋手札,明清對聯、招牌,古之書法總以實用為上。而今書法仍不能舍棄實用價值。如管峻君用楷書書寫《西遷之歌》長卷,記錄了我國錫伯族人為了保衛(wèi)祖國西部邊疆,奉命西遷伊犁的歷史壯舉。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戰(zhàn)役中,陳洪武先生用精美的小楷書寫陳琦先生的《生命的逆行者》冊頁,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還有越來越紅火的全國各級協會送春聯進萬家活動……